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49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6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76篇
内科学   34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56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1261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704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不同剂量谷氨酸脱羧酶(GAD)对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NOD)糖尿病免疫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40只体重(10.0±0.9)g雌性NOD小鼠分为4组分别腹腔注射GAD0.3mU和不完全弗氏佐剂(IFA)50μL、GAD3mU+IFA50μL、GAD0.03mU+IFA50μL、IFA50μL。8周龄时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加速糖尿病,定期检测血糖,眼内眦取血分离血清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的变化,动态观察各组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28周时,全部处死,取脾、胸腺作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胰腺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GAD3mU+IFA50μL组小鼠无一只发生糖尿病,28周时血糖为(5.0+1.1)mmol/L;胰岛个数最多(8.2+2.3)个/张(P<0.01),胰岛炎评分最低(0.33+0.12)(P<0.01);血清中IL4的水平最高为(80+6)ng/L(P<0.01),IFNγ水平最低为(327±48)ng/L;CD8+/CD4+比值最大(P<0.01),在脾脏中为0.524±0.133,胸腺中为0.428±0.021。结论NOD小鼠在3周龄时腹腔注射CAD3mU+IFA50μL混合物比其他剂量组免疫调节效果好,较好地通过调节胸腺,脾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并通过淋巴细胞分泌Th1类因子和Th2类因子来调节Th0细胞的转化,从而抑制NOD小鼠胰岛炎,胰岛β细胞破坏减少,GAD3mU剂量组免疫干预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2.
由于细胞外液谷氨酸浓度增加会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因此本次探讨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大鼠海马谷氨酸神经元过度兴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脑缺血时谷氨酸释放机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脑缺血时多种机制参与了谷氨酸释放的的调节,如Ca2+依赖性的出胞式释放、谷氨酸转运体调节的释放、水肿诱发的释放和受体调节的释放等。本文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综述了脑缺血时谷氨酸释放机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GABAB 受体特异性激动剂氯苯氨丁酸(baclofen)在脊髓背角神经元抑制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方法 在脊髓薄片标本上 ,采用全细胞电压钳法记录脊髓背角神经元谷氨酸能的微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miniatureexcita torypostsynapticcurrents;mEPSCs) ,通过分析这些电流的变化来研究baclofen影响谷氨酸量子释放的机制。结果 ba clofen抑制mEPSCs的发放频率 ,但对平均幅度无明显影响 ,表明baclofen抑制谷氨酸释放的作用部位在突触前。在无钙溶液或者K+ 通道阻滞剂 4 AP存在的条件下 ,baclofen对mEPSCs发放频率的抑制作用不受影响 ,但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skolin (可使cAMP保持在较高水平 )能降低其抑制作用。而蛋白激酶C (PKC)激动剂PDBu对baclofen的抑制作用无影响。用NEM破坏G蛋白 ,则可取消baclofen的抑制效果。结论 baclofen不是通过影响突触前Ca2 + 通道或K+通道 ,或PKC途径 ,而是通过作用于G蛋白和 (或 )cAMP途径抑制谷氨酸的释放 ;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参与baclofen在脊髓水平的镇痛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5 (mGluR5 )拮抗剂 (E) 2 甲基 6 (2 苯乙烯 )嘧啶 (SIB 1893)及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对星形胶质细胞摄取谷氨酸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新生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作原代培养 ,根据 [3 H]标记的D ,L 谷氨酸摄入量判断细胞的谷氨酸摄取功能。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荧光检测器联用的方法检测培养液中的谷氨酸水平 ;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6 OHD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功能、降低细胞活力 ,但不诱导细胞释放谷氨酸 ;SIB 1893不影响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摄取量 ,但可以增加 6 OHDA损伤组的谷氨酸摄取量。结论 :6 OHDA的神经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摄取功能有关 ,SIB 1893则能逆转 6 OHDA引起的谷氨酸摄取抑制效应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盐酸埃他卡林 (Ipt)对脑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功能及突触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记录Ipt对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谷氨酸或天冬氨酸(NMDA)诱发电流及神经元突触后电流的影响。结果 :Ipt(1~ 1 0 0 μmol·L- 1)可浓度依赖性地对抗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谷氨酸或NMDA诱发电流 ,并为ATP敏感性钾通道拮抗剂格列本脲 30 μmol·L- 1所对抗。Ipt抑制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之间突触联系形成的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降低其发放频率 ,抑制其电流幅度 ;但对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Ipt可阻断脑神经元谷氨酸受体功能 ,抑制脑神经元谷氨酸的兴奋性突触传递 ,其作用与ATP敏感性钾通道相关  相似文献   
97.
复方沙棘颗粒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复方沙棘颗粒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 (Glu)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 (1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 ,加入Glu模拟兴奋性损伤 ,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比色法测定上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 ,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 Px)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细胞经Glu损伤后 ,上清LDH含量、细胞中MDA含量显著增加 ,SOD和GSH Px活力明显下降。复方沙棘处理组可有效防止上述改变。结论 :复方沙棘颗粒可有效保护由Glu引起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其机理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98.
杨曼  谭薇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1):1874-1876

Müller细胞是脊椎动物视网膜最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从内界膜到外界膜纵贯视网膜全层,参与构成血-视网膜屏障,积极参与视网膜发育并通过许多细胞内机制促进和维持视网膜稳态。Müller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病理生理改变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就Müller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新型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类似物4-甲氧基苯甲基-2-乙酰氨基2-脱氧-β-D-吡喃糖苷(4-methoxy-2-acetamido-2-deoxy-β-D-pyranoside,MADP)对谷氨酸(glutamate)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胚胎海马神经元,与浓度分别为60、120、240μmol/L的MADP或240μmol/L的Sal共同孵育24 h,加入125μmol/L谷氨酸损伤海马神经元15 min。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salt colorimetry,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甲基百里香酚蓝(methyl thymol blue,MTB)法测定细胞内游离的钙离子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MADP或Sal预处理24 h可改善谷氨酸损伤后神经元胞体的肿胀和突起的淡化,抑制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上升,提升Bcl-2/Bax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MADP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优于Sal。结论:与Sal相比较,MADP更好的发挥了拮抗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钙离子内流,上调Bcl-2/Bax mRNA及下调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0.
<正>药物成瘾是以强迫用药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其成瘾过程涉及到多个脑区以及脑区之间各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相互作用。谷氨酸(Glu)能神经元在药物成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在各种药物滥用、觅药行为以及逆转因药物成瘾而导致的认知障碍中都有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