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33篇
内科学   38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49篇
综合类   568篇
预防医学   17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90篇
  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胎儿影像学检查非常重要,为宫内手术治疗、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提供重要的信息。超声检查一直是胎儿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超声的成像视野小,空间分辨力和组织分辨力低,孕妇脂肪组织多声衰减强和羊水少图像质量差,孕33周后颅骨的钙化影响后颅窝结构的观察,超声有时结果模棱两可,难  相似文献   
10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脂肪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多种成分可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在鼠类动物模型中,RAS促进脂肪细胞生长、分化,甘油三酯储存,细胞肥大,体脂沉积;而在人类成熟脂肪细胞,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使脂肪异位沉积在肝脏、骨骼、胰岛组织,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抑制RAS系统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能改善肥胖相关的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从而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山奈酚能否通过调控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改善胰岛素抵抗发生并研究作用机制。方法:db/m小鼠作为对照组,db/db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5 g·kg-1·d-1)和山奈酚组(5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6周,每周记录小鼠体重,6周后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耐量试验、皮下和附睾白色脂肪组织质量测定;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巨噬细胞向脂肪组织的浸润程度及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和IL-18以及Arg-1和IL-10的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NLRP3、pro-caspase1、cle-caspase1和IL-1β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山奈酚能够显著抑制db/db小鼠脂肪质量增加,抑制脂肪细胞肥大。山奈酚组小鼠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减少,TNF-α和IL-18 mRNA表达减少,Arg-1和IL-10 mRNA表达增加;山奈酚治疗能够抑制小鼠附睾脂肪组织NLRP3、caspase1以及...  相似文献   
104.
瘦素是一种由ob基因编码, 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多肽类激素。瘦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发挥降低食欲、促进能耗、减轻体重的作用。除中枢外, 瘦素还能通过外周组织和器官, 如脂肪组织、胰腺、肝脏、骨骼肌、免疫细胞和心血管等, 发挥促进葡萄糖摄取利用、促进脂解和脂肪酸氧化、减少脂质沉积、抑制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糖素、促进免疫系统T、B细胞发育及炎症因子产生等作用。经外周给予瘦素, 能改善脂肪营养不良、先天性瘦素缺乏症及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在内的获得性瘦素缺乏症患者的代谢异常。对瘦素外周效应的研究,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瘦素的功能, 加深对瘦素的认识, 而且可为研发基于瘦素的减肥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对脂肪的动态压缩性能开展研究,进一步揭示损伤机制,为医疗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改进的霍普金森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实验装置,对猪脂肪进行动态压缩实验,测量脂肪组织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脂肪组织SHPB实验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开展直径32 mm橡胶非致命弹侵彻人体腹部模拟靶标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 脂肪组织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两组高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近似为直线且斜率相近,弹性模量为3.25 MPa,约为准静态时的6倍;脂肪SHPB仿真曲线和实验曲线基本吻合,验证了所采用本构模型的正确性;非致命弹侵彻人体腹部过程中,皮肤表面出现了类似“水波”的环形凸起区域,脂肪层吸收了约67%的冲击动能。结论 脂肪组织的实验数据较为准确。数值模拟可以很好再现侵彻过程,为非致命武器对人体损伤效应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特点和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10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分别采取保痂分次肉芽创面植皮、切痂微粒皮移植、削痂微粒皮移植三种治疗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保痂分次肉芽创面植皮组(63.5±9.6)d,切痂微粒皮移植组(52.8±7.6)d,削痂微粒皮移植组(49.8±8.3)d。保痂组病程长,并发症发生率高,感染死亡几率大;切痂组手术病程短,但手术损伤重,愈后外观差,术后功能康复影响大;削痂组创面病程短,预后外观欠佳,术后功能影响相对小。结论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进行有效的覆盖,可减轻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成功率,并且能有效缩短病程,减少医疗费用。削痂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III度烧伤,保留了皮肤及脂肪组织的部分功能,减轻了损伤,愈后外观和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清、脐血及胎盘组织中的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脂肪因子趋化素( Chemerin)的表达变化及与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 2018年 12月~ 2020年 4月妊娠分娩的 GDM孕妇 100例作为 GDM组、糖耐量正常孕妇 100例作为 NGT组。统计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血糖指标、血脂指标,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脐血、胎盘组织中的 Visfatin,Chemerin表达水平,分析 Visfatin,Chemerin表达与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的相关性;通过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 Visfatin, Chemerin过表达的 3T3-L1脂肪细胞,分析 Visfatin,Chemerin过表达对 3T3-L1脂肪细胞增殖、葡萄糖消耗量、 Akt及 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GDM 组的 FPG(5.84±0.52mmol/L),Fins(18.96±3.75μU/ml),HbA1c(6.42%±0.89%), HOMA-IR(2.48±0.66),TC(5.22±0.57mmol/L)和 TG(2.41±0.43mmol/L)测定值均高于 NGT组 (4.61±0.40mmol/L,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是否为阵发性室上速(PSVT)患者肌钙蛋白I(cTnI)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20年8月因“阵发性室上速”就诊且在院期间有检测cTnI及心脏C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30),根据cTnI水平将患者分为cTnI阳性组(n=10)和cTnI阴性组(n=20),比较其临床和人口学特征、EAT体积、冠心病的发生率。分析EAT体积是否为PSVT患者cTnI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将没有冠心病的PSVT患者分为cTnI阳性组和cTnI阴性组,比较其EAT体积。结果对比于发作PSVT时cTnI阴性的患者,cTnI阳性的患者EAT体积更大(P=0.032)。EAT体积是PSVT患者cTnI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r=0.351,P=0.028)。没有确诊冠心病的PSVT患者中cTnI阳性组EAT体积与cTnI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结论发作PSVT时cTnI阳性的患者EAT体积更大,临床上应警惕发作PSVT时cTnI阳性的患者。且EAT体积是PSVT患者cTnI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这为改善cTnI阳性PSVT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资料。cTnI阳性的PSVT患者即使暂未确诊冠心病,但需更高频次的随访,警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9.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即使经过手术切除和标准同步放化疗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也仅为14.60个月。近年研究显示,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AT-MSCs)具有向脑胶质瘤趋化迁移的特性,经修饰后携带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酵母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和兔羧酸酯酶等基因的hAT-MSCs分别联合更昔洛韦、5氟胞嘧啶和伊立替康等抗肿瘤前药可发挥有效的抗胶质瘤作用,携带溶瘤病毒和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hAT-MSCs亦可发挥良好的抗肿瘤功效。本文对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基于hAT-MSCs的胶质瘤靶向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0.
患者女,23岁,发现左膝内侧皮下肿物1个月,无疼痛、肿胀等不适感,近期自觉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临床检查:左膝关节内侧上方3 cm可触及约2.0 cm×4.0 cm类圆形肿物,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稍差,压痛(+),肿物表面皮肤正常。浅表肿物软组织彩超示:皮下脂肪组织与肌层间探及一低回声,大小约1.8 cm×3.6 cm,界限欠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血流信号。提示左大腿皮下低回声肿物。全身麻醉下行左膝内侧软组织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