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CBCT+3D-Invivo5dental软件三维重建辅助下上颌窦内外提升术在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2012年的79例165颗上颌窦内外提升种植体进行随访观察,其中44例由CBCT介导诊断,35例通过曲面断层片介导诊断.42例使用超声骨刀与37例未使用超声骨刀的对比观察。结果:使用CT的44例中只有1例因骨密度底脱落1颗外,其余上颌窦内外提升均获得成功,而使用曲面断层的35例有3例发生上颌窦黏膜破裂,3颗种植体内提升6个月脱落失败。内提升平均骨高度3mm,外提升平均骨高度5mm。结论:CBCT+3DInvivo5dental三维重建软件对于骨嵴形态,骨密度,位点可用骨高度及宽度可以精确测量,对上颌后牙区种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锥体束受侵犯程度与岛叶胶质瘤患者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9年7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1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I显示锥体束受侵犯程度将患者分为3型,其中肿瘤仅侵犯岛叶前下部为Ⅰ型,侵犯岛叶后上部为Ⅱ型,浸润破坏内囊结构为Ⅲ型。分析各型患者术前、术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理学类型及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41例患者中,Ⅰ型18例(43.9%),Ⅱ型20例(48.8%),Ⅲ型3例(7.3%)。Ⅰ型患者术前、术后均无运动功能障碍。Ⅱ型患者术前4例有运动功能障碍,其中3例术后得到了改善,1例症状进一步加重,1例术后新发生了运动功能障碍。Ⅲ型患者术前均有运动功能障碍,术后症状均进一步加重。Ⅰ、Ⅱ、Ⅲ型肿瘤全切除者分别有11例、5例、1例,与Ⅰ型比较,Ⅱ+Ⅲ型肿瘤全切除比例低[分别为26.1%(6/23),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Ⅰ、Ⅱ、Ⅲ型患者中,世界卫生组织(WHO)Ⅲ~Ⅳ级胶质瘤患者分别有3例(3/18)、7例(7/20)、3例(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术后29例获3~72(22.7±12.0)个月的随访。Ⅰ型患者随访13例,均未复发;Ⅱ型患者随访15例,其中7例复发;Ⅲ型患者随访1例,术后第3个月因残留肿瘤增大而死亡。Kaplan-Meier生存分析3型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锥体束受侵犯程度越重,岛叶胶质瘤的病理学级别越高,手术全切除率越低,术后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弥散峰度成像(DKI)预测皮质脊髓束(CST)周围高级别胶质瘤(HGG)患者肌力下降的价值。方法 纳入21例HGG累及CST走行区及其周围患者,比较患侧及健侧CST DKI定量参数的差异;根据手术前肢体肌力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14)及肌力下降组(n=7),比较组间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及CST DKI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ST相对定量参数预测患者肌力下降的效能。结果 与健侧比较,患侧纤维束数量、体积、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和径向峰度(RK)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平均弥散系数(MD)及径向弥散系数(RD)均显著增高(P均<0.05)。肌力下降组KPS评分、相对FA(rFA)、相对MK(rMK)、相对AK(rAK)及相对RK(rRK)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而相对MD(rMD)、相对轴向弥散系数(rAD)及相对RD(rRD)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各相对CST定量参数预测HGG患者肌力下降的效能均较高(AUC均高于0.850)。结论 肌力下降HGG患者肿瘤周围CST的DKI定量参数改变显著;术前DKI可用于预测患者肌力下降,并间接判断CST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出血大鼠锥体束病理变化规律及特点。方法使用Ⅳ型胶原酶.肝素诱导大鼠基底节脑出血,采用劳克坚牢蓝(LFB)染色、神经丝蛋白(NF)免疫组化和电镜对内囊后肢进行观察。结果Ⅳ型胶原酶-肝素能成功建立具有典型神经功能缺损的大鼠脑出血模型。光镜发现锥体束髓鞘损伤在脑出血1~3d逐渐加重,7d开始再生修复,1~7d轴突损伤持续加重,14d轴突光度值(0.09±0.01)有所增加,但与7d(0.10±0.02)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显示脑出血1d锥体束髓鞘松解,轴突水肿,部分无髓轴突崩解坏死消失,3d髓鞘松解、空泡样变性,局部髓鞘消失、厚薄不均,轴突水肿严重,甚至坏死崩解。结论大鼠脑出血后1w内锥体束损伤呈进行性加重,提示应早期和超早期予以干预治疗以减轻损伤和促进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评估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CST)受损情况。方法运用DTI技术三维重建21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变侧CST,分析CST受损情况与病侧Brunnstrom上肢评分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之间的关系。结果DTI所显示的CST受损程度与Bmnnstrom上肢评分呈负相关(Rs=-0.83,P〈0.001),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79,P〈0.001)。结论DTI可直观显示与脑出血病人上肢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的CST受损情况,有助于病情的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患者磁共振资料。结果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在磁共振上直接征象为与病灶同侧沿锥体束走行路径条状等T1或长T1长T2信号,T2Flair序列常呈高信号,间接征象为与脑损害同侧的脑干萎缩。结论磁共振可明确显示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不同于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种植导板能很好地控制种植体植入的角度、方向及深度,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可实现不翻瓣种植等优势,已被更多地应用于临床,同时仍存在制作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地域条件的差异、精确度欠佳等问题.本文对数字化种植导板制作、分类、精确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口腔种植医生应用数字化口腔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基底节区脑出血致皮质脊髓束(CST)损伤转归的可行性。方法:对3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于发病8~15天及4~6月内行3.0T MR常规及DTI检查,基于感兴趣区(ROI)测量患侧及对侧大脑脚区的平均FA值(FA)。依据DTT图患侧CST受损程度分为A型(CST受压移位)、B型(CST部分中断)和C型(CST完全中断)。比较患侧及对侧大脑脚区FA值的差异性,并分别比较两次检查患侧大脑脚FA值的差异性及对侧大脑脚FA值的差异。分析A型、B型及C型大脑脚区rFA值(患侧FA值/对侧FA值)与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及功能独立性评定运动评分(FIMm)的相关性。结果:8~15天DTI示C型mRS评分明显差于A型及B型(t=-11.731,P<0.05;t=-2.618,P<0.05);A型的mRS评分优于B型(t=-5.965,P<0.05)。4~6月DTT示A型16例中2例转化为B型,14例没有变化。B型12例中,11例转化为A型,1例转化为C型;C型8例中,2例转化为A型,1例转化为B型,另5例没有变化。比较两次检查两侧大脑脚区FA值,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9.054,P<0.05;t=-7.962,P<0.05);比较两次检查患侧大脑脚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1,P<0.05);比较两次检查对侧大脑脚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5);两次检查大脑脚区rFA值与随访mRS评分有相关性(r=-0.803,P<0.05;r=-0.654,P<0.05),与随访FIMm评分均无相关性(r=0.288,P>0.05;r=0.174,P>0.05)。其中,第一次检查A型大脑脚rFA值与FIMm评分弱相关性(r=0.499,P<0.05);B型大脑脚rFA值与随访mRS评分有相关性(r=-0.875,P<0.05)。第二次检查A型大脑脚rFA值与随访mRS评分有相关性(r=-0.783,P<0.05)。结论:在基底节脑出血中,大脑脚区rFA值能评估脑出血远期神经运动功能预后,DTI成像能定量评估CST损伤转归及重塑。  相似文献   
19.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以肌无力、肌萎缩、肌肉跳动、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为临床表现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周仲瑛教授认为,本病归属于中医“痿证”范畴,与肝脾肾三脏相关。脾胃虚弱,肝肾亏虚,湿热内蕴,气血津液不能灌注,筋脉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要素。治疗上针对患者的病机要素,以此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宋兴龙 《现代保健》2011,(11):101-102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s syndrome,GBS)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的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在病程中伴有病理征、腱反射活跃或感觉平面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体征的GBS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