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2篇 |
免费 | 73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918篇 |
内科学 | 9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351篇 |
综合类 | 351篇 |
预防医学 | 15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82篇 |
中国医学 | 49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197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190篇 |
2009年 | 200篇 |
2008年 | 170篇 |
2007年 | 112篇 |
2006年 | 109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34~68(51.2)岁,平均透析病程5.3年,36例尿毒症患者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24例,糖尿病性尿毒症7例,双肾结石梗阻性尿毒症3例,高血压性肾动脉硬化尿毒症1例,多囊肾尿毒症1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血管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人按CBP实施前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1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组12例;进行APACHEⅢ评分及常规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病人血浆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8、(TNF-α)水平.结果 CBP实施24 h后APACHEⅢ评分、血BUN、血Scr,IL-6、8、TNF-α,均较CBP实施前显著降低[(分别为(61±15)vs(81±20),(19±5)mml/L vs(26±5)mmoVL,(312±87)/μmol/L vs(458±107)μmol/L,(544±154)ng/L vs(842±132)ng/L,(18±7)ng/L vs(25±8)ng/L,(43±15)ng/L vs(59±17)ng/L].SIRS、MODS组病人的存活率分别为84.62%、41.67%(P<0.05);CBP实施前和实施24 h后MODS组ARF病人的APACHEⅢ评分、血BUN、血Scr,血清IL6、IL-8均显著高于SIRS组.结论 APACHEⅢ评分为60~90分时可能是心血管术后发生ARF实施CBP治疗的较理想时机.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磷和维生素D代谢中的作用及相关调控机制。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59例MHD患者(血透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VitD)水平。血透组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钙(Ca)、磷(P)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 结果 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5.23±123.55)比(28.72±11.49) ng/L,P < 0.01],而血清1,25(OH)2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25±8.73)比(42.24±12.45) μg/L,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透组血清FGF-23水平与血清P、Scr、Ca、iPTH及透析疗程时间呈正相关(P < 0.05);与血清1,25(OH)2VitD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P < 0.05);而与性别、血压、血清Alb、Hb、BUN等指标无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的主要变量,5者组成的模型解释了总变异的约62%(R2=0.623,P < 0.01)。 结论 MHD患者血清全段FGF-23水平明显增高,而1,25(OH)2VitD水平明显降低。FGF-23的调控是由复杂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P、Ca、Scr、iPTH和1,25(OH)2VitD是影响血清FGF-23水平的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病人心脏舒缩功能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江陵县人民医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组和普通血液透析(HD)组,每组34例,HFHD组男性15例,HD组男性18例。HFHD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普通HD组行普通血液透析,每周3次,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清ET-1和彩色多普勒心动图数据,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早期及晚期最大血流比(E/A)、等容舒张时间(IRT)、左心室射血分数(EF)以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HFHD组的ET-1水平下降至(53.2±12.4)ng/L,而普通HD组的ET-1水平略有上升,为(87.3±23.2)n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59,P=0.000)。HFHD组的LVEDD,LVESD,LVEDV,LVESV明显小于普通HD组(均P<0.05)。HFHD组的E/A和IRT也较普通HD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HFHD组能更好的保护尿毒症病人的心脏功能,降低ET-1水平。 相似文献
46.
随着尿毒症患者的逐年增多,血液透析已经成为肾衰竭患者的重要选择之一,建立并维护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成为透析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由于高并发症率、预期寿命的缩短和生存质量的下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尿毒症患者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和选择较青年人更为复杂,本文着眼老年人血管的特点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及移植血管搭桥瘘几类血管通路在老年人和青年人中使用的差异性,对老年人透析血管通路的选择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7.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血透自体动静脉瘘的血流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评估桡动脉、头静脉,选择最佳造瘘部位;术后监测桡动脉-头静脉瘘(RCF)是否成功和成熟状况,对瘘失败进行监测和预测。方法手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手术的尿毒症患者68例,随机分成超声检查组33例(检查组)和物理检查组35例(对照组)。检查组观察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桡动脉和头静脉的频谱特点、血管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检查组手术成功率(90.3%)高于对照组(80%)。RCF手术后1周的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平均速度、血流量均明显高于术前,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比术后1周的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明显增加。RCF手术成功后血流及频谱特点为高速、低阻力频谱。RCF失败者呈低速、高阻力特点。结论①术前超声多普勒对头静脉、桡动脉的检查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②术后超声检查可以提示动静脉瘘成功与否并及时发现狭窄或栓塞。③超声检查可以监测瘘管通畅情况,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PI、RI等可以作为预测瘘管失败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8.
叶任高对尿毒症患者减撤透析治疗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一般认为,一旦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均需终身进行。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跟随叶任高教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使4例长期作透析的患者脱离透析,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在我们治疗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完全脱离透析超过2年。这4例患者均为慢性肾炎尿毒症长期接受透析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5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4年;血肌酐均在800μmol/L以上,尿素氮在20mmol/L以上。其中有2例患者治疗前肌酐在1000μmol/L以上,1例为1320μmo1/L,另1例为1150μmo1/L。4例患者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HFHD组38例和常规血液透析(HD)组32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尿素氮、肌酐、钙、磷、PTH、β2-MG);并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室瓣前向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素氮、肌酐、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FHD组血磷、PTH、β2-MG均低于HD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组LVEF、E/A高于HD组(P0.05)。结论 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β2-MG、PTH有明显清除作用,并可改善左心功能,优于H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