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1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457篇
耳鼻咽喉   155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521篇
口腔科学   402篇
临床医学   1365篇
内科学   424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219篇
特种医学   1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03篇
综合类   2768篇
预防医学   609篇
眼科学   992篇
药学   808篇
  14篇
中国医学   283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33篇
  2010年   568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54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31.
为了解普通医学院校本科生拥有组胚学所需的生物学知识与技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和对组胚学教学的满意程度 ,对新乡医学院 97级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普通医学院校本科生拥有组胚学所需的生物学知识状态偏差的占多数 ,95.2 6%的学生不合格 ,这种状态是由中学教学、学生入学状况及大学前期教学多方面造成的 ;大部分学生的显微镜操作与使用技能较弱 ,1 7.74%学生的显微镜操作与使用技能则弱至近乎无的状态。本研究提示普通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生物学知识与技能状态较差、难以满足组胚教学的需要 ,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以确保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建立培养细胞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光学切片的方法。探讨肝癌细胞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空间结构。方法: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光学切片技术结合异硫酸氢荧光素-鬼笔环肽(FTTC-phalloidin)标记纤维肌动蛋白和碘化丙啶(PI)标记细胞核的荧光探针双重标记技术对肝癌细胞纤维肌动蛋白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肝癌细胞内纤维肌动蛋白微丝形成束状纤维。粗壮而密集,平行排列或纵横交错成网状贯穿整个细胞和细胞突起。结论:(1)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的光学切片技术结合FTTC-phalloidin和PI荧光探针双重标记技术是观察和分析细胞骨架系统三维立体结构的良好方法;(2)肝癌细胞内纤维肌动蛋白微丝粗壮、形成束状或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3.
韦志玲 《华夏医学》2001,14(3):331-332
肝安注射液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15~ 80 0 )为 15种氨基酸组成的灭菌水溶液 ,能改善血浆蛋白水平和促进肝功能的恢复。用于肝硬化、亚急性、慢性重症肝炎及肝昏迷的治疗 ,并可作为慢性肝炎的支持和辅助治疗。临床上常用量为每次 2 5 0~5 0 0 ml静脉点滴。1 临床资料我院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有宜昌、无锡等地两个生产厂家的同一批号或不同批号产品有部分瓶液体被严重微粒污染 ,表现为注射液点滴时见一次性输液器终端滤器上滤膜整块或斑块变蓝黑色 (未同时点滴其它药物 ) ,临床上部分患者有寒战、胸闷、气紧等输液反应。用手术剪小心将滤膜剪下…  相似文献   
134.
研究氟化物的致突变性和潜在致癌性,探讨其诱变机理。方法应用NaF诱导转化金黄地鼠胚胎细胞(SHE),以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该细胞群中少数细胞凋亡,大部分细胞则已逃脱凋亡转化成恶性细胞。结论氟化物对哺乳动物细胞可能具有诱变致癌性。  相似文献   
135.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Ⅰ(HSV-Ⅰ)在兔脑神经细胞(RNC)中的形态与形态发生。方法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超薄切片,并拍照记录。结果RNC感染HSV-Ⅰ6h后,细胞核中即可见散在核衣壳,12h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均可见到,但以核内多见,24h后病毒量达高峰。胶质细胞内的核衣壳多于神经元,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细胞质内和胞外可见少量有包膜的完整病毒。病毒颗粒为圆形或椭圆形,核心直径38~54nm,核衣壳77~100hm,成熟病毒115~129nm。结论RNC对HSV-Ⅰ高度敏感,HSV-Ⅰ在兔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的形态发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6.
应用荧光内窥式共聚焦显微镜(fluorescence endoscopic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e,FELCM)引导关节注射青藤碱固体脂质纳米粒(sinomenine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in-SLN),并考察体外药效评估Sin-SLN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效果。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Sin-SLN,最佳处方工艺下制备的Sin-SLN包封率为64.79%±3.12%,载药量为3.84%±0.28%,测定平均粒径为(215.27±4.21)nm,Zeta电位为(-32.67±0.84)mV,初步稳定性考察中,Sin-SLN放置30 d后稳定性良好。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和卵白蛋白建立兔RA模型,药效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Sin组(1.5 mg·kg^(-1))、Sin-SLN组(1.5 mg·kg^(-1))和地塞米松组(阳性药,1.0 mg·kg^(-1),ig),对照组和模型组仅穿刺不注射药物,各实验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治疗。给药后,每日测量家兔膝关节直径及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膝关节直径和局部皮肤温度均下降;使用FELCM观测软骨形态学变化,Sin-SLN组膝关节软骨表面光滑,骨组织结构紧密;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发现Sin-SLN组血清中IL-1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形态学变化,Sin-SLN组滑膜组织病变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制备的Sin-SLN粒径均匀,性质稳定,通过关节注射给药形成药物贮库,Sin-SLN可有效减轻兔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软骨损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抑制关节滑膜上皮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证明Sin-SLN可以有效抑制RA。  相似文献   
137.
黄虹 《医疗装备》2021,(3):39-39,41
目的探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医院行尿常规检查的2 7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尿液样本,并将每例患者的尿液样本分为两份,一份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查,另一份行显微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查管型、上皮细胞、白细胞及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与显微镜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查法具有操作简便、样本通量大、检查有效率高、检查结果等待时间短等优点,利于临床实验室快速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完全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完全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各30例。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责任血管发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神经内镜下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责任血管发现率高,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9.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的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天文  李春英  廖文俊  刘健 《医学争鸣》2001,22(24):2274-2278
目的: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是一种尚未被认识的新疾病,近20a来在我国多个地区已发现20余例,无一存活。本研究 应用透射电镜寻找病原体,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以透射电镜观察2例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的活检组织,寻找该病的病原。结果:病变组织内主要为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细胞内有大量溶酶体样结构,部分溶酶体样结构具有“杆菌”形态,另见少数球菌。根据电镜下的发现成功分离出1种严格的厌氧性细菌,初步确定为放线菌,并根据细菌药敏结果救活了1例患。结论:对于怀疑由病原体所致的疾患,电镜下发现损害中的病原体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本病的发现和命名,电镜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研究放大镜和显微镜对口腔修复医生贴面牙体预备时体位的影响,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对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选择20名口腔修复医生进行前瞻性、单盲、自身对照试验。研究过程中不告知受试者研究的试验假设和真实目的,每人依次在常规视野下(空白对照组)、2.5倍头戴式放大镜下(放大镜组)和8倍医用显微镜下(显微镜组)在仿头模内完成右上中切牙开窗型贴面牙体预备,试验过程中拍摄医生的侧面和正面体位照片。贴面牙体预备完成后,由医生本人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自身体位进行主观评分,由两名专家利用侧面和正面体位照片按照“改良口腔医生体位评分表”对医生的体位进行专家评分。结果:空白对照组、放大镜组和显微镜组的主观评分分别为4.55±1.96、7.90±1.12、9.00±0.92,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家评分分别为16.38±1.52、15.15±1.30、13.60±0.88,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专家评分在躯干前后向位置(1.33±0.41、1.03±0.11、1.00±0.00)、头颈前后向位置(2.75±0.38、2.13±0.36、1.23±0.38)、肘关节位置(1.38±0.43、1.40±0.45、1.13±0.22)和肩部高度(1.43±0.41、1.23±0.34、1.13±0.28)这4项评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头颈前后向位置和肘关节位置方面,放大镜组与显微镜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大镜和显微镜均能改善口腔修复医生牙体预备时的体位,其中显微镜的效果更好,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二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