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70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1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53篇 |
口腔科学 | 541篇 |
临床医学 | 330篇 |
内科学 | 31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40篇 |
外科学 | 557篇 |
综合类 | 779篇 |
预防医学 | 131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21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118篇 |
2011年 | 131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50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21篇 |
2004年 | 162篇 |
2003年 | 163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108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91.
Abbe瓣联合开放路径鼻整形法矫正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Abbe瓣转移联合开放路径鼻整形术矫正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手术方式。方法应用Abbe瓣联合开放路径鼻整形术矫正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5例。手术分两期施行,Ⅰ期行鼻整形及Abbe瓣转移术,Ⅱ期行Abbe瓣断蒂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12月,仅1例红唇缘不齐需再次手术修整,其余唇、鼻畸形均明显改善。结论对于严重的双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患者,应用Abbe瓣转移矫正上唇畸形及开放路径鼻整形术矫正鼻畸形,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芬太尼麻醉对小儿唇腭裂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0例先天性唇腭裂手术患儿,平均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芬太尼3、5、7μg/kg,观察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时间以及嗜睡、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中,B组患儿在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HR和MAP)最稳定,不同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苏醒时间平均(18.9±5.6)min,居A、C两组之间,不良反应较少,其中嗜睡1例,躁动2例,恶心呕吐病例1例。结论: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诱导时用5μg/kg剂量的芬太尼,可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更安全。 相似文献
9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7-78
目的通过对行唇裂修复手术的全麻患儿给予不同剂量芬太尼,探究不同剂量芬太尼对患儿心率变化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进行唇裂修复术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随机分组进行不同剂量的给药测试,给药剂量分别为芬太尼2μg/kg(A组)、4μg/kg(B组);6μg/kg(C组)。采用静脉麻醉诱导,保留自主呼吸,七氟醚维持。观察心率变化及几个时间点中HR和MAP数据。结果随着芬太尼剂量的上升,HR呈现下降的趋势,术中外部刺激可以导致患儿HR和MAP的上升。4μg/kg剂量的芬太尼麻醉对呼吸抑制小且苏醒迅速,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的患儿较少。结论在小儿唇裂修复术中,4μg/kg的芬太尼经临床实践得到良好反馈,可以在确保麻醉效果的情况下使副作用降至最低,降低手术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95.
蔡生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6):786-789
WNT信号通路作为调控胚胎发生的四大信号转导途径之一,主要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极化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和抗程序性细胞死亡等,近年来其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唇腭裂作为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定论。研究显示,WNT信号通路与唇腭裂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WNT信号通路及其与唇腭裂发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尽可能减少白唇部皮肤切口瘢痕的单侧微小型唇裂(单侧Ⅰ度唇裂)的修复方法.方法 遵循微创技术操作原则,采用鼻堤Z成形术切口,行白唇区、鼻基底区口轮匝肌浅面皮下剥离,部分离断降鼻肌并松解患侧鼻翼基部在上颌骨的粘连,切取患侧口轮匝肌瓣向内向上推进与健侧口轮匝肌重叠缝合,固定于鼻小柱基部患侧皮下深层,结合唇系带松解、去表皮唇黏膜下组织瓣填充于红唇凹陷部位以修复红唇唇裂.结果 7例先天性单侧微小型唇裂修复后均甲级愈合.后随访6~18个月,唇裂鼻堤、红唇凹陷修复效果明显,且患侧鼻孔宽大及唇高短缩畸形亦有改善.结论 鼻堤切口结合去表皮唇黏膜下组织瓣修复单侧唇裂,可在尽可能避免白唇切口瘢痕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单侧微小型唇裂存在的鼻堤、红唇凹陷、鼻孔宽大畸形,并延长了患侧唇高,可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并符合微创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小儿唇裂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并进行临床推广。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唇裂患者138例,给予患者适当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儿均康复出院,且无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结论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可加速小儿唇裂患者的痊愈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
高学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39-40
目的 对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本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8例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观察其手术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切口均甲级愈合,左右侧红唇组织厚度一致,旋转固定的唇粘膜瓣色泽红润血运良好,唇珠明显;患者对手术非常满意21例,满意17例,总满意率为100%.结论 带蒂唇红黏膜肌瓣修复术操作简单,治疗单侧唇裂继发唇珠缺失效果显著,手术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比较其结果并基于不同唇裂形态学变化选择最优手术方法。方法:316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分别为158例患儿,分别采用Millard法和Tennison法行首次唇裂修复。术前唇鼻软组织测量并记录。通过白唇卷、唇红缘、丘比特弓、唇高、鼻孔对称性、鼻翼穹隆外观以及鼻翼基脚位置术后评估分析。结果:采用Preson-χ2检验分析关联性和线性趋势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illard法在鼻孔对称性和鼻翼形态方面效果显著(P=0.004,P=0.002),而Tennison法则在恢复唇高方面效果较为突出(P=0.003)。一种特殊的方法能很好的适用于某些唇裂解剖类型的观点在统计上不被证实。结论:某些术前唇裂解剖特点使得手术者选择一种特殊手术方法,但本研究发现这种特殊的手术方法本质上与其他方法是一样的。单一的手术修复方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美学和功能结果,而缝合技术与皮肤切口设计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