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276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4篇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8月共为3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施行VATS,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复发的预防等进行总结探讨。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并发症,平均住院6d,全部病例随访3-3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性高,可以取代自发性气胸的开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2.
郑甜  查贵智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94-194
目的:探讨VATS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09年4月本院采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治疗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常规开胸手术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VATS肺大疱切除手术治疗气胸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手术方法,在基层医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在电视胸腔镜直视下肺大疱内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36例明确有肺大疱的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局麻下施行胸腔镜手术,在电视胸腔镜直视下,先确定肺大疱的位置,再将注射器经皮穿刺入胸腔并送入肺大疱内,直接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1~5ml.同时观察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等变化情况,并随访1~2年.结果 36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均无呼吸困难、休克及心律失常等情况,5例胸痛,1例发热,3例皮下气肿.术后负压闭式胸腔引流时间平均为3天,住院时间7天;随访观察1~2年,无复发,无死亡.结论 在内科电视胸腔镜直视下肺大疱内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采用局麻、一个切口的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总结肺大疱的手术治疗经验及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共计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及辅助检查证实均属肺大疱。术前准备包括吸氧、抗感染、平喘、体位引流等。手术麻醉均采用单腔管,吸入加静脉复合麻醉。13例患者常规后外侧切口,4例腋下小切口,3例胸腔镜,均采用肺大疱切除修补及壁层胸膜机械性摩擦。结果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把握好手术指征、正确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可大大提高肺大疱的手术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95.
陈健  杨莉  金杰  王磊  董敏  柴国祥 《天津医药》2022,50(7):761-765
目的 胸腔引流微管与胸腔镜下肺减容术(LVRS)治疗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微管组(49例)和LVRS组(39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2周和术后2个月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肺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血氧饱和度,评估术后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与LVRS组相比,微管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1)。相比术前,2组患者术后2个月时FEV1%预计值、FEV1/FVC、p(O2)和血氧饱和度较术前升高,肺动脉压和p(CO2)较术前降低,且微管组上述指标较LVRS组明显改善(P<0.05)。2组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时,微管组呼吸困难指数Ⅲ~Ⅳ级比例较LVRS组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结论 对于肺气肿合并巨大肺大疱的患者,胸腔引流微管的创伤更小,术后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恢复更快,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6.
黄间崧  王莉  林穗红 《全科护理》2012,10(28):2686-2687
自发性气胸治疗手段包括保守治疗,如胸腔穿刺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不能有效防止复发,首次及再发气胸保守治疗复发率分别高达54.7%,60.3%[1]。34%的病人是在7个月内复发[2],大约50%病人保守治疗后仍需手术治疗[3]。微创手术特别是胸腔镜被公认为自发性气胸首选治疗方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不伤肌肉腋下纵行小切口入胸治疗肺大疱的护理。方法:对22例患者行不伤肌肉的腋下小切口治疗肺大疱。结果:22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3d拔引流管,5~7d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不伤肌肉腋下小切口治疗肺大疱,具有切口小、损伤肌肉少、创伤轻、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总结同期双侧开胸治疗胸腔疾病的临床经验,并对术前及术后呼吸功能作对比观察。方法 全麻、双腔插管。根据双侧胸腔的不同疾病采用不同的双侧开胸术式。结果 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例,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同期双侧开胸治疗胸腔疾病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