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54篇
  免费   9563篇
  国内免费   6028篇
耳鼻咽喉   919篇
儿科学   1247篇
妇产科学   1023篇
基础医学   8066篇
口腔科学   2037篇
临床医学   21621篇
内科学   11674篇
皮肤病学   1103篇
神经病学   2558篇
特种医学   52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84篇
外科学   10290篇
综合类   50216篇
预防医学   24240篇
眼科学   1689篇
药学   22124篇
  304篇
中国医学   37806篇
肿瘤学   4051篇
  2024年   1080篇
  2023年   3575篇
  2022年   3979篇
  2021年   3785篇
  2020年   3323篇
  2019年   3023篇
  2018年   1703篇
  2017年   2877篇
  2016年   3739篇
  2015年   5191篇
  2014年   8687篇
  2013年   9348篇
  2012年   12983篇
  2011年   13088篇
  2010年   9927篇
  2009年   9514篇
  2008年   17494篇
  2007年   9564篇
  2006年   11425篇
  2005年   14250篇
  2004年   8818篇
  2003年   10207篇
  2002年   9421篇
  2001年   6461篇
  2000年   4590篇
  1999年   3134篇
  1998年   2513篇
  1997年   2355篇
  1996年   1828篇
  1995年   1935篇
  1994年   1586篇
  1993年   1045篇
  1992年   791篇
  1991年   878篇
  1990年   591篇
  1989年   642篇
  1988年   271篇
  1987年   231篇
  1986年   161篇
  1985年   135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住院患者慢性病种类、慢性共病类型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原解放军南京总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保障的918例干休高龄老年患者病历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慢性病检出情况等,筛选出25种慢性疾病,对慢性病类型及慢性共病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种慢性病中患病率最高的前5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75.97%)、脑血管病(61.76%)、冠心病(51.52%)、骨关节病(38.34%)及心功能不全(38.24%)。90.30%的高龄老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平均慢性共病为(5.79±2.84)种。将慢性病两两组合成疾病对,特定疾病对的实际共同患病率较理论患病率高,高血压与脑血管病(OR=2.86,95%CI 2.12~3.92;P 0.01)、高血压病与冠心病(OR=6.67,95%CI 4.66~9.54;P 0.01)、冠心病与心功能不全(OR=27.20,95%CI 18.01~41.07;P 0.01)。结论高龄老年人群慢性病检出率较高,且慢性病共病检出率较高,多种慢性病存在相关关系。干预共病行为危险因素,可以改善高龄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比较慢性胃炎应用抗菌疗法与一般疗法的效果。方法:纳入20例慢性胃炎患者,以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予以普托平(兰索拉唑)+膜固思达(瑞巴派特)连服8周;观察组先行普托平+左氧氟沙星+甲硝唑2周后改用对照组药物6周。结果:观察组症状总有效率50%,对照组20%,胃黏膜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观察组分别50%、70%;对照组20%、20%。结论:慢性胃炎同时先行抗菌疗法治疗后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比单纯抑酸及保护胃黏膜效果好。目前世界上约有50%的人携带Hp,这种微生物被认为是胃部微生物的一部分。近年日趋成熟的基因测序和微生物组学技术已证实,除了Hp外,胃内还存在着其他微生物群落和菌群结构,一旦胃内微生态混乱,或某一菌群超出正常范围,则可致病[1]。本文研究采用抗菌疗法及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系统评价有关癌症患者心理韧性发展的真实体验,为更好地制定心理韧性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CINAHL、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Psyc INFO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6月相关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42个明确的结果,形成8个类别,汇总成3个整合结果。①心理韧性发展是动态循环的过程:危机负性期,调节成长期,积极转化期,循环强化期;②心理韧性的阻碍因素:个体(消极应对,错误认知,症状和体象困扰),环境(传统社会文化,医疗环境,家庭负担);③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个体(积极心理与应对方式,复原经历,宗教信仰,自我表露,利他主义与行为),环境(家庭因素,医疗照护,人际支持)。结论 心理韧性的发展是动态循环过程,受个体和环境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心理韧性的形成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4.
125.
目的描述本市高校肺结核学生患者的患病体验,了解本市高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4—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诊治的本市高校肺结核学生患者14例,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进行深入访谈,对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均完成访谈,共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多数学生患病后选择在校内隐瞒或部分隐瞒病情、患病学生普遍感觉高校对结核病防控工作重视度不够、多数学生感觉患病后在校内未得到足够的关心、患病学生认为学校缺乏有效的结核病防控措施。结论本市高校师生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对结核病防控工作的不重视,是导致本市高校结核病防控体系执行现状存在不足的重要原因。高校应根据其学校特点,与卫生健康系统协同制订相应的结核病防控措施及方案,并完善本市高校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体系,从而有效控制高校结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6.
探讨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久坐引起的肩颈、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为防治大学生肩颈腰背疼痛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桂林市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350名有肩颈或腰背疼痛问题的大学生分为两组(n=175),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处方干预,干预组进行为期12周的太极拳练习.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腰椎JOA评分、VAS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评分,及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t值分别为21.87,18.39,19.40,21.00,18.53,39.08,P值均<0.0l),且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干预组干预后的VAS评分为(1.51±0.63),低于对照组(3.49±0.75)(t=26.74,P<0.05).研究组大学生的疼痛频率降低、疼痛时间缩短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组大学生的总有效率为86.86%,高于对照组的4.00%(x2=242.31,P<0.05).结论 对于大学生久坐引起的肩颈、腰背疼痛,坚持进行太极拳练习能够有效放松肩颈腰背肌肉,活动各部位关节,缓解肩、颈、腰、背各部位疼痛,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7.
128.
《吉林医学》2015,(3):596
<正>医学论文中,前言是整篇文章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概况(以不超过200字为宜),说明该研究与前人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所进行研究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引导读者阅读下文。前言中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言该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9.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改变,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群健康和生命的重点公共卫生问题,与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同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1].全国伤害监测数据显示,在职业构成中“中学生”始终位居前3位[2-4].据WHO报道,2012年全世界估计有74万名15岁以下儿童因暴力和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伤害所占比例接近90%[5].伤害(包括道路交通伤害、溺水、烧伤和跌倒)已成为导致世界5~15岁儿童死亡和终身残疾的三大原因之一[5],也是我国儿童的“头号”杀手[6-7].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在我国多数居住在边境、贫困地区,本课题组于2016年11月在云南省开展了人口较少民族儿童青少年伤害的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在中国成年人群中探索生命早期母乳喂养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是否存在关联。方法本研究人群来源于"天津人群慢性低度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人群研究。生命早期喂养方式的获得来自问卷,MS的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2013年最新修订的标准。在不同喂养方式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中,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最终的多元调整模型显示,男性参与者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母乳喂养组为1.00(参考组),在奶粉喂养组为1.14 (0.98, 1.33),在其它食物组为0.99 (0.74, 1.31)。女性参与者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母乳喂养组为1.00(参考组),在奶粉喂养组为1.37 (1.11, 1.68),在其它食物组为0.76 (0.47, 1.19)。结论研究发现,生命早期母乳喂养与奶粉喂养方式相比,成年后的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较低。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探索生命早期的母乳喂养对成年期代谢性疾病的影响机制。[营养学报,2019,41(3):236-2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