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3篇
内科学   16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27篇
预防医学   268篇
药学   399篇
  19篇
中国医学   14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记录两组患者PaO_2、PaCO_2、心率及呼吸等指标的变化;综合护理干预后,采用SAS评价焦虑,SDS评价抑郁。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PaO_2升高,PaCO_2降低,观察组改变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频次减少、心率减慢,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心理状况和预后,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有效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呼吸内科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带教组与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组,两组各有50名护生,常规护理带教组护生应用传统呼吸内科护理带教模式教学,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组护生应用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护生的呼吸内科护理带教效果。结果 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组护生的呼吸内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文书规范性、护理态度以及患者管理评分均要显著比常规护理带教组高(P <0.05);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积极参与性以及实操能力满意度分别是96.00%、96.00%、100%,常规护理带教组分别是80.00%、74.00%、74.00%,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PCMC与PBL联合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3.
刘娟 《当代护士》2014,(10):183-184
目的:探讨结式铺床法在呼吸内科病房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月~5月收治的住院天数超过10天的患者,随机分为结式铺床组(实验组)和传统铺床组(对照组),对2组铺床时间、床铺整洁维持时间、压疮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平均铺床时间、压疮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维持时间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结式铺床法有效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能很好地保持病床的整洁度,预防压疮,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4.
呼吸内科老年病房医院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1],包括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呼吸内科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在加上长期卧床、吸氧、气管切开、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2-4].本研究呼吸内科老年病房433例医院感染患者的资料,探讨不同疾病、不同季节、不同住院时间、不同病房空气细菌时的感染发生率.应针对性的开展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邓州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好转率为45.45%,低于观察组总好转率的96.36%(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身体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42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干预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采用呼吸内科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时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然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然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满意度为97.89%,明显高于对照组90.14%,χ~2=48.40,P=0.00。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更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7.
谢述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52-152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60例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组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药物,对两组患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的效果进行详细的对比研究。结果支气管哮喘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的患者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肺功能都有明显的改善。支气管哮喘组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较,肺功能有更为明显的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也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能够起到明显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雷立锋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28-128
目的探讨护理内镜在护理内科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调取某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1-12月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其中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过诊疗活动的患者,就其诊疗效用、主治病症类型与呼吸内科全科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统计14281呼吸内科患者行呼吸内镜诊疗患者3109例占21.77%,其中检查2926例构成比94.11%,治疗183例构成比5.89%;呼吸内镜一次确切诊断与治疗效用分别为88.52%、98.91%显著高于呼吸内科全科室22.43%、8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内镜支气管镜、纵隔镜、胸腔镜诊断例占呼吸内镜诊断构成比分别为72.01%、2.77%、25.22%,治疗例占呼吸内镜治疗构成比分别为44.81%、8.20%、46.99%;呼吸内镜主治癌症(65.93%)、咳血(19.27%)、气道扩张(5.52%)、间质性肺病(1.66%)、其他占6.08%,呼吸内科全科室主治气管与支气管炎(24.5%)、胸痛(8.7%)、慢支炎(8.60%)、慢性咳嗽(7.90%),其他占50.00%,病症类型分布广。结论呼吸内镜技术已成为呼吸内科主要诊疗手段,诊断与治疗效用高,但诊断活动主要集中在支气管镜诊断,治疗活动主要集中在重大疾病治疗如肺癌、肿瘤,对于大部分病情较轻患者不宜采用呼吸内镜诊疗;呼吸内镜技术须向精准化、微量化发展以提高诊疗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哮喘患者7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行呼吸内科规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气分析改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非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并总结临床治疗方案。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死亡,对患者的患病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均是引起呼吸内科感染的原因,此外,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患者生理、心理等因素,及时开导患者,多给予患者关心,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降低感染率,努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