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93篇
  免费   1406篇
  国内免费   288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652篇
妇产科学   227篇
基础医学   3844篇
口腔科学   375篇
临床医学   2153篇
内科学   1637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4145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28篇
综合类   186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304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2366篇
  8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319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630篇
  2021年   993篇
  2020年   751篇
  2019年   635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666篇
  2016年   709篇
  2015年   673篇
  2014年   1230篇
  2013年   1670篇
  2012年   1064篇
  2011年   1221篇
  2010年   874篇
  2009年   920篇
  2008年   984篇
  2007年   941篇
  2006年   884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577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249篇
  1984年   245篇
  1983年   175篇
  1982年   213篇
  1981年   200篇
  1980年   197篇
  1979年   182篇
  1978年   127篇
  1977年   139篇
  1976年   130篇
  1975年   93篇
  1973年   7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71.
目的系统评估四川省目前土源性线虫病健康教育工作状况,探索有针对性的土源性线虫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四川省选择郫县、岳池和五通桥作为土源性线虫病健康教育基地。在各县开展感染率基线调查和有关知识、态度、行为等的问卷调查。结果五通桥、岳池、郫县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3.85%、20.03%和3.36%。各县感染均以钩虫为主,钩虫感染率分别为23.22%、19.74%、3.14%。96.94%的村民表示不喝生水,95.79%的村民能做到饭前洗手,96.29%的村民能做到便后洗手,只有50.39%的村民不光脚下地劳动,55.02%的村民不用新鲜粪便施肥。88.19%的村民表示为了健康,能够主动花钱服药驱虫,或动员家购药驱虫。村民最喜欢的寄生虫病健康教育途径前5位分别是折页和小册子(49.90%),宣传栏和宣传单(49.81%),报纸和杂志(43.69%),电视(41.87%),讲座和健康教育课(19.22%)。结论四川省土源性线虫感染以钩虫为主,感染率较高;村民光脚下地劳动、使用生粪施肥等行为习惯较为常见,大多数村民有购药驱虫的积极性,大多数村民喜欢折页、小册子等非人际传播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72.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健康行为真实形成情况,并初步探讨不同行为、调查方法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和KISH表抽样相结合方法抽取室内调查对象,通过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和室内现场观察获取资料;采用随意抽样方法,对室外健康行为进行直接观察。结果苏州市居民室内调查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8.65%,室外观察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5.60%;室内面对面问卷调查与室内直接观察所得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不同(P=0.00)。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和人均月收入是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调查方法得出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差异较大,需建立规范统一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973.
目的了解中低档女性性工作者(FSW)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今后控制HIV的流行和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5~8月采用多级抽样方法,选择济南市历城区和德州市德城区中低档娱乐场所,对从业的FSW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收集有效问卷583份,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占64.32%;14.08%发生过肛交行为,35.68%既有固定性伴又有熟客;413名有熟客的FSW在过去1年、最近1个月和最近1周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33.41%、49.88%和61.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与熟客的性活动中,收费在51~200元的FSW安全套使用率高(OR=2.17,95%CI:1.39~3.69)。结论中低档FSW文化程度低,存在严重的高危性行为和较低的安全套使用率,特别是低档FSW,存在更严重的行为,需要真正挖掘到这些人群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974.
赵桂娟 《职业与健康》2014,(10):1403-1405
目的了解2010—2012年百色市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制定下一步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百色市右江区5个社区的各80名居民进行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知识的宣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以自填式问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0年居民对4个健康知识点知晓率较低,2011年所有健康知识点知晓率均明显提高,2012年则进一步提高(P〈0.05);总知晓率逐年提高(P〈0.05)。2010年4个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2011年均明显提高,2012年则进一步提高(P〈0.05),总形成率逐年提高(P〈0.05)。结论百色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逐渐提高,表明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75.
目的 研究2010年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2010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部分资料,研究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现状、饮酒频率、饮酒类型、每日酒精消费量及分级.结果 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为26.1%,男性为43.9%,女性为8.0%.饮酒者中酒精摄入量为34.3 g/d,男性为37.7 g/d,女性为14.9 g/d.不同年龄组中,男性45 ~ 59岁年龄组饮酒率和每日酒精摄入量最高(53.9%和42.6 g/d),女性18~44岁年龄组饮酒率最高为9.6%,45 ~ 59岁年龄组酒精摄入量最高为16.5 g/d;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的饮酒率分别为22.9%和28.5%,酒精摄入量分别为28.5g/d和37.8 g/d.男性饮酒者中,饮酒频率以几乎每天饮酒的比例最高(35.5%),3~6d/周的比例最低(13.0%);饮酒类型中,以饮黄酒、啤酒为主,比例为62.0%和42.8%,饮低度白酒的比例最低为9.8%;过量饮酒、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的比例分别为20.0%、9.2%和20.6%,单次大量饮酒比例为24.6%.结论 2010年上海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间饮酒行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76.
目的 了解普洱市边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和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为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普洱市江城、孟连、澜沧和西盟4个边境县每个县随机抽取1~2个边境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2个村民小组.调查人员分为协调组、调查组、实验组和质控组,入户对15 ~60岁的边民进行人口学基本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学调查,并采集3 ~5 mL静脉血进行HIV检测,调查结束后用Epi Data 3.0建数据库,用SPSS 15.0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3250名边民,大多为已婚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接受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情况边4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青年人(66.67%)显著高于中老年人(45.35%),汉族(58.81%)显著高于少数民族(47.71%);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均较低,非固定性伴(23.47%)显著高于固定性伴(12.58%);HIV检出率0.21%.结论 针对边民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应加强对边境乡镇村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干预、监测检测和提高免费安全套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977.
目的探讨父母压力和父母期望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父母压力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父母期望问卷对691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独生子女[(40.602±6.890)分]和非独生子女[(40.501±5.101)分]父母在父母压力量表上的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63.815±13.895)分]和非独生子女父母[(63.757±13.908)分]在父母期望问卷上的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量表总分上独生子女[(2.008±0.573)分]和非独生子女[(1.994±0.5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迫症状因子上的得分独生子女[(2.190±0.676)分]高于非独生子女[(2.125±0.5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的压力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存在显著正相关(r=0.166,P〈0.01);父母对子女期望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1,P〈0.01)。结论父母的压力越大,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978.
Early intensive interventions have become popular. Thus, not surprisingly, the amount of research surrounding this topic has increased and evolved rapidly. The persons providing treatment, the settings in which treatment is provided, and the methods used have varied considerably. This paper reviews current trends. For example, 20–40 h of therapy weekly has consistently characterized the literature. Conversely, the role of parents has transformed as they have increasingly become co-therapists. One major concern is that little effort has been put into the transition from these intensive programs to educational settings. These factors and related parameters are reviewed and the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79.
Matching-to-sample (MTS) is often used to teach symbol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oken or printed words and their referents to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However, many children have difficulty learning symbolic matching, even though they may demonstrate generalized identity matching.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raining on symbolic MTS tasks in which the stimuli are physically dissimilar but members of familiar categories (i.e., thematic matching) can remediate an individual's difficulty learning symbolic MTS tasks involving non-representative stimuli. Three adolescent males diagnose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were first trained on symbolic MTS tasks with unfamiliar, non-representative form stimuli. Thematic matching was introduced after the participants failed to learn 0, 2 or 4 symbolic MTS tasks and before additional symbolic MTS tasks were introduced. After exposure to thematic matching, accuracy on symbolic MTS tasks with novel stimuli increased to above chance for all participants. For two participants, high accuracy (>90%) was achieved on a majority of these sessions. Thus, thematic matching may be an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students with limited verbal repertoires and who have difficulty learning symbolic MTS tasks.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facilitative effect of thematic matching are considered and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980.
目的了解保山市艾滋病哨点孕产妇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梅毒(S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流行现状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相关的危险行为,为制定防制HIV经母婴传播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到保山市人民医院及市妇幼保健院做产前检查的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800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63%。各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71.13%~84.13%。在不同人群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6~20岁78.89%,21~30岁85.45%,31~47岁85.71%(P〉0.05);小学及以下86.44%,初中79.86%,高中或中专89.86%,大专及以上93.17%(P〈0.01);未婚者70.83%,在婚或同居者85.18%(P〈0.05);本省户籍85.45%,外省或外籍66.67%(P〈0.01);未生育87.87%,1次生育78.41%(P〉0.05)。有18.00%及22.25%的孕产妇及丈夫分别去过外地打工或经商。HIV抗体检测800人,阳性2例,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5%;检出SP阳性2例,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o.25%;检出HCV抗体阳性3例,HC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38%。结论保山市HIV哨点孕产妇人群HIV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