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140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61.
颌下腺移植再造泪腺上干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体颌下腺移植重建泪腺分泌源,是治疗重症干眼病泪液缺乏的一种有效可选择性手术。方法。以国外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就颌下腺的由来及理论依据,移植适应证,术前检查,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手术效果,手术不足及评价等作一综述。结论:此手术在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疏肝益气养阴法对干眼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的120例干眼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玻璃酸钠滴眼药治疗,观察组根据疏肝益气养阴辩证法采用逍遥散及生脉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益气养阴法治疗干眼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性干眼的饮食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80例MGD相关性干眼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热敷、眼睑清洁和按摩基础上,分别服用紫苏籽油胶囊和花生油胶囊,5粒/d.干预前及治疗后6个月,行干眼症问卷调查(DEQ)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睑板腺及其分泌物、血脂等指标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服用紫苏籽油的试验组较对照组在干眼症状改善、BUT、FL、睑板腺形态和睑板腺分泌物改善方面更具优势(P<0.05).同时紫苏籽油可降低患者的血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P<0.05).结论食用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同时结合局部护理治疗措施,对改善MGD性干眼症状及体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干眼病患者的角膜表面规则性及人工泪液对其角膜表面规则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TMS 1角膜地形图仪检测正常人 33例 ( 6 4只眼 )及干眼病患者 2 2例 ( 42只眼 )的角膜表面规则指数 (surfaceregularityindex ,SRI)、表面不对称指数 (surfaceasymmetryindex ,SAI)及角膜预测视力(potentialvisualacuity ,PVA) ,并对干眼病患者应用人工泪液前后角膜表面规则性及PVA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干眼病患者的SRI、SAI及PVA值分别为 0 .31± 0 .2 2、0 .30± 0 .16及 2 0 /17.89± 2 0 /3.0 4;而正常人分别为 1.2 8± 0 .73、1.0 5± 1.17及 2 0 /33.45± 2 0 /13.99。干眼病患者的SRI和SAI值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PVA值则明显降低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干眼病患者的平均散光度( 2 .10± 1.96 )D明显较正常人 ( 1.13± 0 .5 3)D高 (P =0 .0 2 )。在干眼病患者中 ,SRI与SAI与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呈正相关 (SRI:P =0 .0 0 5 ;SAI:P =0 .0 16 ) ,而平均PVA与平均实际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眼病患者角膜地形图中对称蝴蝶结形所占的比例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而不规则形者所占比例则明显升高。干眼病患者在滴用人工泪液后 ,SRI、SAI和平均散光度均明显降低 (P值分别为<0 .0 0 1,<0 .0 0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对儿童早期前睑缘炎患者的眼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描述性研究。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确诊为早期前睑缘炎的儿童患者40例(80眼),年龄4~14岁。对患儿睑缘炎体征进行评分,利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其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并进行眼表充血、睑板腺缺失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对所得数据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80眼中,58眼(72%)BUT缩短;50眼(62%)泪河高度下降;15眼(19%)发生角膜上皮点状缺损;25眼(31%)睑板腺缺失范围>1/3。睑缘炎体征评分与BUT、泪河高度、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及睑板腺缺失评分不相关;睑板腺缺失评分与BUT呈负相关(r=-0.253,P=0.024),与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呈正相关(r=0.563,P<0.001)。结论儿童早期前睑缘炎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同时合并睑板腺缺失的患者易继发干眼。  相似文献   
66.
与眼科手术相关的干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眼科手术相关的干眼是临床眼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导致眼科手术后干眼的原因很多,其中手术对眼表上皮细胞与角膜基质神经的损害、手术中液体对泪膜的冲刷、术后局部药物的影响,均是其重要的诱因.与眼科手术相关的干眼应重在预防.眼科医师应对手术相关的干眼进行正确处理,以提高患者眼科手术的质量,同时加强对其发病机制、预防与治疗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比较SMILE、飞秒激光制瓣LASIK(FS-LAISK)以及机械法去瓣LASIK(Epi-LASIK)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干眼参数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行SMILE者(SMILE组)33例(66眼),行FS-LAISK者(FS-LAISK组)24例(48眼),行Epi-LASIK者(Epi-LASIK组)31例(61眼).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眼前节OCT测量患者的泪河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IT).不同组别一般资料及干眼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组内手术前后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SMILE组术后各时间点TMH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25,P>0.05);FS-LASIK组TMH在术后1个月内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于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F=3.806,P<0.05);Epi-LASIK组TMH在术后3个月内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直至术后6个月恢复术前水平(F=4.564,P<0.05).术后各时间点,3组间T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49、8.173、3.850、2.830,P<0.05).SMILE组和FS-LASIK组BUT在术后3个月内,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在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F=2.860、3.590,P<0.05).Epi-LASIK组术后各时间点的BUT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00,P<0.01).3组间BUT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66、0.115、0.991,P>0.05),而术后3、6个月,3组间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8、6.634,P<0.05).SMILE组和FS-LASIK组SIT在术后1周、1个月均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F=14.160、13.323,P<0.01);EPi-LASIK直至术后6个月才恢复至术前水平(F=10.085,P<0.01).除术后3个月外(F=10.021,P<0.01),术后其余时间点3组间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5、2.210、1.054,P>0.05).结论 3种屈光手术后早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眼参数改变.SMILE术后干眼参数最佳,恢复最快.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的泪膜功能。方法前瞻性研究78例Graves病患者(病例组),对照组为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T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和眼部干涩、不适症状询问。结果病例组TBUT和SI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UT〈10S和自觉有眼干涩症状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的比率,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raves病患者发生泪膜功能异常的比率高于健康体检者,是发生干眼症的易患人群。  相似文献   
69.
He XG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2):101-104
长期应用抗青光眼药物能引起结膜慢性炎症、浅层点状角膜炎及干眼症等眼表疾病。病理研究发现该类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眼表上皮鳞状化生及角膜上皮细胞凋亡。已有证据表明滴眼液中的防腐剂苯扎氯胺有毒性作用,是眼表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药物性眼表损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轻微,病变发生滞后,常与眼表疾病共存或混淆,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青光眼的治疗。因此,要十分重视长期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对眼表组织的损伤问题,选用降眼压效果好、作用时间长的抗青光眼药物,必要时使用联合固定配方制剂,减少药物使用的种类和次数。对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才能达到靶眼压或出现眼表组织损伤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或激光等其他治疗措施。注意对眼表组织损伤的预防及共存眼表疾病的治疗。研制无防腐剂或含有新型防腐剂的抗青光眼药物,改进或研制长效药物和药物赋形剂是今后新型抗青光眼药物剂型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0.
Gao ZQ  Qu HQ  Hong J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9):834-836
目的 探讨临床诊断为干眼症患者的睑板腺状态。方法 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2010年3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诊断为干眼的194例(388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9例(138只眼),女性125例(250只眼),总体年龄范围7~ 85岁,平均年龄(44±18)岁,男性平均年龄(39±18)岁,女性平均年龄(47±17)岁。检查指标包括主观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染色情况,同时利用非接触红外线睑板腺照相系统进行睑板腺检查。结果 观察的194例(388只眼)主观症状平均(5.47±2.14)分,SIaT值为(5.58±4.22) mm,BUT为(3.09±2.34)s,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4.10±3.79)分。睑板腺照相评分为1分占3.09%(12只眼),2分占9.28%(36只眼),3分占20.10%(78只眼),4分占26.03%(101只眼),5分占21.91%(85只眼),6分占19.59%(76只眼)。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干眼症的重要病因之一。非接触红外线睑板腺照相系统可以客观评价睑板腺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