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98篇
外科学   1104篇
综合类   356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81篇
  3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81.
张忠  刘永平 《中国骨伤》2013,26(3):435-437
目的: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上段、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56例胫骨骨折,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22~67岁,平均41.3岁;左侧25例,右侧31例;34例为摔伤,22例为车祸伤;从受伤到手术时间平均1.7 d;中上段15例,中下段41例;临床表现小腿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术后采用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56例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平均46 min,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所有钢板螺钉位置良好;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表浅或深层感染.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4.2个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经自体髂骨植骨后骨折愈合,其余55例患者骨折在术后15~20周愈合,无固定失败;术后4~6个月均下地行走,7个月后行走无跛行,膝、踝关节功能与伤前一致且双下肢对称.按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结果优46例,良9例,中1例.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结合了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骨科的优点,既保护了软组织,将手术程序简化、创伤降到最小,又能获得坚强的内固定,保证膝、踝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具有软组织创伤小、血运破坏少、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近、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也符合微创生物学内固定观点.  相似文献   
82.
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自权  张晨 《中国骨伤》2013,26(9):709-713
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是常见的下肢骨折,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和运动损伤的增加,发生在胫骨近端的骨折数量有上升的趋势。尽管在全身骨折中,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率仅占1%,但是由于胫骨近端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剖结构复杂,骨折常常合并关节内其他组  相似文献   
83.
Intramedullary interlocking nailing is the gold standard for treatment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The growing use of intramedullary nailing ha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d number of tibial nailing in daily...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和三柱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技术和三柱锁定钢板固定治疗51例胫骨平台骨折,SehatzkerI~Ⅲ型35例,Ⅳ一Ⅵ型16例;其中,胫骨髁间嵴骨折并前交叉韧带损伤8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8例,半月板损伤5例。结果本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3.6个月。膝关节功能参照Rasmussen评分:优24例,良20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达86.3%。无切口坏死,无固定失败及骨外露发生。有1例伤口感染。结论采用关节镜技术和三柱锁定钢板固定各种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胫骨平台骨折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治疗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9例,方法为抽取关节腔积血,加压包扎,石膏托外固定;手术治疗43例,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 临床治疗后均获得随访,随访平均时间2.8年。参照Lysolm评分标准,非手术治疗组优良率73.7%,手术治疗组优良率88.4%。SchatzkerⅠ、Ⅱ、Ⅲ型骨折优良率高于Ⅳ、Ⅴ、Ⅵ型(P<0.05);男性患者优良率稍高于女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小时内治疗的患者预后优良率高于8小时后治疗的患者(P<0.05);60岁以上患者预后优良率不及60岁以下患者。3例患者术后出现创伤性关节炎,2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塌陷。结论 手术是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胫骨平台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患者年龄,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影响胫骨平台骨折的预后。  相似文献   
86.

Purpose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nine cases of proximal tibial nerve compression by the soleal tendinous arch caused by unsuitable treatment of acute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 Also, we report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neurolysis and analyse the cause of this special type of neurological compression.

Methods

There were nine extremities in nine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among the victim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 All patients had a previous lower extremity ACS. Pain level, numbness in the sole, muscle strength of the flexor hallucis longus and Tinel’s sign were evaluated pre- and post-operatively. Each proximal tibial nerve compression was subjected to neurolysis with division of the soleal tendinous arch.

Results

At a mean follow-up of 22 months, eight patients (87 %) with weakness of the flexor hallucis longus showed improvement in flexor strength and seven patients (78 %) exhibited improved sensory function in the sole.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pain relief. Subjective pain was reduced from an average score of 2.7 to 0.7 based on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Tinel’s sign revealed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relief of radiating pain, but two patients still retained a positive Tinel’s sign (mild) over the soleal tendinous arch. In summary, four patients were highly satisfied, four were satisfied and one was neither satisfied nor dissatisfied with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neurolysis.

Conclusions

Unsuitable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ACS can lead to tibial nerve compression beneath the soleal tendinous arch. Neurolysis may improve pain and sensory and motor function.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 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的疗效. 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10年6月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16例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1例,女5例;年龄20 ~67岁,平均36.5岁;右侧10例,左侧6例;骨折按AO/ASIF分型:C2型7例,C3型9例.长段缺损5例,腔隙性缺损11例.开放性损伤按Gustilo分型:ⅢA型10例,ⅢB型6例.所有患者先进行清创,将带抗生素的骨水泥植入骨缺损处,并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6~8周后待软组织肿胀消退无明显感染迹象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术.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 ~48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均未出现伤口深部感染和皮肤坏死.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估按照Burwell-Charnley标准:解剖复位6例,功能复位9例,复位差1例.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3~58周,平均21周.踝关节功能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评分为62 ~98分,平均85.6分. 结论 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且手术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总结地震灾害所致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特点,并探讨其治疗. 方法 2013年4月21日至27日共收治12例地震伤所致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伤员,男5例,女7例;年龄33~85岁(平均54.8岁).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Ⅱ型5例,ⅢA型4例,ⅢB型3例.2例患者合并同侧膝关节闭合性骨折,3例患者合并内、外踝骨折.1 1例患者在急诊行清创、HoffmannⅡ型组合式单边外固定支架固定,l例患者伤后5d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对于一期手术后下肢力线偏离、关节对应关系不佳及伴有踝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二期外固定支架调整. 结果 11例行急诊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患者中,4例下肢力线恢复满意,7例下肢力线恢复不满意.4例患者因软组织损伤较轻,拟近期更换内固定时直接调整下肢力线;另3例患者软组织损伤严重,且伴有内外踝骨折、踝关节脱位,行二期外固定支架调整术.此3例患者术后骨折均获得良好复位,下肢力线恢复满意,关节对应关系良好. 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可以快速、有效处理地震灾害中的胫腓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对于地震伤员,应尽可能一次将骨折复位及下肢力线固定好.对于复位不良者,应及时进行调整,以免因转运而影响治疗和最终功能.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踝前疼痛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对307例胫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早期踝前痛的发生率、VAS疼痛评分和早期踝前疼痛的平均持续时间等,分别于术后即刻、3个月、1年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9例术后早期发生踝前疼痛,发生率为12.7%,平均持续时间(6.2±3.4)d;静息状态VAS疼痛评分平均(3.1±1.5)分,功能锻炼时VAS疼痛评分平均(4.0±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踝前疼痛是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与远端锁钉的置钉方式及扩髓有一定相关性;踝前疼痛会增加术后功能锻炼时VAS疼痛评分,但对踝关节功能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