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629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疗效和机制。方法:7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及第4周格拉斯格昏迷评分(GCS)、昏迷时间及6个月后格拉斯格预后评分(GOS),评价高压氧治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第1周、第2周、第3周及第4周GCS平均值及6个月后GOS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昏迷时间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昏迷时间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伤后3~12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恢复良好26例,中度残疾15例,重度残疾10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情虽重、大多数预后差,合理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存活72例(64%),死亡40例(36%).结论 正确认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4.
<正>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病理类型,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0%,病死率高达42%~46%,仅次于硬膜下血肿[1]。本组从1996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5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现就其特点及临床诊治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2例,女性16例;年龄10~70岁,平均37.2岁;致伤原因:车祸45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3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观察高压氧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治疗后1、3、6个月患者的GOS.结果 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明显缩短,患者GOS明显提高.结论 高压氧能明显减低DAI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损伤机制、病理与MRI与临床表现.方法 分析2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图像和临床资料.结果 28例病人中,大脑皮质髓质交界处病灶27处,胼胝体18处,脑干8处,小脑6处,延髓3处;10例局部脑回肿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伴有斑脑挫裂伤.结论 MRI对DA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以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通过64例临床资料的归纳。结果伤后半年以GOS预后评分:5恢复良好15例(23.4%)、4轻度残疾18例(28.1%)3、重度残疾16例(25%)、2植物生存6例(9.4%)、1死亡9例(14.1%)。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致残率高;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其诊断MRI检查优于CT;大部分采取非手术治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越低、患者昏迷持续时间越长、伴有弥漫性脑肿胀、脑损伤部位越深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8.
目的观察选穴注射药物治疗贝尔面瘫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贝尔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患侧选穴针刺治疗,每次留针20 min,两日1次,2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侧选穴甲钴胺注射液交替注射治疗,每次每穴注射0.25 mL,疗程及次数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80.0%,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7.5%,均高于对照组(71.1%、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面神经功能(FNF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贝尔面瘫采用穴位注射甲钴胺能够有效地提高患侧神经纤维兴奋性,促进了轴索再生,通过针刺及药物的双重作用提高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9.
目的: 研究不同发病时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轴索损伤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不同发病时期EAE大鼠进行HE染色判断炎症损害,以免疫组化方法标记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和磷酸化tau蛋白,了解轴索急性损伤及反复发病后的神经变性情况。结果: 急性组大鼠脊髓组织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弥散分布,在炎症细胞区内有大量β-AP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变性标志物tau蛋白只有少量沉积;瘫痪组大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呈袖套样分布,β-APP在无炎症的区域也有部分表达,并有tau蛋白大量沉积,提示反复发病的瘫痪大鼠存在持续的轴索损伤,并发生明显的轴索变性。急性组、瘫痪组轴索中β-APP和tau蛋白阳性数均多于正常组,差异显著,急性组和瘫痪组比较,轴索中β-APP和tau蛋白阳性表达数亦有显著差异。结论: (1)发病早期轴索损伤与炎症破坏有关,并呈可逆性。(2)神经变性主要存在于EAE的慢性病程中。(3)在EAE发病过程中轴索损伤呈动态变化,疾病后期轴索发生神经变性并导致神经功能不可逆损伤,在EAE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0.
新型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大鼠DAI模型,且具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