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76篇
  免费   8146篇
  国内免费   1958篇
耳鼻咽喉   677篇
儿科学   1259篇
妇产科学   619篇
基础医学   5244篇
口腔科学   1351篇
临床医学   16999篇
内科学   10175篇
皮肤病学   491篇
神经病学   10684篇
特种医学   260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6490篇
综合类   879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719篇
眼科学   1320篇
药学   3152篇
  63篇
中国医学   543篇
肿瘤学   3654篇
  2024年   324篇
  2023年   1585篇
  2022年   3106篇
  2021年   3983篇
  2020年   3698篇
  2019年   3469篇
  2018年   3341篇
  2017年   3593篇
  2016年   3782篇
  2015年   3789篇
  2014年   6379篇
  2013年   5579篇
  2012年   5260篇
  2011年   5745篇
  2010年   4843篇
  2009年   4955篇
  2008年   4911篇
  2007年   4611篇
  2006年   4101篇
  2005年   3604篇
  2004年   3000篇
  2003年   2389篇
  2002年   1891篇
  2001年   1762篇
  2000年   1484篇
  1999年   1156篇
  1998年   1141篇
  1997年   1069篇
  1996年   930篇
  1995年   794篇
  1994年   660篇
  1993年   541篇
  1992年   414篇
  1991年   309篇
  1990年   235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目的:通过常规MRI序列与DWI序列,鉴别退变期脑实质型脑囊虫病与小病灶环形强化转移瘤。方法回顾29例脑囊虫病患者与30例多发小病灶转移瘤患者的M R检查,观察两者的影像学表现及测量ADC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常规T2 WI退变期脑囊虫病组和小转移瘤组病灶出现低信号环的比例分别为91.9%和9.1%,诊断敏感性为90.7%(78/86)、特异性90.9%(60/66)、准确性90.8%(138/152);DWI退变期脑囊虫病组和转移瘤组病灶出现低信号所占比例分别为95.4%和69.7%,诊断敏感性95.4%(82/86)、特异性30.3%(20/66)、准确性67.1%(102/152)。退变期脑囊虫组病灶ADC值(1.54±0.42)×10^-3 s/mm^2,脑转移瘤病灶组ADC值(1.12±0.36)×10^-3 s/mm^2,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1)。结论 T2 WI病灶周围连续的低信号和完整规则的环形强化是退变期脑囊虫病的特殊表现。DWI序列对退变期脑囊虫病和小病灶转移瘤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7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的前列腺病灶行磁共振常规扫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扫描,选取感兴趣区记录动态增强定量参数Ktrans、Vc及Kep的值以及DWI的信号强度和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患者在b=50s/mm^2、b=800s/mm^2信号强度值及ADC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 =52.34、14.35、198.64,P<0.05)。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患者在Ktrans、Vc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15.30、21.06、37.95,P <0.05)。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前列腺组等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正常前列腺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在Ktrans、Vc及Kep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其它各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4.66、5.65、3.81、4.15、3.01、3.24,P <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应用提高了M 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率,有助于对前列腺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73.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法(3D-ASL)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高级别26例,低级别19例),行常规MRI及3D-ASL检查,于脑血流量图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灌注最明显区及健侧CBF值,计算TBFmax/CBF健侧比值;观察全脑灌注情况。结果 45例均获得高质量全脑灌注图。高级别胶质瘤于脑血流量图上显示不同程度高灌注,低级别胶质瘤灌注正常或减低,高低级别胶质瘤TBFmax/健侧比值分别为3.11±1.45、0.86±0.2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高级别胶质瘤出现瘤体周围血管较健侧扩张,CBF值升高征象。结论 3D-ASL可在术前安全无创地提取胶质瘤灌注信息以判断其级别,并且可评估患者全脑血流量情况,有助于术前制定周密方案。  相似文献   
874.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颅内HPC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中,所有病灶位于颅内脑外,位于颅底7例、矢状窦旁5例、大脑镰旁4例、小脑幕旁3例、大脑凸面7例。病灶呈分叶状15例,呈不规则形11例。CT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7例,稍低密度3例;颅骨破坏4例,瘤内钙化1例;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6例。MR平扫病灶T1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20例,稍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3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8例,等、低混杂信号5例,等信号3例;T1WI及T2WI显示坏死囊变21例;有血管流空18例,出血7例,4例肿瘤邻近颅骨破坏;增强扫描22例呈不均匀显著强化,4例呈均匀显著强化,17例瘤周水肿明显。镜检示瘤细胞弥漫分布,间质有大量裂隙状血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6例Vim、CD34、CD99阳性,CD31、EMA、CK、Syn及Bcl-2均阴性。结论 HPC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需与脑膜瘤鉴别,要注意分析其恶性征象,以提高术前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875.
目的 分析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及提高其诊断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RI表现特点,所有病例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6例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多数呈分叶状,T1WI为等及稍低信号,T2WI及FLAIR为稍高及高信号,边界清楚,部分肿瘤内可见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结论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误诊率较高,经分析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应注意鉴别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876.
目的 联合体积测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观察忧郁型抑郁症及精神病型抑郁症的海马、杏仁核体积及其静脉系统变化,探究2组亚型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18例忧郁型抑郁症、14例精神病型抑郁症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海马、杏仁核的T1-MR形态扫描及SWI技术扫描,对比分析其体积及其静脉系统的变化规律.结果 2组亚型抑郁症患者的双侧海马体积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而2组亚型之间体积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精神病型抑郁症的杏仁核体积显著小于忧郁型抑郁症及正常对照组,忧郁型抑郁症的双侧杏仁核体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组亚型抑郁症患者的侧脑室下静脉的直径、长度均显著小于正常组,而2组亚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杏仁核体积缩小可能是精神病型抑郁症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此种改变或许可以作为鉴别2种抑郁亚型的一项较为客观的指标.抑郁症患者海马体积缩小与静脉萎缩之间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7.
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不同时期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CT证实的ICH患者MR图像,结合出血时间进行分期,分析各期MR信号特点,并测量血肿内部及健侧对应部位ADC值,对各期ADC值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急性期、亚急性晚期、慢性期血肿DWI大部为高信号,其中超急性期血肿边缘见低信号环;急性期、亚急性早期DWI以低信号为主,边缘见高信号环;各期患侧ADC值与健侧比较均明显下降,其中急性期和亚急性晚期下降幅度最大;除慢性期外双侧ADC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出血各期DWI信号有一定特征性,血肿中心ADC值较健侧降低,DWI可以鉴别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78.
目的 利用常规的二腔心、四腔心及三腔心电影序列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C)患者的左心房结构功能改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CPC病例,同时收集2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之间各个切面左心房内径,左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和左心房收缩前容积和左心房功能.结果 2组之间的左心房内径对比显示,CPC组的左心房二腔心长径,四腔心、三腔心前后径较正常组明显增大,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以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显示CPC组的左心房在上述3个期相中明显更大,左心房功能评价指标中,CPC组的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较对照组明显减弱,CPC组的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con)及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pa)都显示出明显下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常规的心脏MR电影序列,可以对左心房的结构、功能改变进行详细的评价,有利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879.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髓脂肪含量(BMF)对评估骨质疏松(OP)髋部脆性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15例女性髋部骨折组(年龄68.3岁±9.4岁)及74例女性非骨折正常对照组(年龄61.6岁±10.3岁)行髋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扫描获取股骨颈骨密度(FN-BMD)及磁共振波谱(MRS)扫描测定BMF.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N-BMD及BMF对预测髋部骨折风险的差异.结果 BMF与FN-BMD(r=-0.579)、年龄(r=0.460)、体重(r=-0.270)、体质量指数(BMI)(r=-0.239)存在轻-中度相关性(P均<0.05),将年龄、体重、BMI作为协变量加以校正,BMF与FN-BMD之间的相关性依然存在(r=-0.374,P<0.001).校正年龄、体重、BMI后,髋部骨折组FN-BMD较非骨折组低(P=0.020),BMF较非骨折组高(P=0.007).即使将FN-BMD加以校正,BMF在2组间差异仍存在统计学意义.FN-BMD及BMF判定髋部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0.801,两者对骨折风险评估无统计学差异(P=0.894 5). BMF联合FN-BMD判定髋部骨折的R)C曲线下面积为0.826,与单独FN-BMD预测髋部骨折风险的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650 2).结论 股骨颈BMF是独立于FN-BMD决定髋部骨强度的预测因子,但BMF联合FN-BMD并不能提高对髋部脆性骨折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80.
目的:建立兔VX2肿瘤模型,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兔门静脉VX2种植癌栓灌注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8只实验兔经门静脉内接种VX2肿瘤,成瘤后行MSCT灌注扫描,测量并比较门静脉癌栓、近瘤灶和远离瘤灶肝脏的肝血流灌注量(HBF)、肝血容积(H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摘取门静脉移植VX2癌栓,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栓组织VEGF表达,分析肝脏灌注参数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近瘤灶和远离瘤灶肝脏各CT灌注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癌栓区HBF、HBV及PS均较近瘤灶区和远离瘤灶区增高(P<0.05),MTT较近瘤灶区和远离瘤灶区降低(P<0.05)。门静脉VX2种植癌栓区HBF、HBV、PS与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r=0.711、0.646、0.626,P<0.05),MTT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0.565,P<0.05)。结论兔门静脉VX2种植癌栓MSCT灌注参数与VEGF表达具有相关性,MSCT能够评价门静脉种植VX2癌栓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