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0496篇 |
免费 | 10389篇 |
国内免费 | 36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19篇 |
儿科学 | 852篇 |
妇产科学 | 784篇 |
基础医学 | 4979篇 |
口腔科学 | 1605篇 |
临床医学 | 35731篇 |
内科学 | 24823篇 |
皮肤病学 | 1677篇 |
神经病学 | 5859篇 |
特种医学 | 568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3篇 |
外科学 | 12796篇 |
综合类 | 77187篇 |
预防医学 | 18598篇 |
眼科学 | 2102篇 |
药学 | 36619篇 |
1033篇 | |
中国医学 | 40988篇 |
肿瘤学 | 156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3194篇 |
2023年 | 6299篇 |
2022年 | 7452篇 |
2021年 | 11704篇 |
2020年 | 8396篇 |
2019年 | 6949篇 |
2018年 | 2976篇 |
2017年 | 5901篇 |
2016年 | 6614篇 |
2015年 | 7677篇 |
2014年 | 14004篇 |
2013年 | 13335篇 |
2012年 | 16334篇 |
2011年 | 17327篇 |
2010年 | 15685篇 |
2009年 | 14626篇 |
2008年 | 16065篇 |
2007年 | 14907篇 |
2006年 | 13894篇 |
2005年 | 13948篇 |
2004年 | 10324篇 |
2003年 | 9816篇 |
2002年 | 7878篇 |
2001年 | 6681篇 |
2000年 | 4747篇 |
1999年 | 3651篇 |
1998年 | 3045篇 |
1997年 | 2560篇 |
1996年 | 2028篇 |
1995年 | 1639篇 |
1994年 | 1218篇 |
1993年 | 721篇 |
1992年 | 639篇 |
1991年 | 640篇 |
1990年 | 428篇 |
1989年 | 395篇 |
1988年 | 223篇 |
1987年 | 199篇 |
1986年 | 158篇 |
1985年 | 110篇 |
1984年 | 61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2篇 |
1958年 | 5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总结貌似多发性硬化的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告1例经基因检查和周围神经活检确诊为CADASIL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腓肠神经活检可见有髓神经纤维密度轻度减少,电镜下可见神经束膜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外大量颗粒性电子致密嗜锇颗粒物质(GOM)沉积.基因检测显示Notch3基因4号外显子Cys117Arg突变.结论 为避免CADASIL的漏诊及误诊,凡遇青年反复脑卒中发作,又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的血管病危险因素,虽无偏头痛病史,亦应注意追问家族史并做基因检测和周围神经活检.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制定针对便秘患者的加强型肠道准备方案并探讨其对肠道清洁度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肠道准备方案,干预组给予加强型的肠道准备方案,观察两组的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耐受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肠道准备的耐受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给予便秘患者实施加强型的肠道准备方案,能够在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极大改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对气道炎症以及细菌负荷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就诊治疗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布地奈德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μg/4.5μg每吸,1吸/次,2次/d;阿奇霉素组采用小剂量阿奇霉素250 mg,1次/d,每周3次。联合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阿奇霉素方案,用法同其他两组。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即峰值呼气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的变化以及IL-8、TNF-α、中性粒/白细胞比值、细菌负荷,年急性加重次数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结果联合组在治疗1年后的PEF、FEV1、FEV1/FVC增加较其他两个单药组显著(P<0.05);联合组在气道炎症、细菌负荷降低较其他两组显著(P<0.05);联合组IL-8、TNF-α、中性粒/白细胞比值、年急性加重次数以及血清PCT下降程度大于其他两组。各组用药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相关的肺功能指标,还能够降低气道炎症刺激和细菌负荷,减少急性加重次数,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简易肺功能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社区筛查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慢阻肺患者64例和非慢阻肺患者44例,分别使用耶格肺功能仪、Oranger肺活量计(简称橙肺)进行肺功能检查。主要观察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例(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于FEV1/FVC,慢阻肺组耶格为50.11±12.97,橙肺为48.25±13.53,P>0.05,α信度系数0.921;非慢阻肺组耶格为86.09±7.93,橙肺为83.75±9.04,P>0.05,α信度系数0.959。对于FEV1%,慢阻肺组耶格为(60.98±20.95)%,橙肺为(57.03±19.82)%,P>0.05,α信度系数0.961;非慢阻肺组耶格为(96.23±16.41)%,橙肺为(91.80±16.62)%,P>0.05,α信度系数0.947。结论肺功能仪耶格、橙肺数据一致性较好,简易肺功能仪可用于慢阻肺社区筛查。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综合满意度及平均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硝唑+左氧氟沙星联合中医治疗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升综合满意度,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6.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增花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5):689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及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本组治愈2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结论:此法应用方便、安全、高效、无不适感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剂量动态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普通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试验组进行多层螺旋CT小剂量动态扫描。比较两组检出率以及CT扫描图像质量。结果试验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90.91%(30/33)比63.64%(21/33)],CT扫描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小剂量动态扫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不仅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还能提升CT扫描图像质量,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医院诊治的COPD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和干扰素(IFN-α、IFN-γ)的水平变化。结果 72例COPD患者中有33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45.8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住院时间长、合并症种类多、滥用抗菌药物和机械性通气是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肺部感染患者的IL-1β、IL-4、IL-6、IL-8、IL-10指标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P均0.05);肺部感染患者的TNF-α、TNF-β、IFN-α、IFN-γ水平变化与非感染患者存在差异(P均0.05)。结论导致COPD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高龄、较长的住院时间、合并症多于两种、抗菌药物的滥用和机械性通气、感染患者的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对于具备高危因素的COPD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时应根据微生物监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而进行选择,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和次数,临床检测上述血清因子指标水平对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MMP-9、TNF-α和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完成治疗后,立即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记录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并测定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体温恢复、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均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9、TNF-α和IL-8的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良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患者血清中MMP-9、TNF-α和IL-8的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