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832篇 |
免费 | 1225篇 |
国内免费 | 3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篇 |
儿科学 | 257篇 |
妇产科学 | 87篇 |
基础医学 | 557篇 |
口腔科学 | 43篇 |
临床医学 | 5147篇 |
内科学 | 1736篇 |
皮肤病学 | 196篇 |
神经病学 | 118篇 |
特种医学 | 35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461篇 |
综合类 | 7708篇 |
预防医学 | 6354篇 |
眼科学 | 36篇 |
药学 | 5996篇 |
60篇 | |
中国医学 | 669篇 |
肿瘤学 | 56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78篇 |
2023年 | 563篇 |
2022年 | 662篇 |
2021年 | 1060篇 |
2020年 | 824篇 |
2019年 | 791篇 |
2018年 | 443篇 |
2017年 | 766篇 |
2016年 | 821篇 |
2015年 | 1143篇 |
2014年 | 1599篇 |
2013年 | 1659篇 |
2012年 | 2251篇 |
2011年 | 2123篇 |
2010年 | 1809篇 |
2009年 | 1693篇 |
2008年 | 1700篇 |
2007年 | 1588篇 |
2006年 | 1388篇 |
2005年 | 1412篇 |
2004年 | 1216篇 |
2003年 | 1142篇 |
2002年 | 814篇 |
2001年 | 767篇 |
2000年 | 596篇 |
1999年 | 399篇 |
1998年 | 288篇 |
1997年 | 207篇 |
1996年 | 109篇 |
1995年 | 88篇 |
1994年 | 6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邓红春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4):439-441
目的研究经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联合病种球蛋白治疗多重耐药菌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多重耐药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法,均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将50例患者随机分作联合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实行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每日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观察项目:1临床指标:住院天数、肺部体征开始消退时间。2出院后每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联合组在痰量,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率、体温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平均住院日为(21.4±5.6)天,对照组为(28.6±7.3)天,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肺部体征开始消退天数分别为(7.31±1.57)天和(10.26±3.41)天,存在统计学差异(t=-2.415,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多重耐药菌肺炎疗效肯定,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和分析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18例疑似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以及109例妇科及皮肤性病科健康体检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支原体培养方法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对其抗菌药物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测的样本中124例女性患者样品检测为阳性,其阳性率为56.88%,对照组患者检测样品中10例为阳性,阳性率为9.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女性支原体感染患者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多的药物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女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支原体感染的概率较高,且其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并根据其相应结果合理选取抗菌药物,以便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流感染病原体分布变化及耐药变迁趋势。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按送检时间分为前3年组和后3年组,分析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的差异。结果共检出病原体23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9株(67.7%),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1株(26.0%),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5株(6.4%),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前3年组和后3年组革兰阴性菌(68.8%vs 66.9%)、革兰阳性菌(29.2%vs 23.7%)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3年组缓症链球菌(5.8%vs 0.0%)和真菌(9.4%vs 2.1%)比例较前3年组增高(P<0.05),两组间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病原体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而缓症链球菌和真菌检出呈增多趋势,临床需重视。 相似文献
34.
背景:根据韩国264个保健站登记的肺结核(TB)病人为调查样本,并与1965年以来所获得的全国范围结核病患病率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目的:确定抗结核药物耐药性(DR)的水平和估计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及对国家结核病规程(NTP)中治愈率的关系。设计:从2466名新病人和189名既往治疗过的病人分离的结核分支杆菌对10种抗结核药物进行敏感性测验,并兼评治疗结果,DR水平同国家TB患病率调查中观察到的DR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趋势与NTP中病人治愈率的关系。结果:新病例耐药性为11.3%,既往治疗过病例为54.0%,对异烟肼(INH)或利福平(RMP)的初始耐药是7.7%或2.2%,对INH和RMP(±其他药物)是1.6%,同以前资料比较,初始耐药性(IDR)明显下降和NTP中治愈率提高成反比关系。单药耐药病人治疗效果是良好的。结论:韩国近10年耐药TB明显下降是NTP治疗规程效能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6)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病原菌的耐药性,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10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有15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14.2%;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共4例占26.7%;分离出3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7株占69.2%;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耐药率均>50.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加替沙星敏感性较高。结论开放性骨折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8)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803例,以术后出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25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术后未出现呼吸道合胞病毒的2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治疗情况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以蚀斑试验结合原位杂交法对合胞病毒的耐药性进行监测,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72.00%患儿行RACHS-2级手术,使用高频振荡通气率以及病死率分别为36.00%和20.00%,对照组分别为52.00%、4.00%、0;观察组患儿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均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接触史及咳嗽症状,96.00%有鼻塞、流涕等上感症状,此外分别有56.00%、52.00%、52.00%患儿出现肺部湿啰音和痰鸣音、口吐白沫以及嗜睡症状;实验室检查56.00%患儿白细胞计数<10×109/L,76.71%中性粒细胞<0.5;影像学检查80.00%患儿表现为小点状、斑片状阴影;呼吸道合胞病毒对更昔洛韦、利巴韦林、膦甲酸钠耐药率分别为20.00%、32.00%、44.00%。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样,RACHS-2级手术、使用高频振荡通气、长时间呼吸机辅助治疗以及长时间住ICU是其高危因素,一旦发生感染,患儿病死率可显著提高,应选择敏感抗病毒药物进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2)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肺炎克雷伯菌(KPN)感染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对医院NICU各类感染患者送检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对分离出的KPN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产ESBLs菌种进行确证试验,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4年检出KPN分别为44、31株,其中产ESBLsKPN分别为11、7株,分别占25.00%、22.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年中KPN对氨苄西林及哌拉西林几乎完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替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表现为很高敏感性,敏感率均在80.00%以上;2013年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完全敏感,2014年出现耐药菌株,耐药率为9.68%;产ESBLs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均有很高耐药性。结论 KPN是NICU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产ESBLs菌株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因此产ESBLs是KPN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5)
目的调查3年铜绿假单胞菌(PAE)医院感染流行株的感染部位及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医师控制感染性疾病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指南。方法采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原卫生部制定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操作规范》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指定的K-B法进行操作和结果读取;试验数据采用WHONET 5.5~5.6软件分析,微生物检验全过程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结果 3年共分离出589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54.7%、尿路占18.9%、皮肤黏膜创面占1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21.2%、22.4%、25.6%,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10.2%、12.8%。结论 3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流行株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职能和监控力度,力图改变细菌耐药率快速上升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39.
H pylori is etiologically associated with gastritis, gastric and duodenal ulcers, gastric adenocarcinoma and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lymphoma. Eradicating H pylori may convert rapidly the outcome of related diseases with the use of more accurate diagnostic molecular tests. Indeed some of the tests cannot give the evidence of current infection; H pylori can be detected by noninvasive and invasive methods, the latter requiring an endoscopy. Eradication failure is a big problem in Hpylori infection. Recently, clarithromycin resistance in H pylori strains is increasing and eradication therapy of this bacterium is becoming more difficult. Molecular methods have frequently been applied besides phenotypic methods for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o detect clarithromycin resistance due to mutations in the 2143 and 2144 positions of 23S rRNA gen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method on paraffin embedded tissue is a rapid, accurat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H pylori infection and to determine clarithromycin resistance within three hours according to the gold standards as a non-culture method. This method can also be applied to fresh biopsy samples and the isolated colonies from a culture of Hpylori, detecting both the culturable bacillary forms and the coccoid forms of Hpylori, besides the paraffin embedded tissue sections. This technique is helpful for determining the bacterial density and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where clarithromyci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opulations to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and to clarify the treatment failure in vitro.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食源性致病菌的常用抗菌药耐药谱,评价不同药敏方法在致病菌耐药性监测中的适用性。方法用Etest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江苏省2012-2014年食源性疾病常规监测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菌株进行药敏鉴定。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四环素,且有多重耐药;副溶血性弧菌除对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有一定的耐药,对其他6种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均敏感。沙门菌对萘啶酸的耐药率超过50.0%。两种方法药敏检测结果对不同抗生素符合率有差异,但符合率均80%。结论 Etest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所需时间及操作要求有差异,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