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894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00篇
预防医学   68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0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长期献血者体内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1991年9月~1993年3月我科长期献血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淋巴细胞转化率(SI)、白细胞介素-2(IL-2)及自然杀伤活性(NK)作为免疫功能指标。对75例10年以上长期献血者及35例初次献血者进行比较,两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经过长期献血后,细胞免疫功能这3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对血液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2.
陈洋  李彬  梁义安  余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2):1677-1680
目的统计分析南宁市街头献血与团体献血差异,为保障血液安全及制订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分为3个时段(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为A时段,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为B时段,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为C时段),比较分析3个时段街头献血与团体献血在复检淘汰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等项目的差异。结果 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南宁市无偿献血(全血)血液筛查指标淘汰率为1.69%,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血液筛查淘汰率为1.54%和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和HBV感染是主要的淘汰项目;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ALT淘汰率分别为0.21%和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HBV的淘汰率分别为0.19%和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在HCV、TP和HIV淘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血液筛查淘汰率指标评价,南宁市应该大力发展街头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83.
农民无偿献血者4173名献血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在许多城市已蔚然成风,但在农村还缺乏足够认识。为了解农民无偿献血状况,促进农村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特对4173名农民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献血频次等做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在本血站接受采血的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照组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比较给予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前后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与焦虑评分、疲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空腹献血情况呈正相关关系;给予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后的观察组献血者发生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四肢湿冷、晕厥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焦虑、疲乏、睡眠不良及空腹献血是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好的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参与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机采科“伙伴计划竞速赛”成分献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并对献血者的宣传与招募效果进行分析,为本科室订成分献血的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18日~5月18日期间,参与“伙伴计划竞速赛”的成分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并收集研究对象12个月以内的相关献血数据,包括献血次数、是否为固定献血者等。对参加活动的成分献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和敏感人群进行分析。结果 参与本次活动的招募者58人,共招募170人,其中91人成功参与成分血的捐献,献血成功率为53.53%(91/170),且35.16%(32/91)的被招募者成为了固定献血者;18~30岁的高校男同学是此次活动的敏感人群,更愿意参与成分献血的招募和捐献。结论 本次“伙伴计划竞速赛”活动,对成分献血的宣传与招募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未来可根据敏感人群偏好设置纪念品类型,并且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非献血者也参与进来,扩大“1+1”式的精准招募,提升被招募者的献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调查分析福州市2013年机采献血者人群现状,为下一步献血者招募和保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机采献血者分为两组,A组:2013年仅捐献1次的机采献血者;B组:2013年捐献2次及以上的机采献血者。查询本中心CAABB输血服务标准化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应用SPSS 19.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随机选择2013年仅捐献1次的部分机采献血者通过短信方式调查未再次捐献原因。结果机采献血者人群总体男性多于女性,以18-40岁年龄段为主,血型分布为O〉A〉B〉AB,以自由职业者、职员居多。A、B两组性别、年龄、职业方面明显不同。B组男性比例〉A组,B组年龄中位数、自由职业者、职员比例〉A组,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机采血小板献血员采前快检程序,对献血献血指标进行采前检测分析,探讨献血者血液献血指标的稳定性。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到山东省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5 653人次献血者血样,使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三分类血球计数仪和HBs Ag试剂条等进行检测。利用检测数据和微机管理软件统计分析献血员采前检测指标。结果机采献血者仍然以中青年为主,男性献血者多于女性,淘汰项目中脂血和ALT升高者较多。结论建立和利用献血员采血前快速检测程序,有效地增加了采血后的血液合格率,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耗材的浪费,保护了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保证了血液的有效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无偿献血者100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献血量的不同分为200 mL献血者和400 mL献血者,例数分别为3200例和6800例,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0 mL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200 mL献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0 mL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00 mL献血者,且重复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初次献血者,为提倡献血量从200 mL转变为400 mL和科学重复献血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献血反应的分布特点,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3年发生献血反应的全血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的年龄、性别、献血类型、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共有27 909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发生献血反应385人次(1.38%)。18~25岁年龄段献血反应发生率最高(2.14%),46岁以上年龄段献血反应发生率最低(0.57%);女性发生献血反应比例高于男性(P0.05);团体献血活动献血反应发生率高于街头采血(P0.05)。结论:小年龄组者、女性献血者和团体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对该人群的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0.
唐福明 《医学信息》2020,(1):185-187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中心1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反应及献血前、中、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前、中、后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8.14±1.00)分、(92.65±7.11)分及(93.45±2.35)分,高于对照组的(74.51±6.29)分、(75.00±4.81)分及(70.28±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意识异常、皮肤湿冷等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确保血液合格及献血安全,有助于提高献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