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36篇
  免费   975篇
  国内免费   378篇
耳鼻咽喉   215篇
儿科学   853篇
妇产科学   219篇
基础医学   1719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3278篇
内科学   1615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7132篇
特种医学   1794篇
外科学   1548篇
综合类   5122篇
预防医学   986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2290篇
  22篇
中国医学   1619篇
肿瘤学   75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477篇
  2021年   621篇
  2020年   567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839篇
  2015年   778篇
  2014年   1627篇
  2013年   1741篇
  2012年   1724篇
  2011年   1673篇
  2010年   1479篇
  2009年   1370篇
  2008年   1411篇
  2007年   1408篇
  2006年   1277篇
  2005年   1090篇
  2004年   991篇
  2003年   836篇
  2002年   834篇
  2001年   776篇
  2000年   667篇
  1999年   619篇
  1998年   444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341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65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39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159篇
  1984年   94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79篇
  1979年   56篇
  1978年   50篇
  1977年   56篇
  1976年   46篇
  1973年   29篇
  1972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氟比洛芬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FA)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即A组(I-R)、B组(I-R FA5 mg/kg)、C组(I-R FA 10 mg/kg)、D组(I-R FA 20 mg/kg)和E组(脂微球对照组).采用颈内动脉丝线栓塞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后24、48、72 h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并于72 h后处死动物,取大脑切片行10 g/L 2,3,5-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测量并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 72 hNDS评分:B、C、D组明显高于A、E组(P<0.05);梗死容积百分比,B、C、D组明显低于A、E组(P<0.01),B、C、D组间24、48、72 h 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梗死容积百分比B组明显高于C、D组(P<0.05).结论 FA可明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2.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目的评价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25~40m l)的疗效异同。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42个参研医院共随机入选4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排除88例,其中资料不全者16例;不符合入选标准者72例,分别为Glasgow评分≤8分(64例)、术前出血量>40m l(7例)、从发病到达急诊室时间>72h(1例)。评价治疗14d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3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3个月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最终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数为377例,其中微创治疗组195例,对照组182例。微创治疗组患者于治疗14d时,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931,P=0.02);治疗3个月时达良好功能状态的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5.91%vs21.82%;χ2=8.294P=0.004)。微创治疗组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88%vs63.03%,χ2=16.948,P<0.01);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67%vs8.79%)。结论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应用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小血肿不增加病死率,并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73.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导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对SAH后CVS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红细胞分解产物、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以及分子机制在其发病起关键作用.目前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尚无确切治疗方法,近年来人们尝试应用低温治疗脑血管痉挛,现就SAH后CVS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低温对于CVS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时脑状态指数(CSI)的变化.方法 3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诱导:S组吸入2%的七氟醚,每隔1分钟增加1%;P组每隔1分钟重复给予15 mg丙泊酚,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记录患者诱导期的CSI数值,并对患者的镇静程度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标准评分.结果 S组与P组术前CSI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麻醉的加深,两组的CSI数值均明显下降(P<0.01),至OAA/S 1分时S组与P组的CSI数值较OAA/S 5分时明显下降(P<0.05或P<0.01),S组与P组的CSI与OAA/S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43和0.812.结论 CSI监测可反映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时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揭示健康人Broea区与其他脑功能区间的纤维联系规律。方法 健康成人20名,采用Siemens Trio 3.0T MR仪及工作站行数据采集和后处理及Broea区(B45和44区)纤维追踪,分析由语言功能区发出的神经纤维分布和走行。结果 BroeaB45区纤维束平均值左侧为428束,右侧相应脑区为416束,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6,P〉0.05);B44区纤维束平均值左侧为432束,右侧相应脑区为344束,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4,P〈0.05)。B45区部分各向异性左侧平均为0.336,右侧同区为0.317(t=-3.656,P〈0.05);B44区左侧平均为0.342,右侧同脑区为0.342(t=0.093,P〉0.05)。弓状纤维束平均左侧为199束,右侧为205束(t=-0.465,P〉0.05);平均部分各向异性左侧为0.385,右侧为0.375(t=1.912,P〈0.05)。Broea区发出纤维走行和分布,主要向前上到额叶前部内侧面皮层下,过胼胝体到对侧相应结构,向外下穿外囊向后经颞叶到枕叶,向内下穿苍白球和内囊后肢向下行。结论 Broea区及其相关的纤维结构形成重要的语言纤维环路结构,结构完整是完成语言功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6.
目的为提高手术安全性,在L2~S2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手术时,对肛门括约肌进行肌电图(EMG)监测,并评价其作用。方法在SPR手术监测中,当对S2后根小束进行电刺激时,采用针状电极记录双侧肛门括约肌的反应情况,有明显反应的后根小束予以保留。手术后随访患者踝痉挛改善情况和括约肌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后踝痉挛均有明显改善,无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结论SPR手术包括S2后根时,术中括约肌EMG监测对保证疗效,保护括约肌功能,提高手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7.
目的 通过监测脑血流速度、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血压、心率(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综合评价艾司洛尔用于控制开颅手术苏醒期患者脑过度灌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20例)和对照组(C组,20例).E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艾司洛尔0.6 mg·kg1·h-1静脉持续滴注15 min C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持续滴注.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30、45、60 min时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SivO2平均动脉压(MAP)及HR,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E组术后15和30 min的MCA Vm、sjvO2及HR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1),术后15 Min的MAP显著低于C组(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与艾司洛尔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艾司洛尔是控制术后脑过度灌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78.
DT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DTI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大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和皮质脊髓束受损与肌力的关系。方法:对9例正常被试和9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常规MR T1WI、T2WI和DTI检查,对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采用dTV.II软件处理,获得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DEC)图,并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3D纤维束图。结果:在正常组双侧白质纤维束FA值无明显差异,重建FA值图与方向编码彩色图可显示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在脑卒中病人组梗死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570,P<0.001)。病变侧皮质脊髓束受压、变形、移位、部分断裂,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与肌力有相关性(rs=0.888,P<0.05)。结论:DTI可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分布,为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DTI FA值图及DEC图可以显示卒中病人梗死区白质纤维的方向与各向异性程度。3D纤维束图可以更立体直观的显示锥体束状况,有利于探讨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肌力的关系,对临床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9.
目的观察青皮升压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皮质下梗死灶周边葡萄糖利用率(LCGU)的影响。方法将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青皮升压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在缺血2h用青皮升高血压20%~30%,缺血24h后处死大鼠,采用定量放射自显影技术测定2组缺血侧大脑半球皮质下梗死灶周边区及对侧大脑半球同源区的LCGU。结果对照组、青皮升压组皮质下梗死灶周边的LCGU分别为(250±39.3)μmol·100g-1·min-1,(182.7±23.03)μmol·100g-1·min-1,明显高于对侧大脑半球同源区(170.4±22.5)μmol·100g-1·min-1,(134.1±29.9)μmol·100g-1·min-1(P<0.05);青皮组皮质下梗死灶周边的LCG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皮质下梗死灶周边存在葡萄糖利用率增高区,青皮可改善皮质下脑梗死灶周边无氧糖酵解。  相似文献   
180.
Bilateral perioral sensory dysfunction due to unilateral cerebral lesion is rare, and has been thought to be caused by midline brainstem lesions. Six patients are described herewith, with bilateral perioral sensory symptoms due to unilateral strokes that do not involve the mid-brainstem region. Brain-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monstrated unilateral cerebral strokes in the thalamus, posterior limb of the internal capsule, basal ganglia, fronto-parietal cortex and the insular-frontal subcortical area. This observation suggests that bilateral perioral sensory symptoms do not have a localizing value. Possible pathogenetic mechanisms for this sig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