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0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483篇
内科学   1067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150篇
预防医学   31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266篇
  12篇
中国医学   407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医源性疾病主要类型之一,被分为固有性和特异质性两种类型。前者指当给予高剂量药物时在人类和动物模型中引起的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能够导致黄疸、肝衰竭,甚至死亡,仅影响易感人群,与剂量关系不大。DILI的临床表现多样,致病药物种类繁杂,缺少客观的诊断方法,为其诊断和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药物性肝损伤及免疫性肝损伤中表达谱的变化,并分析二者的差异。方法:利用lncRNA芯片技术分别检测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药物性肝损伤及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组织的lncRNA表达谱,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肝脏组织比较,变化1.5倍以上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lncRNA被认为是差异表达的lncRNA;药物性肝损伤肝组织中变化1.5倍以上的共68条,其中升高1.5倍以上的共21条,降低1.5倍以上的共47条;免疫性肝损伤肝组织中变化1.5倍以上的共60条,其中升高1.5倍以上的共17条,降低1.5倍以上的共43条。所有的lncRNA中有8条lncRNA同时在2种肝损伤肝组织中上调,在药物性肝损伤肝组织上调的lncRNA中占38%,在免疫性肝损伤肝组织中占47%;有28条lncRNA同时在2种肝损伤肝组织中下调,在药物性肝损伤肝组织下调的lncRNA中占59%,在免疫性肝损伤肝组织中占65%。结论:与正常肝脏组织比较,药物性肝损伤肝组织和免疫性肝损伤肝组织中lncRNA表达谱均发生明显变化,且2种不同肝损伤肝组织比较,lncRNA表达谱也存在差异,提示2种肝损伤肝组织中这些同时上、下调的lncRNA可能参与了2种肝损伤之间相似或是相同的病理生理过程,而那些表达不同的lncRNA可能参与相对特异的肝损伤机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2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肌苷和维生素C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谷胱甘肽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LT、AST、TB水平分别为(34.15±7.35)U/L、(32.70±4.24) U/L、(18.51±2.58)μmol/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75±11.26)U/L、(76.52±9.49)U/L、(38.76±4.3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安全性高,疗效明显好于肌苷和Vc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经皮下肺穿刺空洞内置中心静脉导管介入医治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4年期间所收 治的多药空洞性肺结核患者48例,将其分为A组(介入医治)与B组(单一化疗),每组24例,均给予两组3KmHPThzv/18PaTVhZ化疗方案实行医治,A组实行CT引导 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置中心静脉导管介入医治,B组则单一给予抗结核药品实行医治,对两组疗效实行观察.结果 医治后,A组在空洞闭合率、病灶吸收率以及痰菌 阴转率上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治后对两组痰菌阴转者实行为期1年的随访,A、B组复发率分别4.17%、8.33%,两组对比,差异没有统 计学意义(P>0.05).A组没有严重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空洞内置中心静脉导管介入医治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中的表现;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2例患者经过在停用原来的药物并使用推荐的药物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康复出院42例(80.77%),好转9例(17.31%),仅有1例(1.92%)患者因结核药物使用过多,最终死于肝衰竭,治疗有效率为98.08%;结论:患者在患病期间不仅要遵医嘱服用护肝药物,还要按时开展肝功能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6.
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抵御氧化应激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它能够在活性氧或亲电试剂的刺激下,转位进入细胞核,并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相互作用,从而诱导下游保护性Ⅱ相解毒酶和抗氧化酶的表达,达到细胞保护的作用。氧化应激是诸多肝脏疾病共同的发病机制,而Nrf2-ARE是体内一条极为重要的抗氧化应激信号通路,该通路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Nrf2或将成为肝脏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该文综述了Nrf2-ARE信号通路参与肝脏疾病病理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究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快速检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左氧氟沙星(Lfx)和莫西沙星(Mfx)耐药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 以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采用BACTEC MGIT 960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及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的1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经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筛查,通过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Lfx和Mfx耐药性的准确性。结果: 195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经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对Lfx和Mfx耐药率分别为46.15%(90/195)和48.72%(95/195);以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Lfx和Mfx耐药性的敏感度分别为95.56%(86/90)和95.79%(91/95),特异度分别为73.33%(77/105)和77.00%(77/100),一致率分别为83.59%(163/195)和86.15%(168/195),Kappa值分别为0.83和0.85。 结论: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Lfx和Mfx耐药的结果与比例法药敏试验结果高度一致,适用于筛查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对Lfx和Mfx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广州市耐药结核病患者不良治疗结局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登记治疗的符合选例要求的677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病案数据,分析不良治疗结局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677例研究对象中,193例(28.5%)治疗成功、280例(41.4%)在治、204例(30.1%)出现了不良治疗结局(包括13例因发生不良反应停止治疗、9例失败、32例死亡、150例失访)。其中,发生不良治疗结局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29d。基于完整数据集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广州市外户籍、合并糖尿病、省间流动和年龄增长是耐药结核病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分别为HR(95%CI)=1.74(1.21~2.49),P=0.002;HR(95%CI)=1.59(1.10~2.32),P=0.015;HR(95%CI)=2.29(1.26~4.18),P=0.007;HR(95%CI)=1.01(1.00~1.03),P=0.011],耐多药是保护因素[HR(95%CI)=0.53(0.36~0.79),P=0.002]。 结论: 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不良治疗结局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长期管理,特别是其中合并糖尿病、流动自外省、年龄更大、因户籍所限不能享受本市医疗优惠待遇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舒肝宁注射液(SGN)减轻药物引起的胆汁淤积症以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 将Sprague-Dawley大鼠肝脏去细胞化制为肝脏胶原支架,用人HepG2细胞对支架再细胞化,从而获得组织工程肝(正常对照组),加入10μmol/L浓度的氯丙嗪(CPZ)与胆汁酸盐混合物灌注组织工程肝建立药物性胆汁淤积模型(CPZ损伤组),该模型进一步用舒肝宁注射液(103倍稀释)处理后为损伤保护组(CPZ+SGN)。随后检测不同组别的肝细胞损伤标志物(ALT、AST、LDH、ALP)、抗氧化及氧化应激标志物(GSH、MDA、SOD、ROS),比较正常组、CPZ组和SGN组肝脏胆汁酸盐代谢相关酶类mRNA以及Western Blot表达水平;比较正常组、CPZ组和SGN组肝脏胆汁淤积相关酶类mRNA以及Western blot表达水平。并行HE染色评估肝脏病理学。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CPZ+SGN组ALT、AST、LDH、ALP肝细胞损伤标记指标较CPZ损伤组显著降低(P值均<0.000 1),CPZ+SGN组GSH...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CNKI载录的18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病历资料文献,对文献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临床分型和预后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共涉及11类药物108种,最常见的药物为中药、抗微生物药。其中肝细胞损伤型78例(43.33%),胆汁淤积型49例(27.22%),混合型37例(20.56%)。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致病药物种类繁多,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停用损肝药物,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