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0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42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521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2437篇
内科学   185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2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564篇
综合类   4815篇
预防医学   1075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614篇
  35篇
中国医学   1088篇
肿瘤学   218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508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808篇
  2013年   735篇
  2012年   1035篇
  2011年   1117篇
  2010年   1005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673篇
  2005年   737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21.
通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造成大鼠不同程度的急性肝损伤,测定损伤后24h、48h血清AT-Ⅲ水平的变化,并与前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相比较。结果表明,大鼠实验性急性肝损伤24h 后AT-Ⅲ水平即开始下降,肝细胞损伤越严重,则AT-Ⅲ水平越低,下降幅度与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在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上优于转氨酶的测定,比前白蛋白敏感。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白蛋白(ALB)联合监测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预后效果判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98例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诊断为SAP的44例患者为SAP组,其余54例为AP组。以AP组为对照,以NLR、ALB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SAP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ALB、NLR单独和联合检测对于SAP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SAP相比AP患者NLR升高、ALB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中预后不良组NLR、ALB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ROC曲线分析,NLR、ALB联合监测SAP的AUC为0.868,高于单项指标。结论 NLR、ALB联合监测SAP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效果判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红细胞压积(HCT)、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206例慢性肾脏病5期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96例在透析期间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无感染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CT、HCT、ALB水平。通过广义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CT、HCT、ALB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HCT水平分别为(19.23±3.56) ng/mL、(39.78±6.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4±0.06) ng/mL、(35.23±4.23)%,ALB水平为(27.23±6.82) 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5±7.72)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HCT、ALB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液透析间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  相似文献   
124.
姚鹏  别俊  李俊峰  黄世贵  高振国  徐俊   《四川医学》2023,44(6):579-584
目的 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8,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方案)和对照组(n=29,采用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方案),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均完成了食管癌根治切除术治疗和相应的术后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新辅助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包括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病理完全缓解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近期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34.2%,对照组为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未出现R2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无失访,观察组1.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5年总生存率比较,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是安全的,可显著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和改善近期生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伴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参数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NPDR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DKD分为NPDR组(60例)、NPDR+DKD组(60例),同时纳入无眼底病变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例为T2DM组。所有受检者均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和UACR等检测,行眼科相关检查并使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整体及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水平直径、SCP和DCP层微血管瘤数量;对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参数与UACR的相关性行Spearman分析。结果:NPDR组、NPDR+DKD组、T2DM组3组间FAZ面积、SCP和DCP微血管瘤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NPDR组相比,NPDR+DKD组的FAZ面积更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CR与黄斑中心凹区血流密度、FAZ水平直径呈负相关(r=-0.21...  相似文献   
126.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接枝改性技术在涤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材料表面接枝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 (PEG) ,从表面能与界面自由能的角度分析了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 )在材料表面的竞争吸附关系 ,结果表明接枝了 PEG长链分子的 PET材料具有优先吸附白蛋白的性质 ,其中接枝 PEG6 0 0 0的 PET优先吸附倾向最明显。预接触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 PET材料表面的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 :吸附白蛋白的表面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表现出好的血液相容性 ,而吸附了纤维蛋白原的材料表面具有降低血液相容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7.
目的:以人血浆白蛋白(HSA)和IgG为免疫原,制备特异性鸡卵黄抗体IgY(Egg yolk immunoglobulin),并将其固定于金磁微粒表面,用于HSA和IgG的去除研究.方法:用HSA、IgG以及混合成分分别作免疫原免疫Roman母鸡.制备抗HSA和IgG鸡卵黄抗体IgY,并对IgY的分离提取条件进行优化.SDS-PAGE和间接ELISA检测IgY的纯度和效价.将高效价IgY固定于金磁颗粒表面进行血浆高丰度蛋白去除研究.结果:免疫后60~120 d内,鸡血清抗体效价可达1∶15 000~1∶25 000;收获鸡蛋,提取得到的卵黄抗体IgY效价可达1∶10000~1∶25000,纯度98%以上;采用金磁微粒载体固定IgY,可对血浆中的HSA,IgG进行特异性的去除.结论:人血浆中的高丰度蛋白成分HSA和IgG免疫产蛋母鸡后,可从鸡卵黄中分离提取到高效价、高纯度的卵黄抗体IgY;IgY偶联于金磁微粒表面可特异性的去除人血浆中的HSA和IgG,作为血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白蛋白微泡促进报告基因在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白蛋白微泡作为非病毒载体在基因传输中的作用。方法:6孔板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EC)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每孔加pcDNA3.1/His/LacZ质粒20 μg,加不同浓度微泡或不加微泡,超声条件为连续波,频率2MHz,机械指数1.8,照射时间1 min,48 h后计算蓝染细胞百分率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另以不同浓度微泡及超声照射时间处理细胞,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单纯超声质粒组相比,含微泡组蓝染细胞率增加约10-15倍(其中内皮细胞组11.6倍,平滑肌细胞组15.2倍),报告基因表达定量增加近8倍。微泡浓度为10%时细胞转染效率最高。超声照射对细胞增殖无影响,微泡浓度为50%时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白蛋白微泡在超声作用下能明显增加基因的传输效率,有可能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基因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9.
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成年大白鼠隔-斜带(S-DB)复合体中,含小白蛋白(PV)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并与含胆碱乙酚化酶(ChAT)神经元的观察进行了比较。含PV神经元主要位于内侧隔核(MS)、斜带垂直支(vDB)和斜带水平支(hDB)。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形状和大小在S-DB复合体的各个核区或同一核区都不相同,表明这些神经元具有多样的形态学特征。在整个S-DB复合体中,含PV和含ChAT神经元的比例,各占PV和ChAT阳性反应细胞总数的47/和53/,在MS、vDB和hDB中,PV免疫反应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38%、54%和59.5%,其余为含ChAT的胆碱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0.
研究了磺化聚醚砜吸附柱对血浆中亚甲蓝的吸附效果,并检测了流经吸附柱的牛血清白蛋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过柱前后血浆中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磺化聚醚砜对亚甲蓝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聚醚砜对亚甲蓝的吸附效果;其对白蛋白的吸附较小;对血浆中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