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0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925篇
临床医学   664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1284篇
预防医学   18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44篇
  6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27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M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 cadenoma of parotid,PAP)是最好发的腮腺良性肿瘤,约占腮腺肿瘤的85%[1]。以往应用CT诊断PAP的报道居多[2,3],MR征象总结较少[4,5]。本文总结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2007-01~2011-10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PAP患者的MRI特征,以期提高MR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腮腺导管、叶间导管转移治疗干眼病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用过氯乙烯为填充剂,逆行灌注腮腺导管及叶间导管制作铸型标本5具(10侧),并进行相应观察和测量。结果腮腺导管长度为(22.13±6.28)mm,内径为(3.82±1.21)mm,腮腺浅部有叶间导管3~4支,第1叶间导管长度为(37.51±1.23)mm,内径为(0.53±0.14)mm。结论腮腺导管和叶间导管解剖资料对临床腮腺导管或叶间导管转移治疗重症干眼病的手术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提高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诊断的准确率并对临床治疗提供有利的帮助。方法回顾总结21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CT表现(平扫3例,平扫+增强18例)。结果 21例患者共检出22个病灶,全部为单侧,圆形或类圆形15个,结节状3个,分叶状4个,边界清楚19个,边界不清3个,密度均匀7个,密度不均者15个,伴囊变者5个,伴斑点状钙化1个。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具有特征的CT表现,这些对临床定位、定性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腮腺良性肿瘤浅叶切除术中面神经不同解剖术式对面神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从颞面干和颈面干解剖各分支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实验组从颞面干、颈面干和腮腺边缘腺体内末端分支间相向解剖其他分支型腮腺浅叶切除术,观察不同术式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面神经损伤率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7%与对照组9.62%比较,P>0.05;随访6~19个月,无术后肿瘤复发病例。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浅叶切除术中面神经颞面干、颈面干和末端分支采用相向分离能够降低面神经损失,在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金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840-2840
腮腺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1].本病含有瘤性上皮、腺样组织、黏液组织或软骨样组织等的多形性和混合性,因而得名。在涎腺混合瘤中以腮腺混合瘤最为多见,并以良性占多数,多见于中年人,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病程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肿瘤多表现为耳下区的韧实肿块,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中等硬度,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移动性,无压痛。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究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单双号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观察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腮瘘、腮腺导管瘘)。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舒适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7.
侯莉 《中外医疗》2013,32(2):24+26-24,26
目的对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将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来该院进行就诊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27例,分别叫对照组和观察组,将腮腺区域切除术应用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也显著减少。比较两组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上,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疗效要显著高于腮腺浅叶切除术,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用经腮腺区改良切口入路行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升支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2009年0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为25例下颌骨支部骨折患者应用经腮腺区改良切口手术入路切开复位钛夹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手术疗效。结果:本组25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在术后其面部外形恢复理想,无塌陷畸形,无面神经受损的表现,其上下牙齿咬合关系及张闭口功能恢复正常,经颌面骨三维CT检查发现其各骨折断端复位对位情况良好,骨折断端愈合良好,所用钛板及钛钉未出现松动及折断的情况。在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术后发生术区皮肤发麻等异常感觉,在术后3个月对其进行复诊,其异常感觉消失。在本组患者术后6个月对其进行复查,其手术切口的瘢痕均较隐蔽,其对手术疗效均感满意。结论:在治疗下颌骨升支骨折方面,经腮腺区改良切口手术入路行下颌骨升支部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具有切口隐蔽、术野暴露充分、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手术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分析腮腺区肿瘤改良切除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86例腮腺区肿瘤的手术病案讨论。结果:手术治疗86例患者,术后复发12例,面瘫9例,涎瘘6例,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应用腮腺区肿瘤改良式手术方法。结论: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可减少面瘫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