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目的 研究慢性复合应激对成年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内蛋白激酶A(PKA-C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达6周,并测定应激第3周和第6周时两组动物的血清皮质酮水平。应激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成绩,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海马各亚区PKA-Cb的表达。结果 应激组大鼠的血清皮质酮水平在第3周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第6周两组差别不明显。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应激组动物寻找隐蔽平台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Y-迷宫测试中,应激组动物寻找安全区的正确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应激组大鼠的海马CAl和CA3区PKA-Cβ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而齿状回(DG)内PKA-Cβ的表达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可增强大鼠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能力,PKA可能参与了其增强机制。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在冲突性应激条件下大鼠行为和内分泌的变化.方法 5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7只,利用Vogel冲突实验方法稍加修改,作为应激源,开场试验检测行为反应,测量体重,利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周、2周、4周应激组大鼠表现为体重明显降低(216.5±8.71g,194.94±14.82g,259.75±13.83g):;在运动性方面,1、2、4周应激组大鼠(67.1±9.2,53.66±6.86,59.25±6.46)有增加的趋势或者明显增加,在实验过程中,所有应激组大鼠皮质酮不同(1次应激组274.41±25.39ng.ml-1,1周应激组240.44±29.51ng.ml-1,2周应激组254.21±37.16ng.ml-1,4周应激组161.02±46ng.ml-1)较对照组(89.33±14.04ng.ml-1)明显升高.结论在应激大鼠表现的增多的运动,升高的皮质酮以及降低的体重,与焦虑障碍的某些特点相似,并且行为和内分泌的变化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冲突相关的应激可以作为研究焦虑及其他精神创伤应激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3.
松果体切除后d14,大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呈现功能活跃状态:核仁明显,粗面内质网扩张,高尔基复合体池变宽,囊泡增大;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出现功能受抑制表现:胞体变小,线粒体及滑面内质网减少,并伴有血清皮质酮水平下降。褪黑素(10μg·kg-1·d-1,×7d)对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有刺激作用:胞体变大,线粒体及脂滴增多,滑面内质网更丰富;并且能使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对松果腺切除引起的皮质酮水平下降有拮抗作用。提示松果体对垂体─肾上腺轴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4.
135.
昆明小鼠移植S_(180)肉瘤后5天,行肿瘤局部X线照射,单次剂量5Gy,连续5天,照前40min腹腔注射 912(和AK—2123)。结果显示,于照射后7天,注射912小鼠血清皮质酮水平即开始降低,照后17天降低最为明显;而血清睾丸酮水平和睾丸cAMP含量趋于升高。另外,912与AK—2123联合应用时,与单独给予912的变化一致。提示,912具有抑制皮质酮分泌和某种程度的促进睾丸cAMP产生和睾丸酮分泌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有关;而AK—2123(或者与912联合应用时)对内分泌系统功能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6.
皮质酮对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对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CORT加入无血清DMEM培养基可剂量依赖地损伤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LD50为3.2×10-6mol/L,而原代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只被高浓度皮质酮(10-5mol/L和10-4mol/L)所损伤,其LD50为8.5×10-5mol/L,比前者大近20倍。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补充高浓度的葡萄糖或NMDA一受体拮抗剂MK-801可显著地拮抗CORT对海马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同时,CORT处理的海马神经细胞胞内ATP水平明显降低,而补充高浓度葡萄糖(25mmol/L)可逆转CORT诱导的ATP耗竭。以上结果提示,CORT可选择地损伤海马神经细胞,这一损伤作用与葡萄糖浓度相关。实验结果进一步提示,CORT对海马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可能与其导致的能量水平低下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行为及血浆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期:适应期(第1~7天)、复合应激期(第8~14天)及慢性心理应激期(第15天)。适应期选择适应良好、行为评分一致的雄性SD大鼠进行7天暗环境适应,观察大鼠适应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取适应良好的大鼠进入复合应激期的实验。将复合应激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对照结合运动组(C+S)、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组(R)、不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组(I)和不规则光信号-电刺激结合运动组(I+S)进行实验观察。慢性应激期各组仅保留光刺激,观察大鼠行为改变。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浆ACTH和CORT浓度。结果:大鼠行为评分,I、R组明显高于C组,I+S组低于I组,但仍高于C组;I、R组的探查行为评分明显低于C组,I+S组高于I组;I、R组动物体重增长百分数明显低于C组,I+S组高于I组,但仍低于C组。大鼠血浆ACTH的浓度为I组>R组>C组;血浆CORT的浓度为I组>R组>C组,其中I组显著高于另两组;I+S组血浆ACTH、CORT浓度均低于I组,但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心理应激能引起大鼠相关应激激素释放增加,行为改变。运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鼠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8.
皮质酮混合异丙酚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静脉全麻药物,但是一些应用 异丙酚的患者在术后表现出遗忘等记忆功能障碍,这可能 与异丙酚影响突触的可塑性有关。皮质酮是啮齿类动物 重要的糖皮质激素,应激反应可以使动物体内皮质酮水平增 高,可抑制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LTP)的形成。长时 程抑制(LTD)和LTP是突触可塑性的重要形式,单独应用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及补肾定喘汤对其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致敏SD大鼠的方法建立哮喘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必可酮组、补肾定喘汤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皮质酮;用酶组织化学测定肾上腺琥珀酸脱氢酶(SDH)、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的活性。结果:哮喘模型组血浆皮质酮降低(P<0.01),肾上腺SDH、3β-HSD活性下降(P<0.05),补肾定喘汤组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P<0.01),肾上腺SDH、3β-HSD活性增强(P<0.05)。结论:哮喘大鼠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补肾定喘汤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  相似文献   
140.
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治疗——附5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 5 2例急性砷化氢中毒病例的中毒原因及机理 ,指出碱化尿液、足量糖皮质酮、驱砷、保肝等能使尿量正常的中毒者短期康复 ,并发ARF及中毒性脑病者则需早期充分血透配合血液滤过及降颅内压 ,并可在血透前 4h减量注射巯基类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