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57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1036篇
预防医学   291篇
药学   401篇
  10篇
中国医学   244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报道了36例食道癌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生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正确的饮食管理是护理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鳞癌左胸路径根治性术后局部复发的规律,为术后放射治疗的靶区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52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纵隔、吻合口、腹腔及原瘤床各区域复发的情况。结果 术后局部复发时间为1~106个月,中位时间14.6个月。术后复发率最高的区域为纵隔79.7%,其次为锁骨上29.1%、吻合口7.4%、腹腔4.1%和原瘤床0.7%,5个区域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8,P<0.05)。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达74.2%,中纵隔为19.8%,下纵隔为4.8%,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6,P<0.05)。胸内纵隔淋巴结分区分为1~10区,纵隔转移淋巴结分区中1~5区及7区转移率较高,而6区及8~10区转移率较低,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9,P<0.05);上纵隔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于气管旁区域,其中右气管旁区(1R、2R、4R)总淋巴结转移率为47.1%,左气管旁区(1L、2L、4L)总淋巴结转移率为29.4%,右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左气管旁区(χ2=31.5,P<0.05)。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术后复发位置主要在双侧锁骨上、上中纵隔、吻合口,建议术后预防放射治疗靶区包括双侧锁骨上区、上纵隔1~5区、中纵隔7区及吻合口区域。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以及结石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预防PCNL术后SIRS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行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管化组和留管组,所有患者留取术前中段尿、结石标本做细菌培养,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和结石大小等临床资料;术后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及血常规等SIRS相关的指标;分析结石细菌培养结果与PCNL后发生SIRS的关系。结果:共招募患者90例,18例因术中出血等原因排除,最终无管化组34例,留管组38例。术后发生SIRS反应患者共19例(26.4%),结石细菌培养结果较中段尿培养能更好地预测术后SIRS的发生(P<0.05)。共有19例患者结石细菌培养阳性,其中无管组9例,发生术后SIRS 8例(88.9%);留管组10例,术后SIRS 4例(40.0%)。在结石培养阳性患者亚组中,无管化术式显著增加了术后SIRS发生的风险(P<0.05)。结石和中段尿这2种细菌培养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均...  相似文献   
94.
锁骨中段骨折 ,尤其是粉碎性骨折 ,手法复位 8字石膏绷带外固定不容易维持对位 ,造成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常需内固定治疗。传统的内固定方法是克氏针、接骨板加钢丝固定。克氏针髓内固定简便易行 ,但因为克氏针直径小 ,不易控制骨折断端的旋转及成角 ,不能完全矫正畸形。接骨钢板内固定创伤大 ,易造成负损伤。我科自 2 0 0 0年起采用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钛镍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9例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患者 ,男 8例 ,女 1例 ,年龄 15~6 1岁 ,均为锁骨中段…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食管癌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的方法和护理.方法:我院5例食道癌患者在内镜下行食管癌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采取防护措施后安装125I粒子入支架离子壳内.进镜观:距门齿34-38cm可见肿瘤环形腔内生长,狭窄段约4cm,进镜阻力较大,有接触性出血,于胃留置导丝退镜,沿导丝插入支架植入器,内镜直视下缓慢释放8.0cm×2.0cm支架一枚,上口完全开放,距门齿31cm,最上排粒子位于最狭窄处开放良好,退镜.结果:5例患者经内镜下行食管癌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植入术后吞咽困难明显改善,未出现食道破裂穿孔、出血、感染、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行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植入是治疗食道癌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的护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内镜下放射粒子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改良的经阴道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A)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解放军926医院、弥勒市中医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8例SUI患者,均行TVT-A治疗,将其中治疗失败的5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第1次手术治疗方案和再次治疗方式。结果 5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于术后24h取出尿管后发现治疗失败,1例患者于术后10d发现治疗失败,另1例患者于术后24d发现。患者治疗失败均表现为尿失禁症状同术前,压力试验阳性。失败原因主要包括吊带过松、吊带位置偏低、术后过早剧烈活动致吊带脱落。3例患者再次行TVT-A手术治疗后治愈,1例改行经阴道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O手术治疗后治愈,另1例改行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E)手术治疗后治愈。5例患者随访1年均未复发。结论 TVT-A治疗SUI术后失败较为少见,吊带过松、吊带位置偏低、吊带脱落等均有可能造成手术失败。术中严格掌握吊带松紧度的调节和吊带位置的固定,术后早期禁止剧烈活动,并加强术后随访,是减少TVT-A手术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
警惕食物中的致癌杀手亚硝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大量的动物实验已证实,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并能通过胎盘和乳汁引发后代肿瘤。同时,亚硝胺还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人群中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人类的某些癌症,如胃癌、食道癌、肝癌、结肠癌和膀胱癌等,可能与亚硝胺有关。亚硝胺从哪儿来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环境中,尤其是在食物中。因此,亚硝酸盐每天  相似文献   
98.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2-11月,我们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5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VT-S)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诊治的27例SUI患者的资料.年龄35~77(56.1±10.7)岁;单纯型20例,混合型7例;产次1~6(2.8±1.4)次;体质指数22.0~31.9(25.6±2.5);病程1~30(6.8±7.2)年.有盆腔手术史2例,均无抗尿失禁手术史,膀胱颈抬举试验均阳性;腹压漏尿点压(ALPP)27~120(60.9±27.5)cm H2O;术前ICI-Q-SF评分7~14(11.2±1.8)分.结果 27例均行TVT-S,其中行"U"术式19例,行"H"术式8例.手术时间13~19(15.3±1.4)min.术中无膀胱、尿道损伤,无闭孔血管、神经损伤,术中出血10~50 ml;术后测量最大尿流率4~50(25.4±13.1)ml,残余尿0~95(23.2±7.6)ml.术后发生轻度排尿困难3例(11.1%),出现阴道创口渗液3例(11.1%);术后随访3~21(12.6±6.7)个月,出现尿频、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10例(37.0%),无阴道侵蚀.疗效判定:治愈15例(56%),好转8例(30%),无效4例(1 5%).结论 TVT-S治疗SUI简单易行,操作安全,并发症轻微易治,但手术治愈率较低,长期疗效仍需大量临床和随访资料证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VT-Secur procedure for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 Methods Analyze retrospectively the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follow-up data of 27 SUI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08 to May 2010. 20 cases were simple SUI, and 7 cases were mixed SUI. The average age was 56.1 ± 10.7 years (range, 35-77), the average parity was 2.8-±- 1.4 (range, 1-6), the average body mass index was 25.6±2.5, and the average course of the disease was 6.8±7.2 yeas (range, 1-30). Two cases had past history of pelvic surgery without any anti-incontinence surgery. Mashall-marchett test was positive in all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 (ALPP) of 60.9±27.5 cm H2O (range, 27- 120 cm H2O). The mean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Short Form (ICIQ-SF) score was 11.2 ± 1.8 (range, 7- 14) before surgery. Results 27 patients underwent TVT-Secur procedure, of which 19 cases underwent "U" procedure, and 8 cases underwent "H" procedure. The mean operation time was 15.3±1.4min (range, 13- 19 min). There were no intraoperative bladder or urethral injury, and no obturator vessel or nerve damage. The blood loss was 10 to 50 ml, and the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was 25. 4±13. 1 ml (range, 4-50 ml). Three eases had mild dysuria(11. 1%), and 3 cases had wound effusion(11. 1%). Followed up for 12. 6 ±6. 7 months (range, 3-21 months). 10 cases complained of bladder overactivity symptoms such as frequency, urgency, and urge incontinence, and no case had vaginal erosion. Therapeutic efficacy: 15 cases were cured (56%), 8 cases were improved (30%), and 4 cases were ineffective (15%). Conclusions TVT-Secur procedure is a simple, safe an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hile the cure rate is low. The long-term efficacy needs great amount of clinical data and long-term follow-up to prove.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盆底MRI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SUI组和对照组受试者,部分SUI患者行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治疗。受试者均行盆底动态MRI检查(静息相及力排相),对SUI组尿道、膀胱颈功能及盆腔器官脱垂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SUI组TVT术后尿道移动角度、膀胱颈及尿道开放、盆底器官脱垂程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秩和检验(偏态分布)比较对照组和SUI组患者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25例,SUI组33例,31例行TVT治疗,其中12例于术后3~ 6个月复查盆底MRI,纳入术后观察。力排相下,SUI组较对照组,功能尿道长度、尿道移动角度、H线、M线、膀胱漏斗征、尿道开放和膀胱脱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漏斗征及尿道开放征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T术后SUI患者的膀胱脱垂程度减小,子宫脱垂程度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T术后SUI患者的尿道长度增加,尿道移动角度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MRI能准确评估SUI盆底功能;TVT术后对尿道支持结构薄弱及盆底器官脱垂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