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74篇
  免费   2702篇
  国内免费   2261篇
耳鼻咽喉   83篇
儿科学   952篇
妇产科学   338篇
基础医学   3044篇
口腔科学   120篇
临床医学   6501篇
内科学   3674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9723篇
特种医学   27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69篇
综合类   934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60篇
眼科学   253篇
药学   4318篇
  65篇
中国医学   2962篇
肿瘤学   359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521篇
  2022年   1028篇
  2021年   1456篇
  2020年   1408篇
  2019年   1129篇
  2018年   1120篇
  2017年   1362篇
  2016年   1487篇
  2015年   1498篇
  2014年   2700篇
  2013年   2620篇
  2012年   2603篇
  2011年   2696篇
  2010年   2310篇
  2009年   2125篇
  2008年   2133篇
  2007年   2195篇
  2006年   2124篇
  2005年   1912篇
  2004年   1656篇
  2003年   1561篇
  2002年   1316篇
  2001年   1146篇
  2000年   1059篇
  1999年   868篇
  1998年   761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529篇
  1995年   487篇
  1994年   455篇
  1993年   366篇
  1992年   321篇
  1991年   318篇
  1990年   255篇
  1989年   237篇
  1988年   201篇
  1987年   190篇
  1986年   192篇
  1985年   234篇
  1984年   220篇
  1983年   140篇
  1982年   180篇
  1981年   206篇
  1980年   114篇
  1979年   89篇
  1978年   57篇
  1977年   42篇
  1976年   42篇
  1975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海军总医院干部病房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5.40±3.06)d,对照组为(20.15±5.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肺部感染、脑部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及褥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为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模式是一项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不仅能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72.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CVS)的大鼠模型,并探讨尼莫地平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枕大池内注入0.3 mL生理盐水)、SAH模型组(无抗凝自体血0.3 mL注入枕大池)及SAH尼莫地平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建模后30 min及术后每日均腹腔注射尼莫地平0....  相似文献   
97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短肽COG141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中脑水肿、小鼠运动功能和水通道蛋白4(aquaproins-4,AQP-4)的影响.方法 108只C57BL/6J小鼠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ham)、生理盐水组(SAH+生理盐水)、治疗组(SAH+ COG1410),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SAH模型.观察小鼠运动功能变化,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表达AQP-4阳性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QP-4蛋白含量及实时定量PCR测定AQP-4 mRNA的变化.结果 SAH后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且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后各时间点生理盐水组脑含水量、AQP4蛋白含量和AQP4mRNA表达的变化与假手术对照组对比显著升高(P<0.05).生理盐水组和治疗组脑含水量、AQP4蛋白含量和AQP4 mRNA表达均在SAH后1d明显增加,2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载脂蛋白E短肽COG1410可能通过抑制AQP-4的过表达缓解EBI中的脑水肿.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右旋糖酐及尼莫通联合治疗外伤性脑梗死( PTCI)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和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通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GCS及NIH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GCS及NIHSS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1);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77.8%( P <0.05)。结论复方丹参、右旋糖酐及尼莫通联合治疗PTCI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75.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选取背腰部穴区、头颈部穴区、四肢部穴区进行手法治疗;益气健脑、理筋整复.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达最佳治疗效果.结果:推拿手法可益气通经,健脑补肾,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促进血栓吸收,达到治病效果.结论: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脑瘫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探讨脑内张力性血肿CT及MRI征象.方法 经CT或MRI扫描并为手术或穿刺证实的脑内张力性血肿共24例,结合临床表现对CT和MRI影像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张力性脑出血24例分布在基底节区居多血肿量15~75 ml,具有一定张力,血肿大部分呈混杂密度或混杂信号,可出现密度或信号分层现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周围有血管源性水肿,部分增强有包膜样强化,随访12例在发病1~2周血肿体积增大,占位效应加重,与一般高血压出血演变不一致,是诊断脑内张力性血肿的主要依据.结论 张力性血肿不同于一般高血压脑出血,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也截然不同,在CT和MRI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以早期诊断,从而节省患者宝贵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77.
采用四条血管阻断方法制成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观察家兔脑组织胞浆内SOD及Na+,K+,Ca(2+),Mg(2+)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家兔脑组织单纯缺血时SOD活力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缺血再灌流后SOD活力又较单纯缺血组进一步下降(P<0.01),Na+,Ca(2+)在单纯缺血时含量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而K+,Mg(2+)则减少(P<0.01);缺血再灌流后Na,Ca(2+)含量较单纯缺血组进一步增高(P<0.01),K+,Mg(2+)减少(P<0.01).应用ATP-氯化镁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的诊治和护理策略。方法应用同位素脑池造影和脊髓造影后CT薄层扫描确定脑脊液漏口的位置,然后在相应阶段进行硬膜外血液修补治疗,并进行随诊观察。结果同位素脑池造影没有发现脑脊液漏的直接征象,但放射性核素过早在膀胱内出现,并难以升达枕大孔和基底池到达脑部,显示有脑脊液漏的间接征象;脊髓造影后进行CT薄层扫描显示脑脊液漏发生在T4阶段,17ml自体血注人病人的硬膜外腔,3d后病人症状缓解,临床治愈。结论同位素脑池造影能够提供脊髓脑脊液漏的间接证据,脊髓造影后CT薄层扫描能够准确的确定脑脊液的漏口位置,硬膜外血液修补是治疗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9.
目的:研究比较CT血管成像(CTA)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回顾性分析78例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CTA及3D TOF MRA影像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动脉瘤诊断的符合率.结果:78例DSA诊断颅内动脉瘤91个,CTA检出76例,共89个动脉瘤;3DTOF MRA检出71例,共82个动脉瘤,灵敏度分别为97.8%、90.1%,CTA对3 mm以下动脉瘤的检出优于3D TOF MRA(P<0.05).结论: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总体上优于3D TOF MRA,但3D TOF MRA具有无对比剂副作用、无辐射及经济的优点,这两种检查方法均可作为筛选内动脉瘤的首选,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80.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性、多发性脑血管病,现代医学多以超早期溶栓、神经细胞保护、介入和外科手术等治疗为主,虽然近期疗效显著,但无法避免的副作用及严格的治疗准入条件使其临床应用大受限制。中医学整体审察、辨证论治的诊疗观以及复方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网络整合调节的治疗特点,在脑梗死防治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基于此,本文拟从抗氧自由基损伤、抑制凋亡基因激活、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及神经再生等方面系统综述中药复方治疗脑梗死的作用原理,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部分科学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