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61篇
  免费   2308篇
  国内免费   1397篇
耳鼻咽喉   252篇
儿科学   362篇
妇产科学   830篇
基础医学   7644篇
口腔科学   525篇
临床医学   2208篇
内科学   5167篇
皮肤病学   540篇
神经病学   1127篇
特种医学   14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565篇
综合类   4256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574篇
眼科学   244篇
药学   3383篇
  3篇
中国医学   770篇
肿瘤学   488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394篇
  2022年   753篇
  2021年   944篇
  2020年   867篇
  2019年   821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904篇
  2016年   1040篇
  2015年   1212篇
  2014年   1698篇
  2013年   2274篇
  2012年   1568篇
  2011年   1903篇
  2010年   1554篇
  2009年   1669篇
  2008年   1649篇
  2007年   1702篇
  2006年   1663篇
  2005年   1582篇
  2004年   1438篇
  2003年   1265篇
  2002年   1138篇
  2001年   1028篇
  2000年   902篇
  1999年   741篇
  1998年   717篇
  1997年   636篇
  1996年   591篇
  1995年   565篇
  1994年   594篇
  1993年   416篇
  1992年   433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52篇
  1988年   224篇
  1987年   142篇
  1986年   155篇
  1985年   198篇
  1984年   162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85篇
  1981年   93篇
  1980年   90篇
  1979年   66篇
  1978年   56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35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对118例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及37例无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CSF)中的单纯疱疹病毒DNA(HSV-DNA)进行了检测及分型。结果提示:“散发性脑炎”组的阳性率为38.46%(20/52),细菌、真菌性脑膜炎、其它病毒性脑炎组以及无神经系统疾病组均为阴性。作者认为:①本检测是目前单纯疹病毒性脑炎(HSE)较为简便而准确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②HSV分型检测,对病原诊断更具有全面性;③两型单纯疱疹病毒均可引起HSE。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图像分析技术(IAT)对55例原发性肝癌(PHC)病人的DNA含量及核形态学参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无1例PHC的DNA干系水平睡于DNA含量二倍体区域,3例处于近二倍体(5.45%),52例处于异倍体(94.55%)。DNA含量与有无淋巴结转移(P〈0.05)、瘤体大小(P〈0.01)、生存率(P〈0.001)有相关性。核形态学参数与PHC的DNA含量及PHC有无淋巴结转移亦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本实验将赖型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DNA基因库的克隆pCX7制备成 ̄(32)P-重组DNA探针,对8个不同血清群的17株问号状钩体、双曲钩体PatocⅠ株以及细螺旋体3055株DNA进行打点杂交;同时用15种DNA片断进行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DNA具有问号状钩体种(Species)特异性,但与不同问号状钩体之间的同源性程度有差别;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发现pCX7重组DNA片段长约1.7kb,具有1个Bg1Ⅱ识别位点和3个BstB1识别位点。  相似文献   
104.
作者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非典型结节与甲状腺癌细胞核直径、面积及 DNA 含量检测,发现核直径与面积的(?)和 S 为甲状腺癌组>非典型结节组>对照组(P<0.01);随着细胞增生异型程度的加重,核直径、面积及离散程度随之增加、DNA 含量也显著增加,显示Ⅲ级 DNA 含量细胞出现频率越高恶性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发现各组细胞核不同 DNA 含量的核直径、面积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生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5.
健康成年金黄仓鼠腹腔内接种PVH-1(5×106pfu),FCM动态检测肝细胞DNA周期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PVH-1接种后处于G0+G1期的肝细胞与对照组动物相比无显著差异。S期肝细胞在第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动物(P<0.05),且在第7天时仍呈上升趋势,第14天到30天趋于正常水平。G2+M期肝细胞在PVH-1接种后第30天升高(P<0.05)。结果提示,动物在PVH-1接种后第3到第7天是病毒在肝细胞中的复制高峰,并阻滞仓鼠处于S期肝细胞分裂进入G2+M期,但是这种阻滞作用较短暂、并可逆,在PVH-1接种后14~30天自然消失。  相似文献   
106.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s metastatic liver disease. In order to identify patients at a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hepatic secondari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s, DNA content was measured in metastasizing colorectal primaries (Group I, n= 32) as well as in their subsequently resected liver secondaries and in sections of non-metastasizing colorectal cancers (Group II, n= 25). A modified interpretation system involving both a DNA index and percentage of cycling cells (those in S and G2 + M phases) was developed. DNA content was measured in paraffin-embedded sections by flow cytometry using internal controls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and non-malignant tissue controls (19 patients with diverticular disease). In Group I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umours with both abnormal ploidy (aneuploid or abnormal tetraploid peak) and > 15% cycling cells compared with Group II (Chi-squared; P= 0.034). The combination of abnormal ploidy and > 15% cycling cells was superior to Dukes’ classification for identifying metastasizing tumours (Logistic Regression; P= 0.047). However, it was not possibl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using either DNA ploidy or the percentage of cycling cells alone. The metastasizing colorectal cancers exhibited similar DNA ploidy characteristics and had a similar percentage of cycling cells compared with their liver metastas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umour DNA ploidy plus the percentage of cycling cells may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metastases and thu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07.
瘤体内DNA倍体异质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瘤体内DNA倍体异质性及其与肿瘤病理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点取材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80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标本的DNA倍体类型进行分析。如果一个标本中的3个样品中的倍体类型不一致,即判定为倍体异质性肿瘤(PHT),其余为非倍体异质性肿瘤(N-PHT)。然后用统计学方法分析DNA倍体异质性与肿瘤病理学特性的关系。结果80例中,共检出异倍体肿瘤71例(88.8%),DNA指数范围为0.77~1.74。倍体异质性肿瘤的检出率为47.5%(38/80)。倍体异质性与肿瘤的侵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P<0.05~0.025),而与组织分级和瘤体大小无关(P>0.05)。结论DNA倍体异质性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生物学现象。深入研究它将对判断肿瘤的病理特性、患者预后及协助组织学分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高密度cDNA微阵列技术检测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描绘乳腺癌的基因差异表达谱,以寻找乳腺癌新的肿瘤相关候选基因和分子标志。方法 用含14000个cDNA克隆的表达微阵列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癌旁组织及乳腺非癌组织的mRNA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织与乳腺非癌组织比较有80个差异表达基因,乳腺癌组织与乳腺癌旁组织比较有57个差异表达基因,乳腺癌旁组织与乳腺非癌组织比较有29个差异表达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与乳腺非癌组织和乳腺癌旁组织比较中有14个差异表达基因是一致的。结论 用微阵列技术对乳腺癌的肿瘤相关基因和分子标志作初步探索,为了解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发展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09.
环氧乙烷对大鼠DNA损伤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环氧乙烷(EtO)对DNA分子水平的损伤作用,采用血红蛋白基因特异性的单引物,对用EtO染毒不同时间的Wistar雄鼠和对照个体的肝、肾、睾丸等组织的DNA进行半随机PCR扩增。结果显示:在吸入染毒(800mg/m3)6~9周条件下,EtO可引起肝、肾、睾丸等组织不同程度的DNA损伤,其中睾丸组织DNA损伤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内镜Nd:YAG激光治疗食管和贲门早期表浅癌的远期疗效和DNA及p5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内镜激光治疗癌细胞消失的32例食管和贲门早期表浅癌病人进行33~78个月(平均55.3个月)的随访。并与117例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的自然病程对比分析。应用ProductLimitEstimate方法计算其存活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53表达。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癌细胞DNA含量。结果:内镜激光治疗5年存活率为97%,自然病程5年存活率为67%(P<0.01)。p53阳性表达和DNA非整倍体型病人的复发率分别为76.9%和64.3%。结论:内镜Nd:YAG激光是治疗食管和贲门早期表浅癌的有效方法。抗癌基因p53和DNA倍体数与病人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