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8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39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94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0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工肾透析液中葡萄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目的使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平稳过渡到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除常规护理措施外,另采取全系统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结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认同和好评,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血液透析的依从性。结论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应尽量在提高长期生存率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化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3.
目的讨论血液透析内瘘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外科处理及预防。方法对血液透析内瘘术后3例U型人工血管造瘘感染并出血、2例腕部桡动静脉造瘘肢体缺血、3例腕部桡动静脉造瘘血栓形成并肱动脉瘤患者,分别施行人工血管拆除、动脉端端吻合;动静脉瘘口切除、桡动脉结扎;桡动脉吻合口切除取栓、动静脉端端吻合术。结果随访5~23个月,平均12月,8例患者均无复发,其中动脉内瘘重建3例,血管吻合通畅。结论血液透析内瘘术后血管并发症应早期处理,预防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24.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先决条件,如何保证及时有效的透析效果,必须首先建立血管通路,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透的基本保证。我们在理论上和临床工作中进行了追踪和探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5.
《药物生物技术》2004,11(6):405-405
生物技术药品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和诱人的市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大量廉价地生产一些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中有着重要价值的药品,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多肽、调节蛋白、酶类、凝血因子等人体活性多肽以及某些疫苗,满足患者治疗的需要,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如红细胞生成素(EPf))的开发,Amgen公司花了3.15亿美元,而公司至1996年6月,在对肾透析市场的垄断失效前已获利18亿美元。  相似文献   
26.
很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消耗状态或营养不良,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氨基酸谱进行测定是了解患者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开展营养治疗和补充必需氨基酸具指导意义。本文将概述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患者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并分析患者氨基酸失衡的原因,介绍氨基酸失衡的评价指标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一次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血液透析所需物品,试验组患者使用一次血液透析护理包,比较两组患者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二次感染发生率5.0%(2/40),交叉感染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二次感染发生率12.5%(5/40),交叉感染发生率为17.5%(7/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传统护理物品相比,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二次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因为物品消毒灭菌的花费。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情况.方法 对8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调查其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去除维持血液透析前已经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诊断恶性肿瘤前有肾移植史的患者.结果 8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恶性肿瘤25例,占透析患者的3.12%.其中胃癌10例,肺癌4例,肝癌4例,膀胱癌4例,肾癌1例,宫颈癌1例,黑色素瘤1例.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其中消化道肿瘤患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管通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慢性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9例MHD慢性低血压及同期17例MHD非低血压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测患者血压、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管通对MHD慢性低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MHD慢性低血压患者血浆Alb、BUN、Scr显著低于非低血压组患者,管通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低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可提高患者血浆Alb水平,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MHD慢性低血压患者血浆Alb、BUN、Scr显著下降,管通能显著提高MHD低血压患者的血压及Alb水平,管通对MHD慢性低血压有显著疗效(有效率为81.8%).  相似文献   
30.
目的:旨在加强对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提高其诊治、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护理对策。结果:9例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均治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结论: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桡动脉穿刺的一种罕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应提高对此症的认识,若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保守治疗无效,要及时切开减压,以免造成致残。良好的护理,过硬的穿刺本领,选择血管状况好的动脉进行穿刺是预防该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