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928篇
  免费   34067篇
  国内免费   15582篇
耳鼻咽喉   3480篇
儿科学   8582篇
妇产科学   4775篇
基础医学   67199篇
口腔科学   9243篇
临床医学   26711篇
内科学   58545篇
皮肤病学   7729篇
神经病学   26371篇
特种医学   82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6篇
外科学   31238篇
综合类   52112篇
现状与发展   78篇
预防医学   13667篇
眼科学   6712篇
药学   39430篇
  58篇
中国医学   12558篇
肿瘤学   46629篇
  2024年   870篇
  2023年   5556篇
  2022年   10523篇
  2021年   14025篇
  2020年   12170篇
  2019年   12979篇
  2018年   12759篇
  2017年   12970篇
  2016年   13197篇
  2015年   15393篇
  2014年   22074篇
  2013年   24785篇
  2012年   21814篇
  2011年   25347篇
  2010年   21572篇
  2009年   20560篇
  2008年   20469篇
  2007年   19617篇
  2006年   17890篇
  2005年   15803篇
  2004年   13993篇
  2003年   11998篇
  2002年   9718篇
  2001年   8312篇
  2000年   6946篇
  1999年   6169篇
  1998年   5548篇
  1997年   5032篇
  1996年   4468篇
  1995年   3885篇
  1994年   3344篇
  1993年   2813篇
  1992年   2367篇
  1991年   2190篇
  1990年   1695篇
  1989年   1515篇
  1988年   1377篇
  1987年   1124篇
  1986年   1061篇
  1985年   1641篇
  1984年   1561篇
  1983年   1090篇
  1982年   1180篇
  1981年   973篇
  1980年   790篇
  1979年   654篇
  1978年   484篇
  1977年   378篇
  1976年   321篇
  1975年   19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胃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癌组织中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22例正常胃黏膜,65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74N胃癌组织中的KAI1、nm2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KAI1和nm23阳性率呈降低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0.885, P<0.001;x2=29.133,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呈增加趋势,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21.954,P<0.001).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显示:在胃癌组中不同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组内KAI1、nm23及 P53组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 =20.885,P<0.001;x2=29.133,P<0.05;x2= 21.954,P<0.001);而在年龄、性别组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KAI1与nm23表达呈正相关(r=0.859,P<0.05); KAI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59,P<0.05), nm23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874,P<0.05) 结论:抑癌基因KAI1与nm23的缺失以及P53 蛋白的过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构建含有NT4和HA2-TAT的分泌型VP3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表达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的影响.方法 构建了含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和NT4、HA2-TAT基因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用MTT法和流式细胞学,检测凋亡素融合基因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结果 携带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48 h后,显示了很强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而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无明显凋亡作用.结论 分泌型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能够被正常分泌、穿膜并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3.
恙虫病东方体在无生命培养基内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恙虫病东方体 (Orientiatsutsugamushi;Ot)被认为属专性细胞内寄生。特别是制备大量抗原培养难的问题 ,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渴望解决的难题。为证实是否能在无生命培养基生长。方法 用Vero -E6个单层组织细胞培养OtJL - 90株与标准Gilliam株 ,在合适时取该培养物接种于Ⅲ号无生命固体培养基培养 ,置 36℃ (± 1℃ )培养 18- 2 4h。结果 可见生长一群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光滑、湿润、圆形或枫叶样小菌落 ,并产生一种难闻的臭味。两种方法培养物分别做了生物学性状鉴定、形态染色、小白鼠致病力、血清学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各株Ot经两种培养获得培养物特性基本一致。结论 Ot能在细胞内生长也能在无生命培养基内生长 ,解决了Ot大量抗原培养难的困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V1导联终末电势(PTFV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6例AMI入院当天即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根据溶栓后冠脉是否再通分为溶栓再通组(A组)62例,溶栓未通组(B组)24例,并对AMI溶栓前后的PTFV1值进行动态观察,及溶栓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PTFV1异常检出率与入院时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B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LVEF值B组比A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AMI溶栓并使冠脉再通的患者,可使PTFV1负值在溶栓后得到减小,并改善左心功能,减小住院死亡率,对评价AMI近斯预后有明显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并结肠癌与ING1、p53、bcl-2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血吸虫病并结肠癌62例、无血吸虫病56例结肠癌中的ING1、p53、bcl-2的表达。结果在血吸虫病并结肠癌组中的ING1阳性表达率(35.5%)明显低于无血吸虫病结肠癌组(46.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中的p53、bcl-2阳性表达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吸虫病患者的抑癌基因ING1的失活对结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脑动静脉畸形存在活跃的血管重构,本文就其重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  卢绍禹 《医学综述》2006,12(14):856-857
细胞移植是治疗心肌梗死的一种新策略,本文对目前应用于临床研究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及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进展进行综述。上述两种细胞移植均具有来源丰富、无排斥反应的特点,而且通过研究观察表明,上述两种细胞移植后,心脏功能均能得到改善,故具有美好发展前景。但二者亦均具有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999.
丹参对脑缺血再灌注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丹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性变化及影响;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系统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丹参后局灶白细胞粘附性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局部灶区微动脉白细胞附壁指数升高,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断裂应力降低,粘附性显著下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1000.
The presence of hypoxic cells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resistance against radiation therapy.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little information exists a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tumor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O(2)) and outcome. This study involved 3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and high-dose rate intracavitary irradiation. The pO(2) was measured before radiation therapy and at 9 Gy, using a needle-type polarographic oxygen electrode. The mean intratumoral pO(2) before radiation therapy was 17.3 +/- 10.8 mm Hg. The 3-year local control rates of patients with pO(2)< or = 20 mm Hg and pO(2) > 20 mm Hg before radiation therapy were 52% and 100%,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35). At 9 Gy, mean intratumoral pO(2) was 23.6 +/- 9.1 mm H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compared to the value before radiation therapy (P= 0.006). The 3-year local control rates of tumors with pO(2)< or = 20 mm Hg and pO(2) > 20 mm Hg at 9 Gy were 35% and 93%,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01). The significantly better local control for oxygenated tumors at 9 Gy as well as before radiation therapy indicated that the oxygen effect and reoxygenation by radi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local control in radiation 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