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47篇
  免费   1282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156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941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3617篇
内科学   3508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382篇
特种医学   14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721篇
综合类   6734篇
预防医学   2531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3201篇
  62篇
中国医学   1435篇
肿瘤学   304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522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593篇
  2020年   679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748篇
  2014年   1263篇
  2013年   1107篇
  2012年   1586篇
  2011年   1563篇
  2010年   1312篇
  2009年   1213篇
  2008年   1513篇
  2007年   1287篇
  2006年   1143篇
  2005年   1376篇
  2004年   1057篇
  2003年   1013篇
  2002年   925篇
  2001年   682篇
  2000年   648篇
  1999年   491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玉  张军  周利民 《安徽医药》2019,40(9):990-994
目的 观察心率震荡(HRT)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中的变化,并分析HFpEF患者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9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72例HFpEF患者与40例同期住院非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将HFpEF组患者分为BNP1组(43例)与BNP2组(29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计算HRT指标,比较组间及组内HRT的差异。随访3个月,统计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例数。结果 HFpEF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震荡初始(T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pEF组内BNP1组与BNP2组比较,TO和震荡斜率(T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3(TO和TS均为异常)在BNP2组中的发生率为48.28%,较HRT1(20.69%)和HRT2(31.03%)明显增高,BNP1组和BNP2组中HRT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HFpEF患者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危险因素(OR=1.000 3,95% CI:1.000 07~1.000 5),HRT3患者发生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概率是HRT1患者的19.500倍(OR=19.500,95% CI:3.502~108.567)。结论 在HFpEF患者中,HRT可作为评价患者心功能和预测因心律失常再入院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动态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控制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28例,观察组27例,治疗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3c治疗和CS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除了平均血糖波动次数与血糖低于3.9的曲线下面积这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动,进一步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87-4189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房颤合并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54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及Lorenz-R-R散点图在房颤合并房室阻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54例房颤患者中房颤伴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88例,非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66例;II°房室阻滞患者最长RR间期为3.07±0.55s,明显高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RR间期2.33±0.1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房室阻滞患者心室率为63.16±10.34次/分,明显低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心室率74.73±8.12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中诊断房颤伴II°房室阻滞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而散点图在应用于房颤伴II°房室阻滞方面的诊断时,能够产生特征明显的图像,分布均匀的条带,无明显下界,有明显上界,条带宽度一致;88例二度房室阻滞患者中仅有33例患者的散点图符合该图形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散点分布图共同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病人来说诊断价值更高,能够为其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25.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5):F0004-F0004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属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的技术性杂志。是我国唯一一部儿童保健领域的专业性国家级刊物。1993年创刊,杂志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素质,促进儿童正常发展为宗旨。几年来,我刊深受国内外儿保界专家、教授及广大基层儿保工作者的喜爱。属中国高校优秀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优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录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录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源期刊等国内外十几家大型知名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26.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讨论在误服药物患者洗胃中应用动态改变胃管位置具体价值和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误服药物患者56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洗胃法进行洗胃操作,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操作下动态改变胃管位置,比较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洗出血性胃内容物发生率和清洁程度。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和洗出血性胃内容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洁程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通过动态改变胃管位置,可以加快洗胃进度,增加清洁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摄食-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咽动态透视录像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提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摄食-吞咽功能,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胡兴莉 《全科护理》2015,(8):106-108
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复杂性,动态复杂系统理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具有革新意义和指导意义。但如何应用这一理论为教学服务,目前学界还在探讨之中。教师和学习者是动态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最具有主动性的主体系统,因此教师的角色重建和学习者的主体发展应该首先得到关注。教师角色范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放弃权利,创设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主体发展既要关注主体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发展,又要关注与其它主体系统在互动中的适应性发展,让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30.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232-235
目的:观察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减速力(DC)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RFCA)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纳入12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行RFCA术治疗患者,利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便携式远程心电记录仪监测术后3个月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早期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内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HRV、DC的变化特点与早期复发的关系。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随访,早期复发54例。心房颤动RFCA术后HRV指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早期复发组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值(L/H)下降更显著,早期无复发组DC下降更显著。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复发与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无相关性(P>0.05),早期复发与高频功率(HF)、L/H及DC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RFCA术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L/H显著下降可能与心房颤动早期复发有关,DC显著降低可能与消融术后早期窦律的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