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44篇
  免费   6349篇
  国内免费   5729篇
耳鼻咽喉   546篇
儿科学   1462篇
妇产科学   806篇
基础医学   8383篇
口腔科学   2654篇
临床医学   14805篇
内科学   9652篇
皮肤病学   1308篇
神经病学   2912篇
特种医学   29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6082篇
综合类   31289篇
预防医学   6925篇
眼科学   1192篇
药学   12569篇
  266篇
中国医学   7568篇
肿瘤学   4894篇
  2024年   1046篇
  2023年   3517篇
  2022年   3986篇
  2021年   4472篇
  2020年   3468篇
  2019年   3176篇
  2018年   1587篇
  2017年   2595篇
  2016年   2802篇
  2015年   3032篇
  2014年   4175篇
  2013年   4422篇
  2012年   5781篇
  2011年   6217篇
  2010年   5726篇
  2009年   5706篇
  2008年   6076篇
  2007年   5425篇
  2006年   5085篇
  2005年   5451篇
  2004年   4489篇
  2003年   4187篇
  2002年   3308篇
  2001年   3070篇
  2000年   2345篇
  1999年   2071篇
  1998年   1841篇
  1997年   1730篇
  1996年   1670篇
  1995年   1711篇
  1994年   1374篇
  1993年   972篇
  1992年   896篇
  1991年   770篇
  1990年   690篇
  1989年   654篇
  1988年   264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65篇
  1985年   118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片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探讨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特罗片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8+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MDC)]水平,以及核因子-κB(NF-κB)、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7%(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F-κB、sTRE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NF-κB、sTRE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MCP-4、MD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17、MCP-4、MD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氨溴特罗片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可降低患儿NF-κB、sTREM-1水平,能通过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而发挥作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分析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的核酸检测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各类样本的差异性,为改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利用ddPCR和qPCR技术对已经确诊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病不同时间的全血、尿液、粪便共22份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两种方法对人保守区域基因扩增结果一致:全血标本信号最强,尿液次之,粪便最少;ddPCR在1份全血,1份尿液,5份粪便中检出ORF-1ab和N基因的阳性微滴,qPCR仅在3份粪便中检出上述基因,漏检的3个标本基因拷贝数平均浓度为128 copies/ml;ddPCR在发病<5、5~15、>15 d的各类标本中都有检出,qPCR检出以中晚期为主;重症病例用ddPCR均可测到阳性微滴,qPCR检测的各类标本均为阴性;轻症病例的各类标本中qPCR只有粪便核酸检测阳性,ddPCR检出率高于qPCR。 结论 ddPCR可以有效克服qPCR 灵敏度不足的难题,是对qPCR 的有益补充,尤其是针对病毒载量比较低的血液、尿液和可疑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适用于早期感染的判断及患者治愈后出院诊断。  相似文献   
24.
25.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033-1035
目的探讨不同肾盂压力下标准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感染性肾结石患者共178例,按照经皮肾镜不同通道及肾盂压力分为标准通道低压组、标准通道高压组、微通道低压组、微通道高压组。比较四组的手术情况、肾功能改变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标准通道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微通道组(P<0.05),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微通道低压组与标准通道低压组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高压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标准通道低压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微通道低压组(P<0.05)。3标准通道低压组的Ⅰ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尿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余三组,肾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P<0.05)。4标准通道高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微通道低压组、标准通道低压组(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低肾盂压力下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疗效最佳,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6.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一般优于淋巴结转移者。但临床仍有一定比例淋巴结转移阴性(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胃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此类不良预后可能与淋巴结微转移(LNM)相关。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诊断方法的应用,LNM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尤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治疗中。因此,LNM的准确诊断是胃癌患者治疗的关键,但目前对LNM的临床意义尚未达成一致共识。  相似文献   
27.
<正>我刊2015年1月开通微信公众号:wcwkzazhi_010,将及时上传当期杂志目录、文章摘要,以及各科名家精彩手术视频,欢迎关注,欢迎提供视频,欢迎投稿。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四川省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80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确定NLR、PLR的临界值,分析NLR、PLR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选取NLR=3.25和PLR=122作为临界值。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T分期、N分期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07、<0.001;年龄、TNM分期、T分期、N分期、PLR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相关,P值分别为0.006、<0.001、0.035、<0.001、<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HR:1.627 ,95% CI:1.030-2.568,P=0.037)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HR:1.785,95% CI:1.216-2.622,P = 0.003)、TNM分期(HR:2.094,95% CI:1.231-3.560,P = 0.006)、PLR(HR:1.833,95% CI:1.257-2.674,P = 0.002)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LR可作为评估经根治性手术治疗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苍白球(简称G)与壳核(简称P)的T_1WI、T_2WI及ADC比值(T_1WI、T_2WI及ADC的G/P值)在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足月新生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SB)及临床症状分组,测量苍白球与壳核T_1WI、T_2WI及ADC比值,通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及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TSB分组:T_1WI的G/P值及ADC的G/P值随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T_1WI的G/P值为极强相关(r_s=0.824,P<0.05)、ADC的G/P值为强相关(r_s=0.673,P<0.05),且各组间均存在差异;T_2WI的G/P值为弱相关(r_s=-0.054,P>0.05),且组间无差异。按临床症状分组:T_1WI的G/P值及ADC的G/P值随临床症状加重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T_1WI的G/P值为强相关(r_s=0.645,P<0.05)、ADC的G/P值为中度相关(r_s=0.495,P<0.05),且各组间均存在差异;T_2WI的G/P值为弱相关(r_s=-0.117,P>0.05),且组间无差异。结论苍白球与壳核T_1WI、ADC比值与临床症状及胆红素水平结合,能增加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准确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