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4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胫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发落叶型天疱疮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胫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发落叶型天疱疮1例。患者男,64岁。全身红斑、瘙痒1年,出现松弛性水疱、糜烂、结痂5个月。患者自10岁始四肢出现瘙痒性疱疹,渐形成红色瘢痕,并持续至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大疱处示棘层上部大疱,疱中有嗜酸性纤维蛋白网、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棘层松解细胞;胫前处皮损示表皮下裂隙性水疱,较多成纤维细胞和结缔组织。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抗表皮细胞间基质抗体(+),滴度为1:40。  相似文献   
52.
目的:检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的基因突变情况,探讨EBS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3个EBS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角蛋白KRT14和KRT5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以表型正常家系成员及5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全部患者均存在KRT14或KRT5基因的错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COL7A1基因在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中突变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14例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皮肤活检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COL7A1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显性遗传型中的3个家系为COL7A1基因错义突变所致,泛发性隐性遗传型中4个家系结合了两个提前终止密码子突变,另外3个结合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子和剪切位点或甘氨酸错义突变,3个局限性隐性遗传型家系则由提前终止密码子和错义突变引起。结论 显性遗传型由甘氨酸错义突变所致,隐性遗传型则包括无义突变、剪切位点突变、插入或缺失突变等。  相似文献   
54.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bullosa pruriginosa, DEBP)是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ystrophic epidermolysis bullosa, DEB)的一种少见亚型.姐妹2 人同患此病,国内少见类似报道.  相似文献   
5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4岁。全身起丘疹伴瘙痒17年。患者17年前双小腿踝部起丘疹,大小如豆粒,瘙痒剧烈,搔抓后表面糜烂、结痂,皮损数量渐增多。曾多次以“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给予皮炎平、皮康霜、赛庚啶、强的松等治疗数月。  相似文献   
56.
患者,女,35岁,已婚。因双下肢,腰背部起丘疹及坚实结节,阵发性剧痒3年。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结节性痒疹”。经多次用中、西药全身及局部治疗无效,于2001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3年前始双小腿伸侧无明显原因起数个米粒大的丘疹,甚痒,反复搔抓后丘疹渐增大,顶端表皮变厚变硬,并向周围蔓延,数目增多,发病1年后皮疹发展致腰背部、腰骶  相似文献   
57.
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3型之一 ,临床表现复杂 ,分为多个亚型 ,表现为轻微外伤后出现水疱、糜烂、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电镜下示裂隙位于基底膜透明板。现就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临床分型、电镜下超微结构、致病基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近年文献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8.
临床资料患者男,14岁。因双足底丘疹、丘疱疹、水疱、大疱反复发作13年加重1周,于2004年6月来我院就诊。该患者自1岁学走路起,双足底摩擦部位频繁出现绿豆大皮色丘疹,继而形成水疱、大疱,水疱一般不破溃,1周可自然消退且无瘢痕。曾于外院多次就诊。近2年来,病情反复发作,皮疹增多渐累及手部,尤其手指持笔和摩擦部位亦出现水疱、大疱,自然病程5天左右。近1周来,因军训走路过多,病情再次复发且症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体检:一般状况佳,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足底可见10余个黄豆至甲大黄色丘疱疹、水疱及大疱,尼氏征阴性,趾甲及手部…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38岁。因双下肢反复起水疱、丘疹、结节伴瘙痒30余年来诊。患者自幼下肢皮肤较脆,轻度机械摩擦后易出现水疱,可自愈,愈后起丘疹、结节并伴剧烈瘙痒。患者父亲、哥哥、姐姐均有类似病史,均在幼年发病,进入青春期后逐渐缓解,现已自愈,其侄女有类似病史,由于注意保护,症状较轻,表现不明显(图5)。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下肢外侧,双胫前密集分布暗红色丘疹、结节,部分融合成斑块,其间散在分布大小、形态不一的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尼氏征(-),局部可见萎缩性瘢痕、粟丘疹及抓痕(图1、2),双足拇趾及右手拇指可见甲营养不良(图3),…  相似文献   
60.
营养不良型大疱表皮松解症是一组轻度外伤后出现大疱,糜烂并留有萎缩性瘢痕的遗传性皮肤病。近日我院一就诊患者家系中5代共有9人患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