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5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36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2篇
  3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滨州市滨城区18~69岁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与血糖、血压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个乡镇/办事处的12个村/居委会,对1 298名18~69岁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糖、血压等指标。结果 (1)2011年滨城区18~69岁居民超重率为34.51%,肥胖率为16.33%,其中以中年人的超重率与肥胖率为最高,分别占40.13%和17.20%;(2)随着体质指数与腰围的增加,血糖与血压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糖尿病与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增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多运动,减少肥胖的发病率,控制肥胖及腹型肥胖对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35岁以上人群腰围与糖耐量情况,探讨影响糖耐量正常人群糖耐量转归的因素,为糖尿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青岛市城乡选取2006年糖耐量正常的684名35~74岁人群,测量其腰围值,3年后进行随访。[结果]2006年684名糖耐量正常者中,腹型肥胖罹患率为53.22%。3年后随访上述684人,IGR累积发病率为28.07%,其中腹型肥胖组为34.89%,腰围正常组为20.31%(P<0.01);DM累积发病率为3.51%,其中腹型肥胖者为4.67%,腰围正常组为2.19%(P>0.05)。684人中,2006年腰围为82.38±9.23cm,2009年腰围为85.29±9.45cm(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糖耐量情况的因素有收缩压(SBP)、腰围(W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尿酸(UA),OR值分别为1.011、1.047、0.643、1.584、1.003。[结论]腹型肥胖者较腰围正常者易发生IGR;收缩压高、腰围值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总胆固醇含量高、尿酸高的人容易转归为IGR和/或DM。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腰腿比(WTR)与高血糖的关系及其对高血糖的筛查价值。方法 2010年8月整群抽取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某机关工作人员1280名,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腿围、血压与空腹血糖及生化指标等。结果①此人群空腹高血糖检出率为40.16%,且随着年龄增长高血糖检出率亦增加;高血糖组的WC、BMI、WHtR、WHR、WTR、SBP、DBP、AST、TC、TG、CRE、UA水平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而HDL-C水平低于血糖正常组,同时高血糖组脂肪肝的检出率也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②对于高血糖,WT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716,高于WHtR(0.690)(P<0.001)、WHR(0.682)(P<0.001)、WC(0.682)(P<0.001)、BMI(0.665)(P<0.001);按性别分层后,在男性中,对于高血糖WTR的AUC(0.648)高于WHtR(0.611)(P<0.001)、WHR(0.614)(P<0.001)、WC(0.598)(P<0.001)和BMI(0.587)(P<0.001);在女性中,WTR对于高血糖的AUC为0.758,低于WHtR(0.774)(P<0.001)和WC(0.761)(P<0.001),但高于BMI(0.738)(P<0.001)和WHR(0.732)(P<0.001);在年龄≥35岁的女性中,WTR对于高血糖的AUC为0.725,高于WHtR(0.716)(P<0.001)、WC(0.705)(P<0.001)、WHR(0.676)(P<0.001)和BMI(0.665)(P<0.001);③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WTR与高血糖的相关性最强(OR=1.70,95%CI 1.37~2.11,每1 SD增量)。结论该机关工作人员空腹高血糖问题较为严重,WTR比其他4个指标能更好地筛查男性高血糖,在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中,WTR比其他四个能更好地筛查高血糖。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SNP rs1137101多态分布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联。方法对1682名上海某区小学学龄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腰围测量,及瘦素受体基因SNP rs1137101多态位点基因型分析,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该基因位点多态分布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身高比(WHtR)等肥胖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该人群LEPR基因SNP rs1137101多态位点基因型AA、AG及GG频率分别为0.012、0.224、0.764,等位基因A和G的分布频率分别为0.14和0.86,符合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X2=1.301,p>0.05);调整性别、年龄、学校所在地区后,AA/AG组和GG组中超重率分别为13.1%和9.1%,其OR值为1.43(95%CI:0.97-2.10,p=0.074),BMI高组和低组中AA/AG基因型携带者比例分别为26.3%和21.1%,其OR值为1.30(95%CI:1.01-1.68)。结论 LEPR基因SNP rs1137101多态位点携带A等位基因与中国学龄儿童超重及高BMI相关,是该人群肥胖的易感因素之一。[营养学报,2012,34(6):536-539]  相似文献   
105.
吴善玉  朱文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77-2779,2781
目的分析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3个肥胖指标与MS及其他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参加健康体检的延吉市某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量、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对资料完整的886例对象按照不同的BMI、WC水平进行分层,比较分析代谢异常组分患病情况。对WHtR指标与MS其他组分异常数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寻找适合的切点,分析其对MS的患病风险。结果调查对象中肥胖程度比较严重,且各项指标存在性别差异;各项代谢异常患病率均与BMI和WC有关,两者均异常时,各项表示代谢性健康风险的OR值明显高于BMI与WC各单项异常组(P﹤0.01),但仅有腹型肥胖时,其OR值均高于BMI超重而WC正常者;WHtR与代谢异常数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9,P﹤0.01),当WHtR超过0.50时,个体MS患病危险度显著增加(OR:1.564,95%CI:1.046~1.896,P﹤0.01)。结论 BMI和WC异常可增加代谢异常疾病的患病风险,WHtR是较好代表中心性肥胖的指标,在防治MS其他组分时应将体脂增多同时伴有脂肪分布异常者列为重点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6.
Q最近老感觉对房事没什么要求和想法,听朋友们说性也会衰老。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或者缓解性衰老?A缩减腰围筝研究发现,减腰围能够有效提高性欲。因为腰部的脂肪过多,会分解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导致体内雄性激素缺乏,进而影响性能力。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中心性肥胖与膳食质量、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确定中心性肥胖的干预重点。方法选用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的198名18~60岁成年人膳食调查及体格检查资料,采用膳食平衡指数(DBI)评价方法评价天津城区不同腰围成人的膳食质量,统计其身体活动情况。结果不同腰围人群的大多数人的总体膳食结构都不平衡,摄入不足和摄人过量并存,食物种类摄入偏少,水果、奶类、豆类摄入量严重不足,畜禽肉和蛋类摄人过量。中心性肥胖成人平均活动时间少于正常腰围成人,而静坐时间高于正常腰围成人,主动锻炼率低于正常腰围成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在中心性肥胖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中,活动量比膳食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8.
胖的苦恼     
塞冬 《健康向导》2012,18(3):64-64
问:小汤姑娘今年28周岁,她感到自己太胖了!实际上,有许多女孩子根本就不胖,甚至体重还达不到标准体重的基本要求,却认为自己胖了,臃肿不堪了,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让自己体重降下来。那么,如果是真的肥胖,应该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答: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或国家,以肥为美,以肥为富,认为丰满可以带来好运气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肥胖可以导致心脏病(过多的脂肪对心肌细胞发生不良作用)、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衡量一个人整体肥胖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也就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衡量腹部脂肪的指标是腰围  相似文献   
109.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比较各种体脂评价方法。方法 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全身脂肪百分比(BF%)及局部脂肪百分比,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腰围、臀围,并计算其比值(WHR),以生物电阻抗法体脂测定仪(TANITA仪)测定BF%,以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乘积的倒数(取自然对数LnIAI)作为IR指标,分析体脂分布与IR的关系。评价TANITA仪测定的BF%与DEXA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组LnIAI(-4.6±0.6)明显低于非腹型肥胖组(-4.2±0.7),腹型肥胖组中BMI与LnIAI相关(r=-0.488,P=0.021),而非腹型肥胖组中各指标与LnIAI均不相关。各种体脂指标经聚类分析后BMI与腰围、WHR归为一类。TANITA与DEXA测定的BF%显著相关(r=0.839)。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腹型肥胖,则胰岛素抵抗明显。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MI仍是反映胰岛素抵抗的较佳指标。TANITA仪与DEXA测定的BF%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 2005年3月至5月对哈尔滨市2个社区按所在社区实际年龄别构成比进行分层抽样,对20~74岁455名常住居民检测腰围、血糖、血压、血脂、瘦素、TNF-α等指标.结果 中心性肥胖者瘦素升高,瘦素高者代谢综合征患病危险性是低水平的2.859倍,并受年龄的影响;血糖、血压异常者TNF-α降低,低,TNF-α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危险性是高水平的1.859倍.结论 高瘦素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TNF-α与血糖、血压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