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03篇
  免费   1634篇
  国内免费   659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1053篇
口腔科学   257篇
临床医学   2542篇
内科学   993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295篇
特种医学   20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878篇
综合类   4307篇
预防医学   1743篇
眼科学   142篇
药学   1561篇
  25篇
中国医学   1271篇
肿瘤学   1894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596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509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834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1038篇
  2011年   1206篇
  2010年   1069篇
  2009年   1064篇
  2008年   1120篇
  2007年   952篇
  2006年   970篇
  2005年   958篇
  2004年   762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541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439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我科2004年8月-2005年2月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局限性病灶病人11例,近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2.
用99mTc做标记药物进行临床检查的放射防护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评价某医院核医学科应用^99mTc做标记药物进行临床检查时,对患者、给药人员及工作场所的影响程度,并对使用核素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用经标定的BicRoN型微伦仪,TCS—163型γ测量仪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该院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为Ⅱ级,其防护设施符合Ⅱ级要求,其工作场所按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三区原则“分布,其环境γ污染水平及放射水平符合GBZ 120—2002《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结论 应用^99mTc做标记药物进行临床ECT检查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为安全性职业。  相似文献   
123.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5岁。因咳嗽、咳痰、少量黄白粘痰一月,左胸隐痛三天,吸气时加重,伴咽痛,畏寒、低热(37.4℃)就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肾结石,高血压等病史。X线胸片、CT、ARI检查示:左侧浸润性肺结核(纤维化为主);左肺门区占位性病变,肺癌可能,伴左上叶、部分下叶肺不张。以左中央型肺癌;左侧浸润性肺结核收入  相似文献   
124.
管状骨增宽牵引成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管状骨增宽牵引后新骨形成的变化。方法 在成年山羊的后肢放置2只增宽牵引器。实验组9只术后第8天牵引,对照组3只不牵引。牵引完毕后不同时期,各宰杀3只,评价管状骨增宽牵引后新骨形成的质和量。结果 实验组胫骨平均增宽7.83mm,X射线见牵引间隙逐渐变模糊,暴露侧有骨不连,非暴露侧成骨良好,牵引完毕3个月,未暴露侧新形成板层骨与原来胫骨融为一体,而暴露侧骨不连区为致密纤维组织。结论 管状骨增宽牵引成骨后,两侧牵引间隙成骨不一致,良好的血供,对新骨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5.
5.1 甲胎蛋白(AFP):1963年前苏联Ablelev在肝癌移植小鼠中发现了AFP,次年他的同胞Tatarinov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发现AFP升高。1970年以后,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标志应用于临床。 (1)生化特性、产生和异质体:AFP是单链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糖含量  相似文献   
126.
EVOKED POTENTIALS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STATE OR TRAIT MARK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evoked potential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Methods Evoked potentials P300,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and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 VEP) were recorded from 35 OCD patients and 28 normal controls (NC) with a Nicolet Spirit Instrument. 23 of the OCD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5 months with the same markers. Results Compared with NC, OCD patients showed decreased P3 of P300 amplitude (OCD group 3. 5 ±1. 6μv vs. NC group 5.9 ±2. 1μv, P <0. 01), delayed V latency (6.4±0. 4ms vs. 5. 5 ±0. 3ms, P <0. 01) and increased V amplitude(0. 35±0. 1μv vs. 0. 16 ±0.09μv, P <0. 05) of ABR and delayed P2 of VEP latency (199±39ms vs. 183±28ms, P <0. 05). The follow-up measures of evoked potentials suggested that decreased P3 of P300 amplitude and delayed P2 of VEP latency might be state markers of OCD, while decreased V amplitude and delayed V of ABR latency might be trait markers of OCD. Conclusion The changes of P300 and VEP are related to clini  相似文献   
127.
99Tcm直接法标记血管抑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索用99Tcm直接标记血管抑素(angiostatin, AS)的方法,并研究标记产物的体外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 方法:制备的AS经鉴定后,分别用2-巯基乙醇(2-ME)和氯化亚锡(SnCl2)还原法进行标记,并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合成条件;对标记产物用纸层析法及Sephadex G-50层析柱分离测标记率;产物中分别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生理盐水及不同摩尔比的半胱氨酸(Cys)以观察其体外稳定性;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观察其生物活性. 结果:2-ME法最佳标记条件为AS 100 μg,PB(0.5 mol*L-1, pH 7.3) 1 mL, 2-ME 100 μg, 亚甲基二膦酸盐(MDP)(用1 mL生理盐水溶解) 10 μL,加入99TcmO4- 185 MBq,标记率可达(97.0±1.5)%; SnCl2法为AS 100 μg,硼酸缓冲液(0.1 mol*L-1, pH 9.0) 1 mL, 20 g*L-1 SnCl2 (1 mol*L-1盐酸作为溶剂) 20 μL加入MDP药盒,用去氧水稀释至1 mL, 取20 μL,加入99TcmO4- 185 MBq,标记率可达(90.0±3.0)%. 产物在体外稳定;细胞培养观察其抑制内皮细胞生物活性与AS无显著差异. 结论:用99Tcm直接法标记AS简单高效,且对AS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8.
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用它进行MR肺动脉造影(MR pulmonary arteriography,MRPA)可准确地检出PTE主肺动脉、肺叶及肺段动脉内的栓子,对亚段肺动脉水平的栓子检出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MRPA无放射性损害,很少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对比剂[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d-DTPA)]无肾脏不良反应,检查简便、易行、经济,患者无须住院。  相似文献   
129.
JC病毒样颗粒可直接转运进入细胞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JC病毒(JCV)病毒样颗粒(VLP)是否可以直接转运进入细胞核。方法心用JCV主要外壳蛋白VP1体外表达、重组VIP,在其表面标记异硫氰基荧光素(FTTC),同时在其内部包裹荧光染料Cy3,感染培养的HeLa细胞和SVG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VLP入核转运。结果HeLa和SVG细胞感染包裹Cy3的FTTC-VLP时,FTTC与Cy3同时出现于细胞核内相同部位;而感染FTTC—VP1与Cy3混合物时,FTTC虽可在细胞核内检测到,但Cy3信号几乎消失。包裹Cy3的VIP用SDSPAGE展开,荧光显像后行考马斯亮蓝(CBB)染色,发现Cy3和VLP移行至不同部位,证明Cy3不能与VP1结合,提示VLP以完整的颗粒形式转运进入细胞核。应用包裹外源性DNA的VLP感染培养的HeLa和SVG细胞,发现包裹的DNA在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均可检测到,提示JCV入核过程与VIP相同。结论VLP可以不经裂解直接转运进入细胞核,JCV入核转运可能与VLP相同。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