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74篇
内科学   2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14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567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322篇
  2篇
中国医学   23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蚌埠市精神卫生中心符合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300例,首先采用Simpson迟发性运动障碍评定量表(Tardive Dyskinesia Rating Scale,TDRS)进行筛选,根据筛选结果分为伴TD组(43例)和不伴TD组(40例),再用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评定TD组病人异常不自主运动的严重程度,同时运用RBANS对2组病人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评。结果除视觉广度外,伴TD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得分及RBANS量表总分均明显低于不伴TD组(P < 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伴TD组AIMS总分与言语功能呈负相关(P < 0.01),年龄与言语功能呈负相关(P < 0.05),文化程度与即刻记忆、视觉广度、延时记忆及RBANS总分呈负相关(P < 0.01);人口学相关资料与RBANS各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总病程、住院次数等因素对伴TD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损害有影响(P < 0.05~P < 0.01)。结论伴TD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年龄更大、病程更长、认知功能损害更严重,特别是记忆、言语功能、注意方面,其损害受年龄、文化程度、总病程、住院次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目的总结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以非运动症候和运动症候为首发症状的构成比和MSA非运动症候的具体症候构成比。方法选择MSA患者31例,其中MSA-P型18例,MSA-C型13例。进行详细病史记录和神经系统体检,记录运动症候及非运动症候具体表现及出现时间。结果 23例MSA以非运动症候首发。非运动症候的首发症状以快速眼动睡眠异常、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及直立性低血压常见。31例MSA患者均有非运动症候表现。以直肠功能障碍(93.5%)、排尿障碍(90.3%)、直立性低血压(64.5%)、睡眠呼吸暂停(61.3%)、快速眼动睡眠异常(48.4%)最为常见。MSA-P型与MSA-C型在年龄、性别、首发病程、就诊病程及非运动症候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A患者普遍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候表现,且以首发症状多见。MSA-C型患者中以非运动症候起病较MSA-P型患者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93.
Kartagener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极低,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窦炎、内脏反位三联征,电镜下纤毛超微结构联合光镜下纤毛功能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Kartagener综合征的“金标准”。本文报道了两例完全型Kartagener综合征患者并进行了文献复习,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MH)对帕金森病(PD)运动症状和认知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315例PD患者,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轻度WMH组191例,中度WMH组74例,重度WMH组50例。收集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Hoehn-Yahr(H-Y)分级、世界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Ⅲ)总分及震颤、强直、运动迟缓、步态姿势异常评分评估运动症状,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情绪,用3T MRI及Fazekas量表评估WMH程度,用Spearma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组年龄、起病年龄、病程、MMSE和MoC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3组H-Y分级、MDS-UPDRSⅢ总分、震颤、强直、运动迟缓、步态姿势异常、HAMA、HAMD评分及体位性低血压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病程、起病年龄、MoCA、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吸烟、性别、体质量指数和心脏病等因素后,WMH与MMSE仍显著相关(β=-0.183,95%CI:-0.134^-0.007,P=0.029)。脑室旁WMH(r=-0.246,P=0.000;r=-0.235,P=0.000)和深部WMH(r=-0.192,P=0.001;r=-0.187,P=0.001)与MMSE和MoCA呈显著负相关。WMH与PD运动症状不相关(P>0.05)。结论 WMH对PD认知损害影响明显,临床需警惕PD伴发WMH,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可能对PD患者认知减退有潜在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5.
<正>非洲国家对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诊断、预测、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较少。一项纳入2009年1月—2012年12月突尼斯军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MRI、MRV确诊的CVT患者,记录并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预后。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6个月至4年)。主要预后指标是死亡或残疾。该研究共纳入41例患者,平均年龄41.24岁,大部分是女性(68%)。急性发病的有  相似文献   
96.
97.
正众所周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和运动障碍。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的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学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渐进性死亡及伴发的纹状体轴突末梢多巴胺的耗竭。据资料统计,PD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约1%,65岁以上人群PD发病率已高达1.7%。以此计算我国目前约有170万~200万PD患者,而全球则有500多万PD患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PD患病率和发病率都呈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伴或不伴食管损伤与食管动力和酸反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GERD诊断标准的25例受试者行胃镜检查,随后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并检测进食标准试验餐后的动态食管pH值变化.比较伴或不伴食管损伤组患者之间的食管动力和餐后食管酸反流时间的差异.同时按DeMeester评分将受试者分为非酸反流组和酸反流组,比较两组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伴或不伴食管损伤组之间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基础值、LES压力残余平均值、食管蠕动传播速度、食管pH<4的时间和DeMeeste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伴食管损伤组的食管收缩幅度明显弱于不伴食管损伤组(31.9 mm Hg比64.2 mm Hg,1 mm Hg=0.133 kPa;Z=-2.37,P=0.02).酸反流组和非酸反流组之间LES压力基础值、LES压力残余平均值、食管蠕动传播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酸反流组的食管收缩幅度明显弱于非酸反流组(36.4 mm Hg比71.8mm Hg;Z=2.25,P=0.02).结论 GERD患者LES压力及食管酸反流与食管损伤之间无显著关系,食管蠕动性收缩功能可能与食管损伤及酸反流有关.  相似文献   
100.
不同阶段糖尿病胃运动障碍诊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宇  路国涛 《胃肠病学》2012,17(2):83-86
糖尿病患者常见胃运动障碍,表现为上腹胀、早饱、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胃排空延迟,胃排空延迟影响降血糖药的药代动力学,造成餐后血糖升高与降血糖药或胰岛素的血浓度高峰不匹配,进而影响血糖的控制与稳定。糖尿病不同阶段胃运动障碍表现形式不同。核素法是最常用的胃排空诊断方法。糖尿病胃运动障碍的处理包括饮食调节、促动力药以减轻症状、控制血糖,针对胃轻瘫的治疗包括胃电刺激、内镜下幽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内镜下放置鼻胃空肠营养管或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外科手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