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4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276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14篇
  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患者女,86岁。体检时发现右下腹部包块12d。体榆:右下腹雎痛,可触及包块,大小约4cm×4cm:B超示右腹一8.3cm×3.7cm低旧声包块,边界消,内回声小均匀,随呼吸移动,右下腹包块待查。钡灌肠示盲肠外侧壁软组织肿物,直径约4cm×4cm,边缘光滑,可见盲肠移位,阑尾末端充盈。CT平扫示右下腹后部可见卵圆形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索CT平扫征象在诊断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2年2月至2021年5月SISMAD和与其症状类似的非SISMAD的患者CT平扫征象。对两组CT平扫征象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以及Pearsonχ2检验和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出诊断SISMAD特征性CT征象,并应用诊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54例(男45例、女9例)SISMAD患者,90例(男55例、女35例)非SISMAD患者,包括38例(男24例、女14例)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患者和52例(男31例、女21例)SMA正常的其他腹痛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平扫征象:SMA主干扩张(P<0.001)、SMA周边脂肪浑浊(P<0.001),SMA管壁高密度征(P<0.001)、SMA主干管腔CT值(P<0.001)。Logistics回顾分析结果表明:扩张的SMA主干是诊断SISMAD最具有意义的CT平扫征象(P<0.001),曲线下面积(AUC...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C-EMAX640型CT机进行头颅平扫,层厚间隔10mm,病变区5mm。结果:大部分脑神经元移行异常都可以通过CT平扫确诊。结论:CT平扫是脑神经元移行异常诊断的可靠方法,可提供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4.
朱先杰 《医学信息》2009,22(7):1355-1356
目的 比较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与IVU时肾及输尿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68例临床拟诊肾及输尿管结石病例,所有病例作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和IVU,比较两者检测肾及输尿管结石的病例数、数目及输尿管梗阻情况,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中,68例发现结石,肾结石47例,输尿管结石36例,结石数量为93个;在IVU检查中,49例发现结石,肾结石32例,输尿管结石27例,结石数量为69个.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在发现结石病例数、结石数量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平扫技术为诊断输尿管结石快捷、安全、精确的方法,优于IVU.  相似文献   
85.
纵隔节细胞神经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0岁.左上纵隔肿物3年余,无自觉症状.查体无异常. CT检查:平扫示左上纵隔椎体旁软组织密度肿块,大小约6.2 cm×7.1 cm×8 cm,密度均匀,T值41~44 HU,气管及食管受压向右侧移位,肿块右缘与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分界不清,邻近椎体及肋骨骨质未见破坏.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CT平扫及三维重建对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0例新鲜齿状突骨折合并周围骨折患者的X线片及CT平扫和三维重建资料。结果:20例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23处.术中另发现5例患者各有1处术前影像资料漏诊的周围骨折,合并存在的周围骨折共28处。其中单凭X线片确诊齿状突骨折5例,检出率25.0%(5/20),合并周围骨折2处,检出率7.1%(2/28);CT平扫及三维重建确诊齿状突骨折20例,检出率100%(20/20),发现23处周围骨折,检出率82.1%(23/28)。结论:CT平扫及三维重建对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能作出较全面而准确的诊断,与X线片相比明显提高了骨折的检出率。建议对怀疑有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的患者进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评价CT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文报告48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42例经手术证实。48例均做CT平扫,4例加作增强扫描,男34例,女14例。以30—49岁最多见。结果:CT表现以脾实质性不规则不均匀性低密度影最多见。运用窄窗及图像放大技术能使损伤更清晰。可同时发现肝、肾、肋骨、脊椎、横膈等多发性损伤。结论:本组CT诊断脾破裂无1例假阳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回顾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CT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和限度以及对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田。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其中颈椎8例,胸椎10例,胸腰椎交界37例,腰椎13例;男48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岁。外伤后全部摄取X线正侧位片;52例行CT平扫,其中20例行CT多平面重建。结果: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终板骨折移位突入椎管内、椎板骨折、椎体侧突成角后移、椎管狭窄、小关节脱位,棘突间或椎弓根间距增大、脊髓受压改变,椎间盘突出及椎旁软组织变化。结论:投照质量良好的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诊断有一定价值。CT能较清楚显示脊柱的三柱结构,对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平片对脊柱爆裂骨折的指导治疗作用不大,CT对其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0.
患者男71岁。因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4小时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CT平扫示:侧脑室体部对称性“八”字形高密度出血灶,双侧额叶脑沟裂亦见对称性高密度出血带,脑室系统未见扩张,中线结构居中。拟诊:删脑室脉络丛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1天后CT复查示:双侧侧脑室后角见血液-脑脊液平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