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10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52篇
基础医学   290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3931篇
内科学   2041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66篇
特种医学   4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2047篇
综合类   8298篇
预防医学   188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413篇
  129篇
中国医学   2052篇
肿瘤学   588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528篇
  2022年   576篇
  2021年   682篇
  2020年   683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680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899篇
  2014年   1843篇
  2013年   1737篇
  2012年   1904篇
  2011年   1748篇
  2010年   1552篇
  2009年   1472篇
  2008年   1505篇
  2007年   1258篇
  2006年   1149篇
  2005年   1176篇
  2004年   760篇
  2003年   612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研究探讨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住院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风险分析,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患者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营养风险概率分别为41%、36%、9%,且不同性别、病症发生风险的情况也不同。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加强营养风险筛查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为主的9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研究组术后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和托烷司琼,对照组术后镇痛采用羟考酮和托烷司琼,记录患者不同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HMGB1、TNF-α、IL-6和IL-10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术后静止时和运动时4 h、6 h、24 h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 h、6 h、24 h和48 h患者自控镇痛累计羟考酮使用量和按压次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6.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HMGB1、TNF-α、IL-6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升高,研究组术后HMGB1、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较单纯使用羟考酮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好,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炎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SPN)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双弹簧圈精准标记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SPN胸腔镜术前定位病例资料,包括双弹簧圈组22例,Hook-wire定位组21例。统计双弹簧圈定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衔接期时间以及作楔形切除所用时间,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定位均取得成功;双弹簧圈组的气胸发生率(9.0%),肺出血发生率(9.0%),胸痛发生率(9.0%)均低于Hook-wire组,其中肺出血发生率与Hook-wir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衔接时间双弹簧圈组(15.38±8.32)h长于Hook-wire组(4.21±3.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楔形切除所用时间双弹簧圈组(21.01±7.14)min与Hook-wire组(18.22±5.1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微弹簧圈进行SPN胸腔镜手术前精准标记定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与Hook-wire定位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并可获得更长的衔接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2例,观察组4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时不使用一次性手术器械便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