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8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481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70篇
内科学   299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268篇
特种医学   316篇
外科学   477篇
综合类   693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15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37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在大鼠脑内原位注射反义寡核苷酸观察胶质瘤的生长抑制情况的时间与剂量的效应关系。方法所有大鼠均在立体定向导引下右尾状核区接种1×106C6胶质瘤细胞。不同时间和剂量VEGF反义寡核苷酸均在立体定向导引下原穿刺靶点注射。其中实验Ⅰ组在接种细胞的同时原位注射1000μmol/L的VEGF反义寡核苷酸,而实验Ⅱ组则同时注射2000μmol/L的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照Ⅰ组为对照。实验Ⅲ和Ⅳ组在细胞接种后的1和2周各原位注射1次,共2次,每次实验Ⅲ组为1000μmol/L、实验Ⅳ组为2000μmol/L的VEGF反义寡苷核酸。对照Ⅱ组为对照。实验V组仅在接种后2周注射1次2000μmol/L的VEGF反义寡核苷酸,并设对照Ⅲ组为对照。实验3周时处死所有的大鼠,解剖出全脑标本,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测量肿瘤大小。结果实验Ⅰ组的抑瘤率为94.5%,实验Ⅱ组的抑瘤率为100%。实验Ⅲ组的抑瘤率为91.5%,实验Ⅳ组为100%,实验Ⅴ组抑瘤率为87.8%。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肿瘤体积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 原位应用VEGF反义寡核苷酸能取得很好的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效果,抑瘤效果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原位早期使用足量反义核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张绍辉  王宇 《黑龙江医学》2001,25(9):641-64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它能够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完整 ,避免其发生融合、降解及重组。端粒酶位于细胞核内 ,是一种能够催化、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核蛋白 (RNP) ,由RNA和相关蛋白组成 ,它能够以自身RNA为模板 ,逆转录合成端粒DNA ,并添加于染色体末端 ,从而维持端粒长度的稳定使细胞永生化。端粒酶活性与头颈部肿瘤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 ,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头颈部肿瘤的关系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术中B超在胶质瘤手术过程中实时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至2013年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就诊的80例胶质瘤患者术中进行B超辅助,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进行病灶的实时定位,在术中B超指导下进行肿瘤切除,并于切除后确认肿瘤残余.术后72 h复查头部强化MRI以评价切除范围.结果 所有患者在术中B超辅助下均能准确定位,72例实施了肿瘤全切,其中70例术中B超与术后复查MRI的结果完全相符,2例术后复查MRI发现肿瘤有残余;8例实施了肿瘤部分切除,7例术中B超与术后复查MRI的结果也完全相符,1例术后复查MRI发现肿瘤残余范围大于术中B超监测的范围.总体准切率可达96.2%.所有患者没有出现术中B超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术中B超引导胶质瘤手术不仅能帮助术者设计最佳的皮层切口、入路途径和切除范围,还可以协助确认肿瘤残余,因其体积小、操作方便、检查时间短,便于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84.
刘国华  沈冰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2):104-105,F0003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颅内胶质瘤动物模型及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在体外培养C6细胞,借用立体定向仪将C6细胞接种于大鼠右侧尾状核区,观察大鼠生存状态,分别在接种后9、15及21天处死,解剖各组荷瘤大鼠,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检测不同时期胶质瘤PCNA的表达。结果此模型胶质瘤生长特性及组织学特征与人类极为相似,不同时期胶质瘤中PCNA均呈高表达,接种后9天组尤其明显。结论该方法建立的胶质瘤模型成瘤率高、重复性好,PCNA在各期均高表达说明胶质瘤增殖活跃。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 探讨胶质瘤及瘤周水肿(PTE)MRI影像组学在评估肿瘤复发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120例,包括55例复发和65例无复发患者,根据术前T2WI和T1WI增强图像对肿瘤和PTE进行三维容积感兴趣区勾画,并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分析两者及联合的组学特征与肿瘤复发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与准确性矩阵,比较和评价不同影像组学模型的训练结果。 结果 对于PTE,K临近法(KNN)分类器预测效能最好:训练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0、0.84、0.88,验证组分别为0.916、0.82、0.93。对于肿瘤,逻辑回归(LR)分类器预测效能最好:训练组AUC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7、0.69、0.67,验证组分别为0.758、0.82、0.92。当肿瘤+PTE联合时,逻辑回归(LR)分类器预测效能最好:训练组AUC值、敏感度、特异度为0.977、0.88、0.89,验证组则为0.841、0.73、0.83。 结论 胶质瘤PTE和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胶质瘤术后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PTE的KNN组学模型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5-氨基乙酰丙酸(ALA)引导的荧光手术已应用于临床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ALA荧光引导切除脑胶质瘤的荧光边界与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对11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麻醉诱导前3h给予口服ALA,术中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肿瘤荧光,根据有无荧光留取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荧光组与非荧光组组织中侵袭性指标细胞粘附分子CD44(CD44-HCM)、基质蛋白酶-9(MMP-9)和肌腱蛋白(TN)的表达.结果 CD44-HCM、MMP-9和TN在荧光组织与无荧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1),与无荧光的组织相比,荧光组中CD44-HCM、MMP-9和T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增加.结论 ALA诱导的肿瘤荧光边界与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边界相符,进一步表明,荧光引导手术能够有效的切除脑胶质瘤,并且为手术提供客观边界.  相似文献   
88.
脑胶质瘤卒中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卒中MRI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认识。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2例胶质瘤卒中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间变性星形细胞瘤7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3例,少突胶质瘤1例,低级别胶质瘤1例。MRI表现7例肿瘤征象与出血征象并存;5例出血征象掩盖肿瘤组织。结论胶质瘤卒中MRI正确诊断率与瘤出血量相关,对瘤出血量大,掩盖肿瘤组织易误诊。应结合MRI信号及临床与其他出血性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外科干预的临床意义及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1例经头部MRI诊断为脑干肿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施行肿瘤切除。后正中入路5例,乙状窦后入路3例,乙状窦前入路2例,颞下入路1例。术后行适形放疗3例,替莫唑胺(TMZ)口服化疗3例,宁得朗(ACNU)+顺铂(DDP)化疗2例。结果其中全切4例(2例胶质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近全切4例(2例胶质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胆脂瘤),大部分切除2例(均是胶质瘤),活检1例(胶质瘤)。无手术死亡,除1例6个月死于肿瘤进展外其他患者均存活。结论脑干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部位与手术切除程度密切相关,手术对脑干良性肿瘤及局限性分化良好胶质瘤效果满意,对一些恶性肿瘤可减少瘤体积,减轻症状,为下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机会。但对弥漫型生长的胶质瘤效果不佳,对术前已行放射治疗的脑干胶质瘤手术应慎重。对手术有残留的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及化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5-FC/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的杀伤效应。方法扩增yCD::UPRT融合基因并构建含yCD::UPRT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载体转染包装细胞PT67,所获重组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C6,筛选并鉴定阳性转基因克隆;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FC对CD::UPRT转基因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PCR法扩增出全长CD::UPRT基因,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yCD::UPRT经双酶切获目的条带,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3.5×10~6CFU/ml)并转染C6,经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克隆C6-yCD::UPRT细胞株,检测显示该细胞株有效表达目的基因。当5-FC终浓度≥10μmol/L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增殖力出现显著差异(P<0.01),5-FC作用96h后电镜观察到凋亡小体。结论5-FC/y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