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30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62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407篇 |
内科学 | 79篇 |
神经病学 | 89篇 |
特种医学 | 85篇 |
外科学 | 740篇 |
综合类 | 846篇 |
预防医学 | 150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20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411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126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70篇 |
2011年 | 183篇 |
2010年 | 192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184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71篇 |
2005年 | 150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136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93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10月,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6例患者资料,男21例,女15例,年龄43~71岁,平均为(52.8±2.7)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肩肢体疼痛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整体评价患者手术疗效,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钛网等内固定情况,测量颈椎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并记录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50.8±4.1)个月。术前VAS为(6.9±2.2)分,高于末次随访时的(1.7±0.4)分(P<0.001)。术前JOA评分为(6.7±2.4)分,低于末次随访时的(14.8±3.6)分(P<0.001)。末次随访SF-36评分为(68.2±1.7)分,高于术前的(31.9±3.3)分(P<0.001)。至末次随访时,患者颈椎椎体高度及颈椎曲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01)。2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移位,融合率为94.1%,邻近节段退变6例,螺钉断裂1例。结论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有效恢复颈椎高度和维持颈椎曲度,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28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板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者13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者12例,前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及后路半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术者3例.结果 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术后致瘫,病例随诊0.5~2年,优良率85%以上,并对其手术治疗提出了术前术后的护理.结论 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手术风险大因此术前、术后必须进行充分准备,掌握手术的常规护理及特殊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3.
1 病例报道
患者,男,51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7d"入院。患者于7d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书写困难,当时尚能走路,无意识障碍,无二便失禁,无肢体麻木,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未在意;发病次日右侧肢体无力较前加重,刷牙、夹菜不利,行走困难,因在外地旅游,未治疗。3d后因走路摔倒一次,即到我院神内门诊就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4.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脊髓压迫或/和脊髓供血障碍并引起相关功能障碍的疾病。可造成上肢和/或下肢运动功能损害,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正确的专科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基础。我科自2002年4月~2006年3月对2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53个节段),男19例(45个节段),女4例(8个节段),年龄42~65岁,平均53.5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2年1个月。7例有严重的外… 相似文献
95.
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史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e myelopathy CSM)的自然史是该病在整个发病过程中,不受任何临床干预,包括各种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情况下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认为,深入了解CSM的自然史是准确评价CSAI治疗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多节段颈间盘脱出症术式选择、减压范围及植骨的处理。方法:对48例患者的发病因素、病程及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本组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最平均4.7年。结果:治疗效果优:28例(58.3%)良:11例(22.9%)。可:6例(12.5%),差:3例(6.3%)。结论多节段间盘脱出症减压手术应首先考虑前路手术。如临床症状不缓解,可待植骨愈合后再后后路减压手术。一般两个节段的间盘摘除基本可以解决多间盘脱出的颈椎病。有的原则是务必保持椎间高度。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根据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特点,通过对33例患者的随访研究,分析治疗CSM的适宜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CSM33例,12例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髂骨植骨融合术, 21例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随访调查中临床症状程度以JOA脊髓功能评分为标准.并根据不同病程、脊髓压迫程度进行分组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33例患者术前JOA评分5~12分,平均8.7分.术后2周JOA评分7~15分,平均11.3分,平均改善率为31.3%.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JOA评分8~17分,平均13.8分,平均改善率为61.4%.前路手术患者融合率为91.7%.结论 手术治疗CSM是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症状的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病程是影响CSM术后早期恢复效果的显著因素.与之相比较,压迫程度是影响疾病预后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河南医学研究》2018,(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SM患者,按照建档顺序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脊椎功能变化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患者可改善其脊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吉林医学》2018,(5)
目的:本文将对前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8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前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恢复程度远优于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硬脊膜囊矢状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硬脊膜囊矢状径及腹胀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实施前后路手术治疗,两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是,后路扩大半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效果更加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亦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0.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0岁,因胸背部疼痛9d,左下肢麻木7d,发热5d,入院。患者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疼痛,呈持续性,低头及蹲位时疼痛加重,无放射痛。就医前出现左下肢麻木,坂足部向上发展.5d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左下肢无力.抬腿困难,出现排尿困难,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