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995篇
  免费   8027篇
  国内免费   3381篇
耳鼻咽喉   658篇
儿科学   812篇
妇产科学   367篇
基础医学   4483篇
口腔科学   1570篇
临床医学   22396篇
内科学   10541篇
皮肤病学   330篇
神经病学   1712篇
特种医学   284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5675篇
综合类   40621篇
预防医学   11611篇
眼科学   1052篇
药学   14942篇
  179篇
中国医学   5764篇
肿瘤学   3142篇
  2024年   738篇
  2023年   2575篇
  2022年   3139篇
  2021年   3356篇
  2020年   3232篇
  2019年   3020篇
  2018年   1670篇
  2017年   3017篇
  2016年   3627篇
  2015年   4168篇
  2014年   6870篇
  2013年   6921篇
  2012年   8826篇
  2011年   9517篇
  2010年   8818篇
  2009年   8693篇
  2008年   8382篇
  2007年   7993篇
  2006年   7735篇
  2005年   7746篇
  2004年   6343篇
  2003年   6678篇
  2002年   5636篇
  2001年   4927篇
  2000年   2965篇
  1999年   2642篇
  1998年   2296篇
  1997年   2276篇
  1996年   2105篇
  1995年   1764篇
  1994年   1379篇
  1993年   1000篇
  1992年   898篇
  1991年   828篇
  1990年   592篇
  1989年   757篇
  1988年   265篇
  1987年   264篇
  1986年   208篇
  1985年   216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108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42.
摘要 目的 验证丹参二萜醌类活性成分对胰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抑制效应,阐明其诱导胰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胰腺癌细胞AsPC-1、BxPC-3用含10% gibco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按隐丹参酮组(30μM)、丹参新酮组(15μM)、去氢丹参新酮组(15μM)分别加药处理。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对AsPC-1和BxPC-3细胞进行siRNA转染,Western Blot检测相关PKC同工酶磷酸化水平。结果 隐丹参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0.1%±5.0%、36.2%±5.4%;丹参新酮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2.1%±5.1%、47.2%±5.7%;去氢丹参新组AsPC-1、BxPC-3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6.1%±5.0%、42.2%±5.4%(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sPC-1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71%、30.10%、52.26%、42.30%;BxPC-3组内空白对照组、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10%、30.66%、33.76%、51.76%(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隐丹参酮组、丹参新酮组、去氢丹参新酮组较空白对照组,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PKD/PKCμ ser916、p-PKCδ thr505、p-PKD/PKCμ ser744/748的水平降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siRNA沉默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Cδ,胰腺癌AsPC-1、BxPC-3细胞PKD/PKCμ ser744/748的磷酸化水平下调。结论 隐丹参酮、丹参新酮、去氢丹参新酮通过抑制PKCδthr505的磷酸化水平,继而PKD1μser744/748磷酸化水平下调,从而显著促进胰腺癌AsPC-1和BxPC-3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肝炎模型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及鉴定。方法:将24 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 =12)及病毒感染组(n =12),病毒感染组腹腔注射1.0×106 PFU(200 μL)MCMV悬液,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于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取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同时进行肝组织病毒分离、组织病理学及MCMV IE和M55基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结果: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匀浆病毒分离均为阳性,肝炎发生率为100%。在感染后第3天即发生肝炎病理改变,病毒感染组血清ALT及AST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病毒感染组肝脏HE染色第3天可见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及肝脏点灶状坏死,持续至第7天,Ishak评分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在感染后第3天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内可检测到MCMV IE及M55基因,且在感染后第7天仍可测得IE基因;感染后第3天及第7天病毒感染组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 结论:成功建立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动物肝炎模型,其感染表现主要集中在急性感染前期。  相似文献   
44.
45.
患者男,22岁,无明显诱因咳嗽、痰中带血1周,起初干咳,后咳痰并痰中带血,偶咯出少量暗红色血液;无发热、盗汗、乏力,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平素体健,无家族病史。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右肺下叶闻及细湿啰音。胸部增强CT:右肺下叶基底段见片状磨玻璃影,内见直径约8mm粗大供血动脉自腹腔干发出;支气管树分支及肺发育正常,未见隔离肺(图1A^1C)。肺动脉CTA示右下肺基底段动脉部分缺如(图1D),考虑为右下肺异常体动脉供血并周围肺组织肺泡出血可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总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及诊疗预后。 方法:报道我院1例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表现为渐进性加重 的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低钠血症和轻度精神行为异常。颅 脑MRI-T2/Flair序列提示双侧颞叶(左侧为甚)内侧、海马异常高信号。脑脊液抗LGI1抗体阳性(++)。经激 素治疗症状有所改善。检索既往报道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患者237例,多数呈急性、亚急性起病,最 常见是记忆障碍、癫痫(含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和低钠血症,头颅MRI(特别是MRI-T2/Flair序列)显示单 侧或者双侧海马区、颞叶异常多见,早期免疫治疗预后良好。结论: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有其特 有的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7.
《临床医学工程》2016,(2):175-17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胰岛素、C肽释放、糖耐量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Ⅰ型糖尿病组和Ⅱ型糖尿病组各32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三组的胰岛素和C肽释放量、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组T_0、T_1、T_2、T_3时C肽释放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Ⅱ型糖尿病组T_0、T_1、T_2、T_3时的胰岛素释放量均高于Ⅰ型糖尿病组、对照组,Ⅰ型糖尿病组T_0、T_1、T_2、T_3时的糖耐量水平均高于Ⅱ型糖尿病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C肽释放、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可全面反映糖尿病患者病情,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8.
赵桂东 《山东医药》2015,(6):65-66,70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 FBG和Hb A1c均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效果,其机制可能为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脑卒中组,根据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55例)、中度组(42例)及重度组(21例)。同时,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进展性脑卒中将其分为进展组(31例)和非进展组(87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7、14天采集上述患者肘静脉血检测IL-6和hs-CRP水平。选取同期于本院查体健康者48例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于体检当日清晨采集血液检测IL-6和hs-CRP水平。结果入院后第1、3、7、14天,脑卒中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卒中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于入院后第1天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其中,重度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峰值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1),中度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峰值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非进展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于入院后第1天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进展组患者IL-6和hs-CRP水平随时间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于入院后第7天达到峰值。在不同时间点,进展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结论 IL-6和hs-CRP可用于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预测脑卒中进展,可为脑卒中的防控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功能不同分成4组,各15例,分别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不全期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肾功能衰竭期组;另15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统一测定本次观察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含量、血肌酐含量、血尿素氮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儿童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随着患儿肾功能不全程度的不同,各组间血肌酐、尿素氮以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损伤程度越大,该指标水平越高,同时各组间比较P0.05;不同指标判断患儿肾功能的灵敏度不同,其中血肌酐为50%,尿素氮为48.33%,血清胱抑素C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客观性及准确性均较强,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