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5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3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4篇
  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甘肃地区18岁及以上成年人腰围水平及中心性肥胖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甘肃省13个监测点抽取780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个人生活方式等信息,通过体检获取体质指数、腰围等。最终分析了7607名成年人腰围水平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描述中心性肥胖及中心性肥胖前期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及职业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1.9岁,其中男性3216名(42.3%),女性4391名(57.7%)。甘肃省成年男女性腰围分别为(84.7±10.3)cm和(81.3±9.5)cm;随年龄增长,女性腰围呈增长趋势,由18~44岁组78.6 cm增至60岁以上组83.5 cm;随文化程度的提高,男性腰围逐渐升高,由文盲/半文盲组82.7 cm增至大专及以上组87.6 cm(P<0.001),女性腰围逐渐下降,由文盲/半文盲组81.9 cm降至大专及以上组77.6 cm(P<0.001);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男性腰围越高,由<5000元组83.0 cm增至≥18 000元组85.9 cm;职业人群中男性以企事业单位职工腰围最大(88.9 cm),女性则以企事业单位职工腰围最小(79.0 cm)。中心性肥胖率为32.6%(标化率28.8%),男女性分别为30.9%(标化率28.8%)和33.9%(标化率28.8%)。中心性肥胖前期率为18.1%(标化率17.6%),男女性分别为16.2%(标化率16.0%)和19.5%(标化率18.5%)。随年龄增长,女性中心性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由18~44岁组22.6%增至60岁以上组45.3%。随文化程度升高,男性中心性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由文盲/半文盲组23.0%上升至大专及以上组42.5%(P<0.001);女性中心性肥胖率则逐渐下降,由文盲/半文盲组36.1%降至大专及以上组20.1%(P<0.05)。随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长,男性中心性肥胖上升,由<5000元组23.8%上升至≥18 000元组的35.5%。职业人群中,企事业单位男性职工中心性肥胖率最高,为48.5%(P<0.001),女性中企事业单位职工最低,为25.8%(P<0.001)。在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男性腰围分别为(88.3±7.4)cm和(98.8±8.3)cm,女性腰围分别为(84.4±6.7)cm和(94.5±8.1)cm;男性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43.3%,和87.7%,女性分别为47.3%和93.9%。在非超重/肥胖人群中,仍有6.0%的男性和9.8%的女性为中心性肥胖。结论甘肃地区中心性肥胖在成年人群广泛流行,男女性腰围均值已接近或超过中国中心性肥胖前期切点水平,中心性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年人中肥胖主要是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32.
目的揭示老年人体质健康衰退规律。方法采用测量法等分析陕西省城市2 033名老年人体质健康。结果陕西城市老年人体重指数(BMI)适中情况下腰围身高比(WHtR)超标,WHtR对高血压的预测更为敏感(r=0.067);平衡、柔韧、力量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女性老年人握力指数与心率呈负相关(r=-0.106),男性老年人6569岁,女性老年人6069岁,女性老年人6064岁柔韧素质变化异常。结论 WHtR对肥胖与高血压的预测能力强;6564岁柔韧素质变化异常。结论 WHtR对肥胖与高血压的预测能力强;6569岁男性老年人,6069岁男性老年人,6064岁女性老年人应注意增加提高身体柔韧性的体育锻炼活动;握力体重指数高的女性老年人寿命预期长。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调查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计算BMI、WHR、WHtR,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上述四种体脂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的关系。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BMI、WC、WHR、WHtR均与收缩压(SBP)独立正相关,其中WHtR相关性最强。BMI、WHtR均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BMI、WC、WHR、WHtR异常组的SBP、DBP、TC、TG、LDL-C水平均较正常组偏高,HDL-C水平较正常组偏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表示WHtR为TG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各体脂指标(BMI、WC、WHR、WHtR)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而言,预防肥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我国维吾尔族成人代谢综合征(MS)诊断中腰围的适宜切点。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和喀什地区2526例25-90岁维吾尔族成人为研究对象,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MS全球共识诊断标准为基础,分析维吾尔族男女不同腰围水平与MS其他组分聚集的关系,检出至少两个组分存在时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较低的腰围界限,作为诊断维吾尔族成人MS腰围切点,并以此计算不同年龄组MS的检出率及成分组合特点。结果随腰围增大,MS组分聚集的OR值显著增高。在我们所划分的切点中,当男性腰围≥93cm、女性腰围≥89cm时,ROC曲线距离最短。以此腰围切点计算维吾尔族成人的MS检出率,男性为26.0%,女性为27.7%。结论建议维吾尔族以男性腰围≥93cm、女性腰围≥89cm为切点,结合IDF诊断标准中其他组分定义,作为维吾尔族成人MS的临床检出标准。以上结果有待在更大样本量的维吾尔族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儿童肝前脂肪厚度和腰围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儿童445例,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54例,MS 18例,对患儿和从373例健康儿童中配比选择54例,分别行超声检查,检测肝前脂肪厚度、腹内脂肪厚度、腰围和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IMT),并行血清检测。结果 MS患儿肝前脂肪厚度、腹内脂肪厚度和腰围分别为(1.6±0.2)cm、(4.4±1.5)cm 和(83.4±4.8)cm,显著大于健康儿童【分别为(1.3±0.4)cm、(3.4±1.5)cm和(76.8±5.3)cm,P < 0.05】或NAFLD儿童【分别为(1.4±0.3)cm、(3.5±1.6)cm和(80.3±5.0)cm,P < 0.05】;MS患儿胰岛素抵抗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收缩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5.9±1.6)、(1.8±0.2)mg/L、(136.5±14.0)mmHg和(2.6±0.8)mmol/L,显著大于健康儿童【分别为(3.5±1.7)、(1.4±0.2) mg/L、(110.8±12.7)mmHg和(1.7±0.5)mmol/L,P < 0.05】或NAFLD儿童【分别为(4.2±1.5)、(1.5±0.3)mg/L、(128.9±13.8)mmHg和(2.4±0.7)mmol/L,P < 0.05】,而MS患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1.3±0.5) mmol/L,显著低于健康儿童【(1.8±0.7)mmol/L,P < 0.05】或NAFLD儿童【1.4±0.5)mmol/L,P <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前脂肪厚度(95% CI =1.098-4.198,OR=2.147,P=0.026)、腰围(95% CI =1.395-4.523,OR =2.512,P=0.002)和腹内脂肪厚度(95% CI =1.332-5.958,OR =2.817,P=0.007)是M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使用超声检测肝前脂肪厚度简单易行,有助于诊断MS儿童,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6.
背景 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其患病率逐年升高,但目前诊断标准不统一,诊断条件复杂,基层医务人员操作困难。目的 比较中国人群中人体测量学指标〔腰高比(WHtR)、腰臀比(WHR)、腰围(WC)、体质指数(BMI)〕及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TyG指数与BMI的乘积(TyG-BMI)、TyG指数与WC的乘积(TyG-WC)与MS相关性的差异及其对MS的诊断价值,确定MS的简易筛查指标。方法 选取北京市通州区觅子店社区2 972例参加健康体检人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计算WHtR、WHR、BMI及TyG指数、TyG-BMI、TyG-WC。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诊断标准确定MS患者。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绘制上述各项指标诊断M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MedCalc 16.8软件进行AUC比较。结果 男性和女性的MS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206/1 044比368/1 928,P>0.05〕。同性别MS患者的WHtR、WHR、WC、BMI、TyG指数、TyG-BMI、TyG-WC均高于非MS者(P<0.05)。BMI、WHtR、WHR、WC诊断男性MS的AUC分别为0.81、0.77、0.68、0.77,诊断女性MS的AUC分别为0.78、0.76、0.66、0.76,BMI诊断男性MS和女性MS的AUC均高于其他3项指标(P<0.05)。BMI诊断男性和女性MS的切点分别为25.00、25.30 kg/m2。TyG指数、TyG-BMI、TyG-WC诊断男性MS的AUC分别为0.88、0.89、0.88,诊断女性MS的AUC分别为0.88、0.88、0.87,TyG指数诊断男性MS和女性MS的AUC与其他2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yG指数诊断男性和女性MS的切点分别为8.87、8.80。TyG指数诊断男性MS和女性MS的AUC高于BMI(P<0.05)。结论 人体测量学指标、TyG指数及其相关指数与MS均明显相关。BMI同MS的相关性优于其他人体测量学指标,可用于MS的大规模人群初步筛查;TyG指数的诊断价值优于BMI,可作为基层医务人员判断MS风险的简易指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群腰围(WC)与仅患高血压(HTN)、仅患糖尿病前期(RPE-DM)、同患HTN与PRE-DM的关系.方法 对2552例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采取横断面调查,进行现场体格检查和一般资料的问卷调查,以仅患HTN、仅患PRE-DM、同患HTN与PRE-DM为应变量,以WC为自变量,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WC对其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索WC的界值.结果 在调整年龄、教育程度、体力活动后,非超重组人群WC每增加1 cm,同时患有HTN和PRE-DM组的风险将增加8%,高于超重人群(6.5%),且非超重人群中患HTN、PRE-DM的风险将会分别增加2.8%、5.8%,均高于超重人群.结论 在非超重状态下,WC与患HTN、患PRE-DM、同患HTN和PRE-DM均相关.而在超重人群中,仅与同患HTN和PRE-DM相关.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中,也要关注非超重人群的WC.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通过针刺及针耳联合治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指标。方法根据随机化原则将9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药物组、针刺组、针耳联合组,每组30例。辨证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结果第二、第三疗程后针耳组及针刺组对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耳组疗效最好。结论针刺及针耳联合治疗有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说到衡量人体是否肥胖的对旨标,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体质指数(BMI)及腰围(WC),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专家学者们经常采用的。这两个指标增高,表示超重或肥胖,说明患心脑血管病及代谢病的风险增大,要注意减重。对“糖友”来说,也意味着血糖控制难度加大,所需胰岛素量更多。此外,同类型的指标还有腰臀比(WHR),即腰围和臀围的比例,这两个“围”越接近,越说明身材上下一般粗,“水桶腰”。非但不美观,而且说明腹部脂肪多,同样不利于健康。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采用定量CT(QCT)研究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青年人群的各体质成分、腰臀围与握力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21年4–7月于我院进行胸部体检QCT的1310 例青年人群资料,并计算其BMI,按BMI分为4组:偏瘦组(BMI<18.5 kg/m2);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肥胖组(BMI≥28 kg/m2)。将原始数据传至QCT Mindways Pro 6.1软件后处理测量L2椎体的各体质成分脂肪含量(面积),包括腹部总脂肪(total adipose tissue, TAT)、腹腔内脂肪(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SAT)、腹腔内脂肪/皮下脂肪(腹脂比,VAT/SAT)。采用CAMRY EH101型数字握力计测量握力。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探讨不同BMI的各体质成分、腰围、臀围与握力的相关性;同时对正常、超重两组按照年龄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  正常组男性在21~40岁身高、体质量、臀围与握力呈正相关,36~40岁SAT与握力呈负相关,而VAT/SAT与其呈正相关;女性在21~25岁SAT与握力呈负相关,而VAT、VAT/SAT与其呈正相关,26~40岁身高、体质量、臀围与握力呈正相关,36~40岁VAT/SAT与握力呈正相关。超重组男性在21~25岁臀围、体质量与握力呈正相关,26~30岁TAT、腰臀比、腰高比与握力均呈负相关,31~40岁身高、体质量与握力呈正相关,而腰臀比、腰高比与其呈负相关,且在31~35岁臀围与握力呈正相关;女性在21~25岁腰围、臀围、腰高比与握力呈正相关,26~30岁身高、体质量与握力呈正相关,31~35岁TAT、SAT、腰围、腰臀比、腰高比与握力均呈负相关,36~40岁SAT、腰高比与握力呈负相关,VAT、VAT/SAT、身高、体质量与其呈正相关。偏瘦组男女身高、体质量与握力呈正相关,且偏瘦组女性臀围与握力也呈正相关。肥胖组男性TAT、VAT、腰高比与握力呈负相关,女性则无相关性。  结论  不同BMI的青年人群的腹部脂肪含量与握力关系密切,对于青年人群应控制腹部脂肪含量、臀部脂肪含量来维持相应的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