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48篇
  免费   7405篇
  国内免费   3620篇
耳鼻咽喉   3113篇
儿科学   646篇
妇产科学   2764篇
基础医学   4045篇
口腔科学   1283篇
临床医学   25707篇
内科学   7493篇
皮肤病学   2197篇
神经病学   2461篇
特种医学   66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4篇
外科学   27653篇
综合类   54191篇
预防医学   9531篇
眼科学   3838篇
药学   20187篇
  355篇
中国医学   6198篇
肿瘤学   9704篇
  2024年   825篇
  2023年   3558篇
  2022年   3855篇
  2021年   4310篇
  2020年   4005篇
  2019年   4486篇
  2018年   2217篇
  2017年   3977篇
  2016年   4481篇
  2015年   4953篇
  2014年   8923篇
  2013年   9023篇
  2012年   11183篇
  2011年   11920篇
  2010年   11386篇
  2009年   10843篇
  2008年   10896篇
  2007年   10143篇
  2006年   9240篇
  2005年   9170篇
  2004年   8026篇
  2003年   7701篇
  2002年   6082篇
  2001年   5461篇
  2000年   3795篇
  1999年   3034篇
  1998年   2767篇
  1997年   2525篇
  1996年   2337篇
  1995年   1856篇
  1994年   1416篇
  1993年   960篇
  1992年   756篇
  1991年   603篇
  1990年   435篇
  1989年   526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和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型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渭南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炎症(CI)患者80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患者55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患者55例,以及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64例;比较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HPV16感染率、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并分析叶酸缺乏和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变中的相互作用。结果 CINⅠ、CINⅡ/Ⅲ及SCC组HPV16感染阳性率均高于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感染率随宫颈癌变进展而升高;红细胞叶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红细胞叶酸和血清叶酸水平呈正相关。在CIN各组和SCC组中,红细胞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均存在正相加作用;在CINⅡ/Ⅲ及SCC组中,血清叶酸缺乏与HPV16感染均存在正相加作用。结论叶酸缺乏可能会导致宫颈癌变风险的增加,且可能与HPV16感染存在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间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女性的妊娠成功率、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及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女性早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妊娠成功率、产褥期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电环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妊娠及其结局无明显影响,且不增加产妇产褥期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3.
<正>微小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通过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蛋白翻译,参与调控人体一系列重要生理病理过程。1资料与方法1.1组织样本采集选择2014年5月-2014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6名。男性2例,女性4例。其中HT患者3例(男性1例,女性2例);PTC患者3例(男性1例,女性2例)。另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病人16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78例,采取腹腔镜手术,开腹组85例,采取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脓肿、残端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根部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5.
<正>儿童期最多见的血管瘤是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和卡波济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本文仅对此两种类型的血管瘤的药物治疗作简单论述。之所以将此两类血管肿瘤的治疗一并叙述,一是因为两类血管肿瘤在儿童期,特别是婴儿期较为常见,还因为两类肿瘤的治疗药物有相当大的重叠。1概述IH的发展过程:婴儿血管瘤起病早,新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肝胆外科接收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分析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根据2008至2012年我院的9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讲这些患者分组为 A 组和 B 组,A 组共45例患者,50只患眼,使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共50例患者,55只患眼,使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情况来进行分析。结果:AB 两组患者术后无巩膜病变、植片排斥或脱落、创面感染、虹膜反应及全身反应等情况出现。A 组共有15例复发病例,占该组总数的30%,B 组是3例,占该组的5.45%,P <0.05。AB 组都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翼状胬肉患者使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复发率低,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应用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子宫肌瘤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将上述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宫瘤消胶囊口服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及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变化。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的P、E2、LH及FS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患者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片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和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44例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28例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16例实施腹腔镜下胆囊次全切除术(LSC)。结果 28例LC中4例中转开腹,2例胆总管损伤,2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漏胆,2例发生继发性总胆管结石。16例LSC均顺利完成,术后漏胆1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1例。随访6~32个月,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创伤小、安全性高,合理选择术式、术中规范操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