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7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27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324篇
内科学   25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219篇
外科学   435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0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63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61篇
  1977年   41篇
  1976年   39篇
  1975年   17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Measuring outcomes in health care have become mandatory as regulatory agencies, institutional guidelines, employers, and consumer groups advocate for quality health care focusing on improving patient outcomes. System-level quality departments often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I) that supports the organizational PI plan. However, nurses must learn to lead and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projects in the radiology department to ensur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developed with on-the-ground quality management to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system performance,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explores such efforts at a large women’s specialty hospital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2.
3.
BackgroundDespite indications for the removal of temporary inferior vena cava (IVC) filters, many filters are unintentionally left in place, predisposing patients to adverse outcomes.ObjectiveThis quality improvement study set out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an IVC filter retrieval protocol on filter retrieval rates and patients lost to follow-up for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placement of a temporary IVC filter.MethodsFollowing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data of all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insertion of a temporary IVC filter for a period of 24-month preprotocol and 12-month postprotocol were compared.ResultsFilter retrieval rates of eligible filters increased from 64.2% to 100%; patients lost to follow-up decreased from 35.9% to 0% (p < .01, both outcomes).ConclusionAdoption of a comprehensive IVC filter protocol by the service that implants these devices can improve filter retrieval rates and decrease patients being lost to follow-up.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肺肿瘤射频热消融(RFA)治疗效果的观察,评价其技术特点、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30例肺肿瘤患者共46个肿瘤接受了RFA治疗(其中肺部原发性肿瘤20例,转移瘤10例),在CT引导下将消融电极刺入到距肿瘤边缘组织1cm处,根据病灶大小,将子针打开至合适直径,达到靶温度后,持续7~15min。对患者进行1~9个月的随访,通过胸部X线片和增强螺旋CT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46个肿瘤,共做消融灶123个,治疗区域坏死率为100%。(1)随访1个月30例,46个肿瘤瘤体完全消融41个,占89.13%;部分消融5个,占10.87%。(2)随访3~9个月26例,40个肿瘤病灶完全缓解(CR)33个,部分缓解(PR)4个,无变化(NC)2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达925%(37/40)。结论 RFA治疗肺部肿瘤疗效肯定、安全,是1种应用前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CT引导下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对1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结果:15例均成功,随访1~16个月,优良率93.3%,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行胶原酶注射颈椎间盘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手术的Ⅲ期贲门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可手术的Ⅲ期贲门癌选择性胃左动脉灌注化疗一次。结果76例经胃肠双重造影、腹部CT和B超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参照全国胃癌协作组第二次会议制定的进展期胃癌全身化疗判定标准,完全缓解(CR)4%(3/76),部分缓解(PR)86%(65/76),稳定(S)11%(8/76)。结论可手术的Ⅲ期贲门癌术前接受选择性动脉介入化疗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纳米微粒与普通剂型的三氧化二砷(As2O3)对抑制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差别。方法 对照组为不加药物的细胞,实验组为3μmol/L纳米微粒和普通剂型的As2O3,干预体外培养的兔VSMC细胞72h,进行四唑氮盐(MTT)染色测定细胞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提取细胞DNA,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将3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μmol/L纳米剂型的As2O3,干预细胞,细胞数量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而普通剂型干预细胞,生长受抑制程度较纳米剂型弱。24h时,对照组、3μmol/L普通剂型组与纳米组,A值分别为0.68±0.10、0.58±0.12、0.33±0.12,48h时分别为0.79±0.11、0.48±0.14、0.28±0.11,72h时分别为0.96±0.13、0.34±0.15、0.20士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Ⅳ值分别为10.934、15.039、15.539,P值均〈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米剂型As2O3、普通剂型As2O3干预及对照组的细胞干预48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4.97%、58.54%、74.02%,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6.89%、11.27%、11.20%,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6.56%、23.60%、12.46%,坏死细胞分别为11.58%、6.59%、2.32%。DNA电泳,As2O3干预细胞,可见凋亡梯形条带,部分细胞坏死,呈模糊的无间隔片状条带。纳米剂型药物作用的细胞DNA条带,梯形条带更多、更模糊。结论 As2O3,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VSMC增殖,且纳米剂型As2O3较普通剂型的As2O3,对细胞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8.
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58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髂 股静脉血栓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资料与方法 对 5 8例髂 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病程 <4周 4 5例 ,>4周 13例 ) ,采取经导管血栓局部灌注尿激酶 ,尿激酶先团注2 5 0 0 0 0U ,然后以 12 5 0 0 0~ 15 0 0 0 0U/h持续灌注。结果 全组溶栓治疗时间 4~ 5 6h ,平均 36h ,尿激酶用量75 0 0 0 0~ 72 5 0 0 0 0U ,平均 4 70 0 0 0 0U。阻塞段完全开通 (残存狭窄率 <30 % )者 30例 ,部分开通者 2 3例 ,无效 5例 ,有效率达 91.4 %。对残存狭窄率 >30 %的 2 3例 ,14例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 (PTA)治疗 ,9例行PTA及内支架治疗。 6例溶栓前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及肺栓塞发生。结论 经导管血栓局部灌注尿激酶是治疗髂 股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方法。溶栓术后继续肝素全身抗凝治疗可增强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中、高浓度臭氧注入猪正常椎间盘后不同时间段髓核组织的变化,探索既高效又安全的臭氧浓度,为临床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型猪10只,于透视下用21G Chiba针刺入猪腰椎间盘中心部,经穿刺针注入臭氧3 ml,重复3次,在椎间孔处注入5 ml于椎旁组织内。其中L5~6,L4~5,L3~4和L2~3分别注入臭氧浓度为90μg/ml,60μg/ml,30μg/ml及无菌空气,L6~S1不进行任何干预,为空白对照。分别在注射后1天、1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处死动物各2只,在相同时间点进行CT及MR检查。处死后取出椎间盘及椎旁肌肉标本,作大体和光镜下观察,对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内髓核氧化及退变程度评分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臭氧浓度越高,增高趋势越明显。术后MRI随访1个月时高浓度组髓核信号T2加权开始减低,其他组不明显。术后2个月注射组所有椎间盘信号均减低,臭氧浓度越高,信号减低越明显。光镜下1天出现髄核细胞的肿胀变性,1周髄核细胞出现与注射浓度正相关的体积缩小和基质含量减少,此后胶原纤维增生,逐渐取代髄核组织,在3个月时,高浓度组髄核干涸的程度,继发纤维化均较中、低浓度组高,并且出现相邻椎体骨性融合。中、高浓度椎旁肌肉注射1周时出现肌纤维肿胀变性及间质黏液变性。结论臭氧浓度越高,髄核的干涸效果越明显,椎间盘退行性变也越明显。高浓度臭氧盘内注射,3个月后椎间盘退变严重,不宜进行临床应用,椎旁肌肉内不宜注射中、高浓度臭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介入中心350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介入治疗,针对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介入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操作过程和预后等特点,从护理学的角度对术前、术中、术后等阶段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中与介入医生及技术操作人员进行有机的配合、熟练使用输液微量泵、准确使用相关药物及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护理观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有助于该手术的成功。结论介入护理工作对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治疗手术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