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5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162篇
基础医学   41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959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177篇
综合类   1315篇
预防医学   383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455篇
  4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osinopril and valsartan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 ICAM-1 ) and nitric oxide ( NO ) induced by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Methods The levels of NO, ICAM-1,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nitrate reductase method, ELISA,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image analyses.Results The ox-LDL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an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NO and NO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osinopril and valsartan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se roles of ox-LDL. The roles of fosinopril and valsarta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Conclusion Fosinopril and valsartan inhibit oxidized LDL-induced expression of ICAM-1 and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NO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hich is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antiatherosclerosis.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和转移作用?方法:将UC-MSCs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48 h,收集上清液(MSCs-CM)?加入到HepG2的培养基中,使其在HepG2培养基的终浓度为25%?50%和75%作为实验组,DMEM/F12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效应?其后使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效应?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健康雌性裸鼠12只随机分为A(HepG2细胞单/左侧皮下成瘤)?B(UC-MSCs+HepG2预混单/左侧皮下成瘤)?C(左侧HepG2?右侧UC-MSCs+HepG2皮下成瘤)3组(n = 4),每隔7 d监测成瘤体积变化,50 d后统一处死称量肿瘤湿重?结果:经各浓度MSCs-CM 处理后HepG2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 0.05);实验组侵袭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50 d后皮下肿瘤湿重测得A组(0.054 2 ± 0.011 2)g?B组(0.292 0 ± 0.156 9)g?C组[左侧(0.089 4 ± 0.024 2)g?右侧(0.332 6 ± 0.102 9)g],并且从定期体积测量数据发现,两组体积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P < 0.05)?结论:UC-MSCs能促进HepG2的生长和转移,并且这种对肿瘤的增殖和侵袭促进作用可能与UC-MSCs分泌的一些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体外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正常对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2、IFN-γ、IL-17、IL-6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脐带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分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和共培养组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17和IL-6的水平.结果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105、HLA-I.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上清中IL-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IFN-γ水平有所下降(P〉0.05),IL-17水平和IL-6水平明显上升(P〈0.0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上清中IL-2和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IL-17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IL-6水平明显上升(P〈0.01).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明显可抑制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2、IFN-γ,其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可升高IL-6水平.  相似文献   
94.
超声联合胎心率监测对挤带异常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提高脐带各种异常的产前诊为率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超声与胎心率监护联合检查的方法,对1993年1月-1995年12月3年间在我院住分娩的430例孕妇进行检查。结果超声对脐带绕颈的诊断符合率高,而对脐带扭结,过长,过短,受压等诊断符合率低,而胎心率监护恰好弥补了超声的不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骨折并大面积软组织挫裂伤的疗效。方法对随机选取的该院临床骨外科30例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术后患者,其中20例采用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2个疗程。另一组10例按术后普通治疗。结果两个疗程后,患者愈合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术后患者是安全的,这种新型疗法可能是治疗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术后患者的一个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阴道试产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1月76例脐带绕颈阴道试产病例(观察组)与111例无脐带绕颈阴道试产病例(对照组)临床资料。结果: 脐带绕颈阴道分娩其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观察组中,脐带绕颈2周以上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高于绕颈1周者(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及难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脐带绕颈产妇可在加强产时监护的情况下予阴道试产,以降低脐带绕颈产妇的剖宫产率,并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5-氮杂胞苷(5aza)诱导后能否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及诱导后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后能否存活,为心肌细胞的移植探索新的细胞来源。方法从人脐带华尔通氏胶培养出MSCs,检测人脐带来源的MSCs的细胞表面标记。经5aza诱导,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及RT-PCR方法检测诱导后细胞能否表达心肌细胞标记物,诱导后细胞经5-溴-2-脱氧尿苷(BrdU)标记后移植到梗死心肌,观察移植后细胞能否存活。结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5aza诱导后能表达心肌细胞标记物,诱导后细胞移植到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后细胞能存活。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5aza诱导能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诱导后细胞移植至体内能存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作为心肌细胞移植的来源。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监测与胎心监护在预测胎儿脐带缠绕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孕晚期B超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452例行胎心监护、脐血流S/D值测定,并记录分娩方式、产时羊水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胎监异常同时脐血流S/D比值〉3在羊水过少发生率、胎盘功能低下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羊水污染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胎监及S/D比值正常的孕妇。结论对胎儿脐带缠绕孕妇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血流测定,可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5至2006年以来因产时胎心监护异常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158例,通过第一、二产程胎儿监护寻找不同的产程中胎心异常的原因,对比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第一产程发生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128例,其中高危妊娠90例,占70.3%,脐带异常6例,占4.7%,第二产程发生胎心监护平常的行剖宫产30例,其中高危妊娠7例,占23.3%,脐带异常12例,占40%。两组高危妊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带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中高危妊娠共97例,发生新生儿窒息46例,占47.4%,脐带异常共18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发生率ll%,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一产程中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以高危妊娠多见,新生儿预后差,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以脐带异常为多见,新生儿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致瘤性实验、体外溶血实验、急性毒性实验评价HUC-MSCs安全性。以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使用LPS滴鼻或腹腔注射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6 h给予HUC-MSCs治疗,将治疗组分为:尾静脉注射组(5×107 cells/kg)、雾化组(HUC-MSCs条件培养基)。造模后96 h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瑞氏-姬姆萨染色法观察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炎性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 HUC-MSCs无致瘤性、无明显溶血反应,无急性毒性。与对照组相比,两种造模方法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肺损伤,肺组织病理切片McGuigan评分结果显示腹腔注射LPS引起的肺损伤较滴鼻组严重。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其中尾静脉注射组治疗效果优于雾化组,BALF中巨噬细胞数明显升高(P<0.001)。结论 LPS腹腔注射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优于滴鼻给药。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治疗小鼠急性肺损伤,使用HUC-M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