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5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2篇
临床医学   534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41篇
综合类   1224篇
预防医学   133篇
药学   439篇
  10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45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22.
目的总结在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单中心转移性肾癌的多学科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9年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的168例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mRCC)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靶向药物治疗(A组)76例,男55例,女21例;年龄52(17~73)岁;透明细胞癌60例,非透明细胞癌16例;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评分低危11例,中危48例,高危17例;初诊时即有转移44例;行原发灶切除术63例。靶向药物治疗+局部治疗(B组)66例,男55例,女11例;年龄54(21~86)岁;透明细胞癌49例,非透明细胞癌17例;IMDC预后评分低危13例,中危39例,高危14例;初诊时即有转移32例;行原发灶切除术56例。靶向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免疫治疗(C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52(23~83)岁;透明细胞癌15例,非透明细胞癌11例;IMDC预后评分低危9例,中危13例,高危4例;初诊时即有转移9例;行原发灶切除术26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靶向治疗药物为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昔替尼。舒尼替尼50 mg,每日1次,用药4周停2周;索拉非尼400 mg,每日2次;阿昔替尼5 mg,每日2次。接受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昔替尼一线治疗者分别为103、18、39例。靶向药物治疗时间均>6个月。免疫治疗采用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2 mg/kg静脉应用,每3周1次,或低剂量(20 mg)派姆单抗孵育经体外扩增后的自体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 cytokine induced killer,DC.CIK),每周1次,4次后改为每2周1次。18例采用DC.CIK,8例采用派姆单抗。局部治疗方式包括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和外科治疗(手术切除或能量消融治疗)。根据靶向药物治疗效果,转移灶部位、数量、与周围器官关系,以及患者的意愿,经MDT专家讨论后决定局部治疗方式。92例接受局部治疗,其中单纯外科治疗34例,单纯SBRT 37例,外科治疗+SBRT 21例。比较3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法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168例中位随访23个月(6~11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survival,PFS)为18.3个月,中位OS为33.5个月;2年生存率为66%,5年生存率为35%。A、B、C组的中位OS分别为29.8个月、44.6个月和未达,2年生存率分别为58%、67%和89%,5年生存率分别为12%、46%和57%。在靶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联合治疗者的预后均优于单纯靶向药物治疗者,5年总OS分别为51%和11%。C组的中高危mRC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A、B组。在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靶向药物治疗联合DC.CIK与联合派姆单抗的中位OS分别为49.1个月和53.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IMDC评分、原发灶切除、治疗模式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治疗模式、原发灶切除显著相关(P<0.05),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治疗可使mRCC患者死亡风险下降约60%(HR=0.39,95%CI 0.17~0.89,P=0.026)。78例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发生3~4级不良反应,12例因无法耐受一线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而停药或换药。16例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疲乏8例次、白细胞降低4例次、血小板降低3例次、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3例次。靶向药物治疗联合DC.CIK治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联合派姆单抗治疗(6例与12例),特别是显著降低了血液学毒性(2例与5例)和肝毒性(0例与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治疗后出现ClavienⅢ~Ⅳ级并发症16例次,主要为感染和切口延期愈合6例次、不全肠梗阻4例次,围手术期输血15例次。SBRT治疗后6例出现美国放射肿瘤协作组评分(Radio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3级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4例,皮肤反应和放射性神经炎2例,未观察到≥4级不良反应。结论在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和局部治疗的mRCC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采用单纯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经MDT诊疗的综合治疗可使mRCC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23.
囊性肾癌肾癌的特殊类型,它与肾单纯囊肿因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有一定难度。现将我院曾收治的1例典型囊性肾癌并存肾单纯囊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刘某,男性,60岁,汉族。患者于3 d前进行体检,B超、CT扫描及强化检查,考虑为右肾下极肾癌而入院。1.1查体双侧腰曲线对称,无畸形,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耻骨上膀胱区无膨胀,无压痛。1.2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①B超发现右肾下极肾实质内2.5 cm×2.5 cm占位病变。②CT检查右肾下极肾实质内局部轮廓外突,可见一个直径2.5 cm的团块状异常密度影,密度欠均匀…  相似文献   
124.
肾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发病率占成人全部恶性肿瘤的2%~3%,肾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约50%的患者已属晚期,约40%的患者术后15~18个月发生转移或复发,转移性肾癌预后较差,平均存活时间小于1年,3年存活率低于5%,平均生存时间3~33个月。肾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对放疗与化疗均不敏感,这给晚期肾癌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生物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多且效果比较肯定。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回顾分析介入治疗特殊肾癌的护理。方法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灌注化疗药物,明胶海绵行肿瘤供血肾动脉栓塞治疗2例患者,并对其进行术前准备、心理沟通以及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未见血尿,1周出院。结论该方法安全、有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肾组织和功能,科学的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早日重返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并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麻醉管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一2014年6月3例后腹腔镜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I型癌栓2例,Ⅱ型癌栓1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Ⅱ型癌栓术中行短暂下腔静脉阻断。结果3例均顺利完成取栓,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44、333、289rain,1例下腔静脉完全阻断时间10rain,术中均未发生肺栓塞及其他严重麻醉并发症。l例术后拔管返回普通病房,2例转入ICU后24h内拔气管导管并转回普通病房。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并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是新型、高危但可行的手术方式,麻醉医师应当熟知具体手术操作步骤,以制定相关麻醉计划并密切配合,密切关注下腔静脉阻断期间循环波动,严防大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抑制人CD74基因后影响肾癌786-O细胞侵袭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lentivirus-CD74转染肾癌786-O细胞后,MTT法观察细胞活力变化,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CD74、CXCR4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抑制CD74蛋白表达水平后肾癌786-O细胞活力降低,侵袭能力降低,同时伴有CXCR4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通过慢病毒转染抑制CD74的表达可以抑制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CD74基因可能是通过调控CXCR4蛋白的变化影响细胞侵袭能力的。  相似文献   
128.
<正>1概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是在传统腹腔镜基础上的革命性突破,这项技术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其三维立体手术视野、机械臂多关节、多自由度活动所带来的高精确度动作和人机分离、远程操控、降低术者疲劳度等优势[1-2],是传统腹腔镜技术所难以望其项背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在泌尿系统手术中以病变部位深或缝合技术要求高的术式,如前列腺癌根治、上尿路整形以及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  相似文献   
129.
<正>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T1b期(4cm肿瘤最大直径≤7cm)肾细胞癌患者因体检而被发现。针对此类早期肾癌患者的治疗,手术治疗的两种方式为肾根治性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由此而生,对于一个T1b期肾细胞癌的患者,什么样的因素决定患者应该接受何种手术治疗,争论其实由来已久。随着肾癌肿瘤特性及其生长规律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超早期肾动脉阻断术联合肾癌根治术与经典方式肾动脉阻断术联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右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肾癌患者(右肾,单侧)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超早期肾动脉阻断术右侧肾癌根治术)、对照组(行经典方式肾动脉阻断术开放性右侧肾癌根治术)各40例。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2.3±37.8)min、(193.6±68.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1.5±53.7)mL、(192.3±72.1)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4±2.5)d、(7.4±2.2)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癌转移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超早期肾动脉阻断术联合右侧肾癌根治术较经典方式肾动脉阻断术右侧肾癌根治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