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81.
Surface antigens of Schistosoma mansoni schistosomula were isolated using antibodies produced in rat and human schistosomiasis. Three immunoreactive surface proteins of 40 000, 37 000 and 32 000 daltons were identified by SDS—PAGE analysis of immune complexes formed by incubation of a detergent extract of surface labelled schistosomula with infected rat sera. Surface antigens of similar molecular weight were also isolated when using sera of patients with schistosomiasis. Binding of schistosomula surface antigens to specific antibodies was substantially inhibited by components released by adult worm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schistosomula surface antigens could be involved in the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challenge infection but their protective role in immunity still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方法:1995~2002年我们共诊治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病人244例;其中69例系单纯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占28.3%;98例合并有心脏病,占40.1%;77例有可疑心脏病,占31.6%。结果:某些心脏病固然是引起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因素,然而健康人群中也不乏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者,我们对患者进行随诊观察发现,LAH呈良性状态,不引起心脏骤停,预后是良好的,这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不同。结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取决于引起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疾病本身、是否进展和恶化,治疗应针对原发病。对SLAH者无需治疗,更不需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相似文献   
83.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质量研究(Ⅱ)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进一步考察国产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质量,并与进口脑活素注射液的质量比较,为制订该品种的国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Prodigy ODS 100A(4.6mm×25 cm,5μm);流动相A为0.1mol·L~(-1)醋酸钠溶液(pH 6.5)-乙腈(93:7),B为水-乙腈(1:4);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8℃;总氮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结果:与进口产品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总氮含量与多肽含量有差异。结论: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4.
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华  张经良 《医药导报》2004,23(4):0225-0226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施普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给予吸氧、退热、镇静、控制惊厥、甘露醇脱水等,酌情使用呼吸兴奋药、能量合剂等纠正呼吸衰竭,配合吸痰器、呼吸机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10~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14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34例,采用同治疗组的常规综合治疗,疗程同治疗组。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1.8%,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脑活素 (丽珠赛乐 )治疗高危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观察组 86例及对照组 34例高危儿脑损伤患儿予以物理疗法、针灸、按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 ,观察组同时静脉注射丽珠赛乐。测评治疗前后两组发育商DQ值 ,对比疗效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轻、中、重度患儿DQ提高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2 ,P <0 0 5 )。结论 丽珠赛乐可提高高危儿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酶法从全脂大豆中同时制各大豆油和大豆水解蛋白的工艺,水提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0,温度44℃,pH7.70和提取时间36min。含油大豆蛋白进行两次有控制的酶解,得到等电点可溶大豆水解蛋白(ISSPH)和稳定性低的乳化油。确定了转相法破乳的工艺条件,从乳化油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大豆油。水解蛋白和油的得率分别达到74%和66%。探讨了等电点或可溶大豆水解蛋白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癫为例,观察了机体出血时的铁代谢及其产生的继发性氧化损伤。为了尽快从血循环中除去出血时所释放的血红蛋白及其代谢产物等有害铁质以减少出血对机体的损伤,探讨了骨制水解蛋白对铁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胎盘组织液联合鱼腥草注射液在鼻黏膜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胎盘组织液与鱼腥草注射液联用在鼻窦(腔)术后黏膜修复中的作用。方法77例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人)胎盘组织液及鱼腥草注射液(简称混合液)组(39例)及对照组(38例),两组手术方法相同,手术前及手术后处理相同。使用混合液组术后先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日冲洗次),再用(人)胎盘组织液及鱼腥草注射液混合液滴鼻,每日3次,连续3个月。对照组每日用温生理盐水冲冼鼻腔1次。两组患者于冲洗1、2、3、4、5、6、7、8、9、10、11、12周内进行鼻内窥镜检查,记录术腔检查结果。结果混合液组术腔1~2周分泌物明显减少33例,对照组术后术腔分泌物明显减少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液组术腔上皮化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用(人)胎盘组织液与鱼腥草注射液混合液滴鼻能够促进术后鼻腔黏膜恢复的速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9.
蓝园鲹酶解物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园 ( Decapterus maruadsi)在我国沿海产量巨大 ,占捕获量的 7%以上。这种鱼属低值小杂鱼 ,直接食用价值较低 ,一般用于制成动物饲料 ,甚至直接丢弃 ,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为综合开发对其进行深加工利用 ,本研究用胰蛋白酶酶解蓝园 ,分析酶解产物的含氮量、氨基酸组成、肽含量和肽平均分子链长以及酶解物中的微量元素。旨在将其产品用于食品添加或用作功能性食品。1 材 料 与 方 法1 .1 材料、仪器设备  取 6月捕获的新鲜蓝园 ,用自来水除去泥砂、杂物 ,洗净 ,碎肉机破碎 ;胰蛋白酶 ,活力 40× 1 0 4U/g,上海化学试剂分装…  相似文献   
90.
We hav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IgG molecules bound to the surface Fc receptors of S. mansoni schistosomula were hydrolyzed by parasite enzymes.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that the hydrolyzed peptides inhibit macrophage stimulation, assessed by β-glucuronidase release or glucosamine incorporation, and also reduce both phagocytosis of latex beads and IgE-mediated macrophage cytotoxicity against schistosomula.This original process might represent an efficient immunosuppressive mechanism of the parasite to escape the host respon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