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9861篇 |
免费 | 19189篇 |
国内免费 | 112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79篇 |
儿科学 | 2548篇 |
妇产科学 | 1918篇 |
基础医学 | 16399篇 |
口腔科学 | 3500篇 |
临床医学 | 36866篇 |
内科学 | 27200篇 |
皮肤病学 | 2639篇 |
神经病学 | 5926篇 |
特种医学 | 549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3篇 |
外科学 | 14742篇 |
综合类 | 87583篇 |
预防医学 | 19338篇 |
眼科学 | 2393篇 |
药学 | 35259篇 |
541篇 | |
中国医学 | 76657篇 |
肿瘤学 | 90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4217篇 |
2023年 | 8296篇 |
2022年 | 9259篇 |
2021年 | 12022篇 |
2020年 | 9227篇 |
2019年 | 8047篇 |
2018年 | 3927篇 |
2017年 | 7595篇 |
2016年 | 8326篇 |
2015年 | 9790篇 |
2014年 | 15528篇 |
2013年 | 15006篇 |
2012年 | 19759篇 |
2011年 | 21416篇 |
2010年 | 19754篇 |
2009年 | 18425篇 |
2008年 | 21572篇 |
2007年 | 17328篇 |
2006年 | 16018篇 |
2005年 | 16865篇 |
2004年 | 13971篇 |
2003年 | 12790篇 |
2002年 | 10219篇 |
2001年 | 9525篇 |
2000年 | 7557篇 |
1999年 | 5900篇 |
1998年 | 5178篇 |
1997年 | 4699篇 |
1996年 | 4273篇 |
1995年 | 3335篇 |
1994年 | 2514篇 |
1993年 | 1706篇 |
1992年 | 1534篇 |
1991年 | 1318篇 |
1990年 | 861篇 |
1989年 | 887篇 |
1988年 | 381篇 |
1987年 | 340篇 |
1986年 | 277篇 |
1985年 | 249篇 |
1984年 | 166篇 |
1983年 | 111篇 |
1982年 | 74篇 |
1981年 | 37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5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血浆Hcy水平10μmol/L)的原发性高血压,其发病与年龄、性别、遗传、营养因素等密切相关,机制涉及Hcy的氧化应激过程、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抑制硫化氢(H2S)形成、血脂异常、炎症因子形成等方面,治疗以改善Hcy的代谢为主。中医学认为,H型高血压病因在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精微物质缺乏,痰瘀交阻是病机关键,病位涉及心、脾胃、肾,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中药治疗颇有疗效,深入研究H型高血压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将为临床治疗H型高血压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醒脾方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醒脾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转铁蛋白(UTRF)、尿微量白蛋白(U-MALB)、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中医症状积分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 A1c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UTRF、U-MALB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TRF、U-MALB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脾方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UTRF、U-MALB水平。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通窍活血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42例予口服尼莫地平和谷维素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优于对照组的69.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PQ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外伤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ien,Aβ)损伤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培养液对正常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通心络胶囊的干预作用研究,探讨通心络对HBMEC及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正常组,模型组,Aβ损伤组,通心络组,石杉碱甲组,空白组为正常神经元组,正常组为正常HBMEC培养液培养神经元组,其余4组采用20μmol·L~(-1)Aβ诱导HBMEC损伤,其中通心络组提前干预(400 mg·L~(-1)通心络预处理6 h),石杉碱甲组提前干预(100 mg·L~(-1)石杉碱甲预处理6 h),取其损伤后的细胞培养液加到正常脑神经元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束检测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及凋亡蛋白、基因表达。结果:Aβ损伤HBMEC后的培养液可加速脑神经元的凋亡,且较Aβ直接导致脑神经元凋亡严重,提前通过通心络干预的HBMEC培养液诱导脑神经元凋亡细胞减少,凋亡蛋白、基因表达均有降低(P0.05,P0.01),且优于西药石杉碱甲组(P0.05)。结论:老年性痴呆(AD)中HBMEC损伤可以进一步加速神经元的凋亡,而通心络保护HBMEC同时可起到保护脑神经元的作用,通心络胶囊对AD脑神经元及HBMEC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共1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足时,采用中医西结合的方式将有助于极大的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推断并验证大黄、地榆、牡丹皮3味中药炒炭的热解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这3味中药炒炭研究的理论。方法:采用模式函数法中的单个扫描速率的不定温法(Coats-Redfern模型与Achar模型)推断大黄、地榆、牡丹皮3味中药炒炭过程中热解反应的机理函数,通过比较转化率(α)理论值、实验值与1/T的热分析曲线对机理函数进行验证。结果:积分形式表达式能更较好地描述大黄、地榆、牡丹皮3味中药炒炭热解的反应机制,三者的炒炭热解机理函数分别为9号机理函数积分形式g(α)=[(1-α)-1/3-1]2,2号机理函数积分形式g(α)=α+(1-α)ln(1-α),9号机理函数积分形式g(α)=[(1-α)-1/3-1]2。结论:3味中药炒炭的热解反应机制均属于反应扩散,转化率理论值与实验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运用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只是尽可能地模拟这3味中药的炒炭热解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加味定喘汤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73例)与治疗组(173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治疗组给予利多卡因联合加味定喘汤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95%,较对照组的83.24%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止咳时间、止喘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D4+细胞比例均升高,治疗组CD8+细胞比例降低(P0.05或P0.01),且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定喘汤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疗效显著优于利多卡因单用。 相似文献
78.
<正>目前,我国临床以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肝炎为主,酒精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亦较常见,成人巨细胞病毒(CMV)合并EB病毒(EBV)感染发病率低,由它们混合感染引起的肝炎更为少见。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1例,疗效满意,随访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多潘立酮,双歧杆菌三联胶囊口服,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四君子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间资料的有效性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性达93.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两者经卡方检验,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