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68篇 |
免费 | 1305篇 |
国内免费 | 219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26篇 |
妇产科学 | 25篇 |
基础医学 | 1236篇 |
口腔科学 | 64篇 |
临床医学 | 2652篇 |
内科学 | 7402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835篇 |
特种医学 | 58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374篇 |
综合类 | 6865篇 |
预防医学 | 1480篇 |
眼科学 | 15篇 |
药学 | 2652篇 |
63篇 | |
中国医学 | 2552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5篇 |
2023年 | 616篇 |
2022年 | 777篇 |
2021年 | 894篇 |
2020年 | 569篇 |
2019年 | 637篇 |
2018年 | 378篇 |
2017年 | 593篇 |
2016年 | 700篇 |
2015年 | 783篇 |
2014年 | 1240篇 |
2013年 | 1213篇 |
2012年 | 1664篇 |
2011年 | 1680篇 |
2010年 | 1546篇 |
2009年 | 1578篇 |
2008年 | 1654篇 |
2007年 | 1516篇 |
2006年 | 1431篇 |
2005年 | 1366篇 |
2004年 | 1018篇 |
2003年 | 867篇 |
2002年 | 680篇 |
2001年 | 536篇 |
2000年 | 400篇 |
1999年 | 355篇 |
1998年 | 305篇 |
1997年 | 272篇 |
1996年 | 264篇 |
1995年 | 220篇 |
1994年 | 197篇 |
1993年 | 161篇 |
1992年 | 112篇 |
1991年 | 137篇 |
1990年 | 101篇 |
1989年 | 88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并发症 ,但目前并未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治疗。回顾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内科治疗和介入治疗。作者从 MEDL IN和 EMBASE上应用糖尿病、心肌梗塞、外周血管病、脑血管意外、内皮、血管平滑肌、血小板、血栓形成、胆固醇、高血压、高血糖、胰岛素、血管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分流术等关键词检索了 1976 -2 0 0 1年间的相关文献 ,另有一些资料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章和近期心脏病会议初步公布的数据。作者采用原始调查和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53.
MIF在斑块形成与不稳定性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细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19(11):1553-1554
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凸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现代概念 :(1)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是仅呈斑片状 ,而是呈现弥散性 ,只不过某些部位斑块较重而已 ;(2 )这些斑块的特点是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后细胞内外胆固醇聚积在一起 ,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内皮 -纤维组织的“帽” ,即使它们并不造成高度的狭窄 ,但它可以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血管痉挛而造成猝死 ;(3)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沉积过程由炎症反应介导 ,此炎症反应的特征是 ,病变部位出现单核巨噬细胞、活化T细胞和纤维化。多项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复制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各个阶段 ,巨噬细胞复制可… 相似文献
54.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内皮素生成及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人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中内皮素(ET)进行分析,发现除内皮细胞外,增生的平滑肌细胞(SMC)中也含有大量的内皮素;在内皮剥脱的大鼠胸主动脉,增生的内膜SMC能产生丰富的内皮素。内皮素放射免疫测定证实SMC增生的活跃程度与内皮素量呈正比。提示内皮素合成增多与AS斑块内SMC增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5.
硝苯啶、硫氮(艹卓)酮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苯啶和硫氮(艹桌)酮不明显影响血清脂蛋白组分水平,但均显著抑制家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血栓烷和主动脉内中膜胆固醇、磷脂及钙含量,升高血浆6-酮-PGF_(1α),使,TXB_2/6-酮-PGF_(1α)趋于平衡。说明钙在血栓烷-前列环素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OX LDL引发的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选择 90例各种冠心病患者 ,用ELISA法对其血清中OX LDL免疫复合物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 )、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1(sVCAM 1)、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 )水平进行了测定。冠心病各组患者血清OX LDL I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现出随病情严重程度逐渐增加的趋势 ,IL 1β、TNF α及sVCAM 1浓度明显升高 ,表现出随OX LDL IC水平增高而升高的趋势。OX LDL IC及其激活的细胞因子通过复杂的免疫调控网络改变了OX LDL原来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7.
细胞因子与冠心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关瑜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1996,16(2):89-91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发生这些病变的细胞可合成多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粘附分子的合成,促进血凝和血栓形成;γ-干扰素诱导内皮细胞等表达MHCⅡ类抗原;白介素-1对血管的作用与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相似;白介素-6可抑制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众多的细胞因子构成一复杂的网络,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8.
59.
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节段性、永久性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管径50%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主动脉疾病。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动脉瘤破裂,一旦发生,病死率高达9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多见于老年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的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腹主动脉瘤虽然危险,但不是绝症,认识它,早发现早干预,就能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60.
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量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明脂质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不同类型的脂质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讨。肾病综合征脂代谢异常的特点为各种脂蛋白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现就我院1996~1999年住院的158人186次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些分析,观察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