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大鼠正中隆起室管膜细胞在高血压不同时期的形态学变化,探讨该室周器官在高血压发病过程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左旋-硝基精氨酸1、2、3、4周组.制备高血压动物模型,检测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用药动物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制备成功.光镜下观察到高血压初期(1、2周组)正中隆起室管膜细胞胞体增大,室管膜下细胞排列密集,室管膜下血管扩张.高血压后期(3、4周组)室管膜细胞排列稀疏,室管膜下细胞深染,软膜下血管扩张明显.巢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在高血压初期多出现在正中隆起室管膜下层,在高血压后期多出现在室管膜层.结论:正中隆起室管膜细胞与高血压发生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尼古丁影响鼠胚神经管Nestin和S-100β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江  翟秀岩 《解剖科学进展》2007,13(2):124-126,130
目的 探讨生殖致畸期宫内暴露尼古丁是否影响鼠胚神经管nestin和S—100g表达。方法 建立妊娠期宫内暴露尼古丁的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孕13d神经管顶板基板及16d鼠胚中缝组织分化程度的改变。结果 尼古丁组孕13d大鼠胚胎菱脑顶板未完全闭合,部分区域无神经上皮覆盖,nestin阳性神经上皮细胞数量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少(P〈0.05),排列紊乱;孕16d鼠胚中缝处尼古丁组S-100β表达较对照组为弱(P〈0.05);神经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核仁不清晰,胞质内可见空泡,细胞间隙增宽。结论生殖致畸期内暴露尼古丁影响神经管菱脑区顶板、基板神经组织正常发育,延迟神经管闭合;延迟孕16d鼠胚中缝处神经组织的完全闭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脑保护及抗衰老作用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脉冲标记法,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干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及双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后BrdU和巢蛋白(nestin)的免疫活性及nestin/BrdU双标阳性细胞的影响,镜下观察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分布,并计数行定量分析.结果 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有nestin、BrdU及nestin/BrdU双标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应用人参皂甙Rg1后,上述各部位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缺血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人参皂甙Rg1具有促使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能力,这可能是其神经保护及抗衰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nestin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nestin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6例CD117阳性、5例CD117阴性的GISTs,以及食管平滑肌瘤(10例)、消化道雪旺瘤(33例)、肠纤维瘤病(6例)以及腹腔平滑肌肉瘤(15例),观察这些肿瘤中nestin的表达状况。结果96例CD117阳性的GISTs中,94例表达nestin,其中70例弥漫强表达,21例中度阳性,3例局灶阳性,仅2例阴性;5例CD117阴性的GISTs中,4例表达nestin;33例消化道雪旺瘤中26例表达nestin;15例平滑肌肉瘤中3例局灶表达nestin;10例食管平滑肌瘤、6例肠纤维瘤病均为阴性。结论nestin是辅助诊断GISTs的新指标,可鉴别GISTs与平滑肌肿瘤和纤维瘤病,但在GISTs与雪旺瘤的鉴别中需结合S-100蛋白等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内PTEN和nesti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实体假乳头肿瘤(SPTP)细胞可能的组织学起源。方法 复习25例SPTP的临床病理特征,常规HE和超微结构观察,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检测肿瘤细胞PTEN和nestin等的表达。结果 25例SPTP中女性22例,男性3例,中位年龄22.3岁。肿瘤主要位于胰腺内,1例位于后腹膜并与胰腺相连。1例伴有肝转移。肿瘤呈囊实性,出血、坏死明显。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实性和假乳头状排列,部分似“室管膜样”菊形团。核卵圆形,有核沟,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肿瘤细胞均有PTEN阳性表达(18/18,100%),44%(8/18)的病例有nestin的表达。超微结构观察细胞内可见酶原样分泌颗粒和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胰腺实体假乳头肿瘤可能起源于胰腺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
筛选后的巢蛋白阳性细胞流式鉴定及诱导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H  Hu J  Li LS  Hong TP  Li LY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6):683-687,i0010
目的观察胎儿胰腺来源的巢蛋白阳性细胞(符合医学伦理学)是否具有与间充质干细胞类似的表面标志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方法从胎儿胰腺中分离的巢蛋白阳性细胞筛选后进行扩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表面标志,并探讨这类细胞的成脂和成骨的分化潜能.结果筛选纯化后的巢蛋白阳性细胞的表面标志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相似:此类细胞可在体外诱导为脂肪细胞或骨细胞.结论筛选纯化的胎儿胰腺来源的巢蛋白阳性细胞具有一定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和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其细胞类型及相关性.方法 利用动脉瘤夹压迫法建立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利用BBB评分标准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法与LeicaQ500IW图像处理系统分析和显示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1、3、5 d,1、2、4、6、8、w)、不同部位脊髓损伤的程度以及巢蛋白与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的表达变化及细胞类型.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所有实验动物双后肢(HL)评分低至0~1min,随后逐渐上升,1~2周内恢复的幅度较大,以后恢复较缓慢,较正常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可见损伤区有核固缩、胞浆溶解、尼氏体模糊且染色较深的神经元.随着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损伤范围逐渐扩大,约1周后损伤范同不再扩大.正常对照组脊髓神经元胞体和突起轮廓清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及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脊髓伤24h后可诱导损伤及邻近区域巢蛋白和GFAP高度表达,中央管周围室管膜区几乎均为巢蛋白/GFAP-细胞群.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几乎全是巢蛋白/GFAP 细胞群,3~7d逐渐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在损伤后2周左右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正常对照组在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区有少量巢蛋白/GFAP-细胞,在室管膜区以外的灰质和白质中偶可见染色强度较弱的巢蛋白/GFAP 共存细胞.结论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可诱导巢蛋白和GFAP的表达.巢蛋白的表达和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呈正相关,且表达多相互共存;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对脊髓损伤都有反应,并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8.
维甲酸诱导神经管畸形发生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NTD)小鼠神经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取不同胚胎时段及新生、成年的正常及NTD小鼠的神经组织,采用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Nestin)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和DNA定量荧光染色,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①正常小鼠神经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数目在E8.5d时呈高峰,此后逐步下降,新生期仍保持较高水平;NTD小鼠神经组织中Nestin阳性细胞数在胚胎各期均低于正常小鼠,尤以E8.5d下降显著;出生后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别。②NTD小鼠胚胎期神经组织G0/G1期细胞数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组,S期细胞数百分比则明显低于正常组。结论:胚胎早期神经干细胞的数目减少及神经细胞增殖受抑制与RA致NT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Nestin特异性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nestin基因特异的RNA干扰质粒,为探讨抑制nestin基因表达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调控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30、50、80 nmol/L干扰或80 nmol/L对照siRNA转染人黑色素瘤细胞株UACC903,48 h后用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nestin基因表达并筛选有效的序列,用有效或对照组序列的正义链和反义链,通过酶切、连接、转化和筛选,获得长期下调人nestin基因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并包装慢病毒感染人UACC903细胞,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鉴定干扰有效,以此获取nestin表达下调的UACC903细胞株。结果重组质粒成功转化高感受态大肠杆菌,经XhoⅠ和HPAⅠ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寡核苷酸成功插入到预计位点,经测序鉴定,序列完全正确。干扰组或对照组慢病毒感染UACC903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nestin基因的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可抑制nestin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Primary culture is an effective experimental model to study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drive axonal regeneration afte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However, the culture of spinal cord (SC) cells remains poorly characterized. Here, we have analyzed the cell composition of a primary SC culture during its maturation.

Methods: Primary cell culture was prepared from mouse embryo spinal cords. After 2, 7, and 14 days of cultivation, the cells were fixed and stained with antibodies against β3-tubulin, nestin, crmp1, SMI-32, DCC or GFAP. We counted percentage of cells positive for the mentioned markers and measured the length of cell processes.

Results: We found that β3-tubulin and nestin were both expressed at day 2 of culture in vitro. Surprisingly (given the use of differentiation-supporting culture medium), the number of nestin+ cells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ring the first week of cultivation. The GFAP+ cells appeared only at the seventh day in vitro, and their fraction increased during the following cultivation. At 14 day in vitro, SC culture contained cells that expressed the markers typical of commissural and motor neurons. At this age, the neurons had the ability to repair injured neurites after mechanical damage.

Conclusion: Primary culture of SC cells is a dynamically developing cell population that contains all main types of SC cells and is capable of self-repair. Therefore, the culture of mouse embryonic SC cells represents an adequate experimental model for studyi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rocesses taking place in SC neurons after axonal damage in the absence of external inhibi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