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44篇 |
免费 | 2023篇 |
国内免费 | 60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2篇 |
儿科学 | 118篇 |
妇产科学 | 53篇 |
基础医学 | 2042篇 |
口腔科学 | 2045篇 |
临床医学 | 2844篇 |
内科学 | 1338篇 |
皮肤病学 | 31篇 |
神经病学 | 421篇 |
特种医学 | 194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3009篇 |
综合类 | 6105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096篇 |
眼科学 | 201篇 |
药学 | 1945篇 |
62篇 | |
中国医学 | 1389篇 |
肿瘤学 | 1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8篇 |
2023年 | 661篇 |
2022年 | 1228篇 |
2021年 | 1518篇 |
2020年 | 1508篇 |
2019年 | 1079篇 |
2018年 | 936篇 |
2017年 | 1085篇 |
2016年 | 1236篇 |
2015年 | 1123篇 |
2014年 | 2355篇 |
2013年 | 2308篇 |
2012年 | 2151篇 |
2011年 | 2343篇 |
2010年 | 1918篇 |
2009年 | 1797篇 |
2008年 | 1601篇 |
2007年 | 1619篇 |
2006年 | 1369篇 |
2005年 | 1301篇 |
2004年 | 1071篇 |
2003年 | 799篇 |
2002年 | 618篇 |
2001年 | 542篇 |
2000年 | 405篇 |
1999年 | 380篇 |
1998年 | 287篇 |
1997年 | 257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156篇 |
1994年 | 122篇 |
1993年 | 111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58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23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39篇 |
1981年 | 33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18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15篇 |
1975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单平面钉经皮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5月-2017年8月,采用单平面钉经皮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38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5~52岁,平均32.5岁。骨折AO分型:A3型23例、A4型15例。骨折节段:T114例、T129例、L111例、L210例、L33例、L41例。骨折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5 d。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背痛程度;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测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评估伤椎高度及骨折区局部后凸恢复情况。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硬膜囊、神经根、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56.2±3.7)min,术中出血量(42.3±3.5)mL。切口无红肿、渗出,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33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较术后1周进一步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迟发性后凸畸形。术后各时间点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平面钉经皮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操作简便,可以较好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避免远期后凸畸形发生。 相似文献
992.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20,35(12):3613-3620
BackgroundIncreasing global usage of cementless prosthese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presents a challenge, especially for elderly patients. To reduce the risk of early 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 (PFFs), a new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females older than 60 years undergoing primary THA was introduc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the new treatment algorithm on the early risk of peri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FFs and guideline compliance.MethodsA total of 2405 consecutive THAs that underwent primary unilateral THA at our institu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identified in the period January 1, 2013-December 31, 2018. A new treatment algorithm was introduced on April 1, 2017 with female patients aged older than 60 years intended to receive cemented femoral components. Before this, all patients were scheduled to receive cementless femoral components. Demographic data, number of peri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FFs, and surgical compliance were recorded, analyzed, and intergroup differences compared.ResultsThe utilization of cemented components in female patients older than 60 years increased from 12.3% (n = 102) to 82.5% (n = 264). In females older than 60 year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isk in early postoperative and intraoperative PFF after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treatment algorithm was seen (4.57% vs 1.25%; P = .007 and 2.29% vs 0.31%; P = .02, respectively). Overall risk for postoperative and intraoperative fractures combined was also reduced in the entire cohort (4.1% vs 2.0%; P = .01).ConclusionUse of cemented fixation of the femoral component in female patients older than 60 year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PFFs. Our findings support use of cemented femoral fixation in elderly female patients.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保留桡骨小头内固定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桡骨小头Hotchkiss 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为该类骨折的处理策略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3例伴桡骨小头HotchkissⅢ型骨折的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就桡骨小头的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其中10例行保留桡骨小头的切开复位内固定者为内固定组,13例行桡骨小头切除后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者为置换组。对所有患者行至少1年,结合手术相关指标、肘关节功能评分、成本-效益分析、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等综合分析两种方案处理恐怖三联征中桡骨小头Hotchkiss Ⅲ型骨折的医疗、经济效益并作比较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内固定组长于置换组(P<0.05),切口长度、术后当天疼痛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复查,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示,置换组总分优于内固定组(P<0.05),其中其肘关节疼痛、功能范围恢复均优于内固定组(P<0.05),但两组稳定性、日常活动完成情况评分对比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质量-效益分析显示,内固定组治疗费用低于置换组(P<0.05),治疗效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置换组(P<0.05),术后1年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TTE中该类复杂骨折,从而恢复肘关节日常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桡骨小头置换术创伤较小,功能改善较优,但内固定术治疗效益及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跌倒所致髋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年龄≥65岁脆性髋部骨折患者(A组),其中男性179例,女性456例;并以同期老年科住院的年龄≥65岁无髋部骨折病史患者作为对照(B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52例;应用SPSS 19统计学软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①635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9.69±7.64)岁;有45.2%的跌倒是发生在家中,在家中的高发地点是卧室、起居室(占家中跌倒的72.1%),跌倒高发时间为入睡时间段,22:00~7:00占33.6%;有54.8%的跌倒是发生在户外,老人因使用非机动车产生的相关非暴力伤占到户外跌倒的28.2%。②发生跌倒后髋部骨折与老人行走时是否使用助行器(P=0.000)、步态(P=0.000)、优势手握力(P=0.000)、内科合并症CCI(P=0.006)有关;其中,行走时需要双手支撑辅助的老年患者比独立行走的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高4.7倍(95%CI:2.7,8.0)。③反复发生跌倒,即跌倒超高危老人与行走时是否使用助行器(P=0.000)、优势手握力(P=0.027)、内科合并症指数(P=0.027)相关。结论老年人需尽可能的改善肌力及掌控平衡,居家出门少的老人需要注意卧室和起居室的布置,使用非机动车来助行的老人在上下车时及行驶时需要尽可能的缓慢来预防跌倒。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开展跌倒预防及跌倒损伤发生后的复健工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较高质量的有关直接前入路(DAA)与其他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中英文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5月20日,由2位作者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应用Cochrane关于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的RCT文献质量。non-RCT采用NOS量表评价文献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最终纳入文献9篇,总样本量901例。其中DAA组429例,对照组472例。DAA组与对后侧、后外侧入路亚组比较,在脱位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9,95%CI(0.06,0.61),P=0.005],DAA组脱位率更低。与外侧、前外侧入路亚组比较,脱位率无明显差异[OR=1.08,95%CI(0.20,5.76),P=0.93]。在感染率[OR=1.07,95%CI(0.47,2.43),P=0.88]、围手术期骨折率[OR=0.95,95%CI(0.36,2.50),P=0.92]、再手术率[OR=0.76,95%CI(0.30,1.89),P=0.55]、总并发症发生率[OR=0.88,95%CI(0.63,1.22),P=0.44]、死亡率[OR=1.33,95%CI (0.84,2.11),P=0.23]、手术时间[MD=1.43,95%CI (-5.85,8.71),P=0.70]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有限的资料,直接前入路较后侧、后外侧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脱位率显著性降低,与外侧、前外侧入路脱位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6.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营养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对膳食营养的认识情况。方法对18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有关骨质疏松病的营养知识的情况。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多,不同年龄组的患者营养知识得分和在膳食结构的需要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健康教育工作中建议强调骨质疏松病的膳食综合营养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的疗效。方法: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手术前后X线检查结果、膝关节KSS评分(knee society score)、生活质量评分和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感染,断钉等发生;手术后患者膝关节KS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平均活动度增加29.8°,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对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配合康复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方法42例应用锁骨钩钢板配合术后早期康复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全部得到了随访,随访时间2~46个月(平均15.6个月),患者年龄36~57岁,平均45.6岁。术后2d患肩按照制定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功能训练,最终随访按Lazzcano评价标准〔1〕评价治疗结果。结果42例患者术后X线检查均达到满意复位与固定,局部Lazzcano功能评定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6%。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配合术后完善的康复治疗,可得到非常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讨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手术治疗。方法 笔者自1998—08—2005—09间,对26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结果 全部骨折均愈合,优1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 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需采用手术治疗,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颈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效果.方法 24例齿状突骨折病人,在X线监测下施行颈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并分析结果.结果 随访6~40个月,全部病人获得骨性愈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齿状突骨折应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结果,能保留寰枢椎间的运动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