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1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97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1194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311篇
内科学   349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736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718篇
综合类   816篇
预防医学   84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33篇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8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12篇
  1973年   11篇
  1972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研究大型活动志愿者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方式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4所高校的416名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志愿者自我和谐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t=-4.87,P<0.001)及自我的刻板性(t=13.06,P<0.001)比常模下降,自我的灵活性(t=5.75,P<0.001)上升。有效问卷的416志愿者中,342名的应对行为为成熟型(82.2%),不同行为类型的人员达标情况存在差异,应对行为类型和得分达标数情况相关(χ2=129.7,P<0.001)。对作用效应而言,自我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的缺乏等是影响应对方式的负性因素,社会支持、自我灵活性和志愿者经历等是正性因素。支持的利用度、自我经验的不和谐、活动前培训、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的影响较为普遍,其他则比较单一。结论志愿者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总体成熟稳定,但具有个体差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必要针对志愿者人群开展干预训练,进一步提高其整体应对方式的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942.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的基本状况以及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内隐自尊的关系.方法 对61名大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测试与内隐联想测验.结果 大学生内、外控得分差异显著(t=7.766,P<0.001);大学生内隐自尊效应显著(t=-11.175,P<0.001);大学生内隐自尊与归因的总体情况呈显著负相关(r=0.317,P<0.05),与成功事件的内控归因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0,P<0.001);努力(t=2.076,P<0.05)和能力因素(t=2.261,P<0.05)高分组的内隐自尊高于低分组.结论 大学生倾向于做内控归因,并且内隐自尊呈积极状态;大学生越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其内隐自尊越高;高内控归因水平的大学生内隐自尊体验高,而外控归因水平高低不影响大学生内隐自尊水平的变化,反映着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成熟.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讨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并考察应对方式在这个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应对方式问卷(CSS)和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4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抑郁各纬度呈显著相关(P<0.01)。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满意(Beta=-0.404,P<0.001)、自我认同(Beta=-0.128,P<0.001)、不成熟应对和成熟应对(Beta=-0.178,P<0.001)对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不成熟应对方式在自我概念与抑郁间的作用为部分中介作用(P<0.001)。结论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对抑郁有显著预测作用,低自我概念可能导致不成熟应对方式的运用,使个体更易陷入抑郁。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非随军军嫂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心理学量表对372名非随军军嫂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社会支持的2个维度与心身症状呈负相关(P<0.01或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项指标呈较高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项指标呈低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非随军军嫂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45.
文章阐述了学校刊物编辑活动中一个编辑应有的责任心、工作作风以及工作能力上的一些具体要求,即要了解不同时期的方针和政策,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在编辑能力上要做到知识的"杂"、工作勤奋、善于捕捉信息、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文字水平、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和编辑审校能力。指出需加强编辑部知识结构管理来提高总体编辑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学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46.
《生物治疗学》现已成为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作者结合自己在《生物治疗学》课程教学中的亲身体会,对教学时间、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47.
目的 探讨大学生爱情观、功能失调性态度与爱情质量及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法,选取北京市某高校大一、大二的学生552名,采用爱情关系量表(RAS)、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爱情观量表(LAS)、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进行测查.结果 (1)激情型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质量最高,游戏型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质量最低[分别为(27.85±4.624)分,(23.89 ±4.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相关分析表明,激情型、朋友型、奉献型、理智型爱情观和生活满意度与爱情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游戏型爱情观和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与爱情质量呈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较高水平的激情型、理智型、朋友型爱情观与较低水平的游戏型爱情观和功能失调性态度能显著提高爱情质量.结论 爱情观、功能失调性态度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爱情质量.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心理韧性与归因、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多维度归因因果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7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变量大学新生心理韧性、归因、应对方式的差异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城镇大学新生心理韧性[(68.88±10.57)分]、学业外归因[ (21.14±6.01)分]及人际外归因[(22.87±6.42)分]高于农村学生[(67.51±10.43)分,(19.81±5.88)分,(21.86±5.88)分,t=2.03,3.48,2.57],高职学生学业内归因[(28.68±5.30)分]和人际内归因[(26.81 ±5.82)分]高于本科学生[(27.61±5.47)分,(25.53±5.92)分,t=3.00,3.30],独生子女心理韧性[(68.88±10.81)分]和学业失败运气[(4.37±2.21)分]高于非独生子女[(67.44±10.18)分,(3.96±2.12)分,t=2.15,3.02];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学业失败外归因、学业成功内归因、家庭住地、学业失败内归因对心理韧性有预测力(β=16.435,-4.919,-0.344,0.308,1.396,-0.182).结论 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合理学业归因的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会更好.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探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和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应对方式和学习投入都显著正相关(r=0.179~0.586,P<0.05);核心自我评价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动机,核心自我评价对精力和专注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精力和专注.结论 在核心自我评价影响动机的过程中应对方式有完全中介作用,在核心自我评价影响精力和专注的过程中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50.
目的分析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并制订护理对策,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医学应对问卷及癌症康复评价简表对本院收治的98例康复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在屈服和回避两种应对方式上的得分高于常模(均P<0.01);面对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及总分成正相关,屈服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及总分成负相关,回避应对方式与生理维度成负相关(均P<0.05)。结论康复期乳腺癌患者倾向于采用屈服和回避的应对方式去面对疾病,采用屈服应对方式的患者生活质量较低,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临床或社区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应对方式去制订相关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