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2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27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139篇
基础医学   43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760篇
内科学   1095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1797篇
预防医学   587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514篇
  8篇
中国医学   493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94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511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512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由肥胖基因(obese gene,ob)编码,具有抑制食欲、调节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生长、生殖和免疫反应等多种功能.瘦素通过结合瘦素受体发挥其广泛的生理作用.瘦素可通过与下丘脑的受体结合从而降低食欲和增加能量消耗;还可通过与外周组织受体结合而影响一系列机体代谢过程.瘦素在血液循环中以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形式存在,其游离型具有生物活性.现知道,可溶性瘦素受体(soluble leptin receptor,sOB-R)是人体血液循环中最主要的瘦素结合蛋白[1],它们从细胞表面瘦素受体的胞外区水解脱落产生,调节瘦素的生物利用度及其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在不同的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如1型糖尿病、肥胖等患者中,血浆sOB-R的水平不同.因此,sOB-R可能通过增强或减弱瘦素的信号功能,从而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临床研究中有关血浆sOB-R与疾病的关联研究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联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血浆瘦素水平对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共112例,回顾性分析其GCS评分和检测血浆瘦素水平,分析其预测脑出血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良组较预后差组间的GCS评分、血浆瘦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血浆瘦素水平均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GCS评分和血浆瘦素水平对于脑出血3个月后的预后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21和0.706。结论联合GCS评分和血浆瘦素水平可早期预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3.
运动强度对高脂饮食大鼠脂代谢和瘦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脂代谢和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高脂加120min、80min及40min运动组,3个运动组大鼠在高脂饮食同时均进行12周相应强度的游泳运动。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体重,采用酶法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终点法测定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和睾酮。结果运动使高脂饮食大鼠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瘦素水平和体重也显著降低(P<0.01),使HDL-C及载脂蛋白A含量明显升高(P<0.05);40min和80min运动对高脂饮食大鼠血生化的有益影响均优于120min运动。结论小、中等运动量活动可引起高脂饮食大鼠血清瘦素水平下降等一系列有益生化改变,是预防高脂血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并验证用口腔脱落细胞制备DNA模板的可行性. 方法:同时取口腔脱落细胞和静脉血白细胞,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和PCR产物测序技术,检测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正常糖耐量组的Lepr外显子20的基因多态性,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 结果:口腔脱落细胞和静脉血白细胞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 在所测对象中, 2927位核苷酸的等位基因均为A,而3057位核苷酸G→A变异频率为75.0%. 糖尿病组3057位基因变异频率高于正常糖耐量组(P<0.05). 且变异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AA型具有更高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和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 结论:Lepr第3057位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脂质代谢、影响机体局部体脂分布等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杨斌  王有德  张兰 《医学争鸣》2004,25(14):1323-1325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5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氯氮平(31例,氯氮平组)、利培酮(34例,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30例,氟哌啶醇组)治疗,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Leptin含量,并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结果:①治疗后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Leptin含量[分别为(8.0±5.2)μg/L和(8.1±4.4)μg/L]比治疗前[分别为(6.4±4.9)μg/L和(7.1±3.9)μg/L]明显升高(P<0.01,P<0.05);治疗前后Leptin变化氯氮平组和氟哌啶醇组[分别为(1.6±1.3)μg/L和(0.3±1.1)μg/L]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的体质量[分别为(60.3±11.7)kg和(56.2±10.6)kg]与治疗前[分别为(57.9±11.5)kg和(55.0±10.6)kg]相比都明显升高(P均<0.01);氯氮平组体质量增加[(2.4±1.9)kg]与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分别为(1.2±1.6)kg和(0.4±1.4)kg]两组间均分别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③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血浆瘦素(Leptin)含量的变化与体质量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808,r=0.757,P均<0.01).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对Leptin水平及体质量都有明显的影响,且氯氮平对体质量的影响大于利培酮,氟哌啶醇对Leptin及体质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6.
脂肪激素和脂肪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认为脂肪组织是一种惰性组织,起着贮存中性脂肪、供应能量,以及绝缘、减震、调节体温、填充、固定等功能.近年来发现,脂肪组织还是一个代谢十分活跃、功能非常复杂的内分泌器官.人脂肪细胞分泌几十种脂肪因子(adipocytokrilles)及蛋白质因子[1]对全身器官系统(包括脂肪组织本身)有重要的调节功能.脂肪组织被称为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体[2].现综述部分脂肪激素和细胞因子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 (IR)及 2型糖尿病 (DM)的关系。方法 :选 16 3例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 2型 DM组 4 3例 ,糖耐量低减组 (IGT) 80例 ,正常对照组 (NGT) 4 0例 ,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血糖、胰岛素、血脂 ,并做 OGTT,测定 2 h血糖、胰岛素 ,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值 (WHR)、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结果 :IRI 2型DM组分别较 NGT、IGT组高 (P均 <0 .0 5 ) ,空腹血清瘦素水平 2型 DM组分别较 NGT、IGT组高 (P均 <0 .0 1) ,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胰岛素及 2 h胰岛素及 IRI呈正相关 (P <0 .0 5 )。按性别和糖耐量分 6组 ,在男、女性各组 ,空腹血清瘦素与空腹及 2 h血糖无相关。结论 :瘦素与 IR及 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瘦素水平增高是 I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8.
瘦素与肝癌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肥胖可增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而由人类肥胖基因编码的瘦素可能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世界已有1.7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症与机体肾脏、眼、神经以及心血管等多器官长期损伤、机体的机能障碍和功能衰竭有关。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德国的研究报告显示,血液中的高谷氨酸量会干扰神经元的传递,影响下丘脑信号的传导和瘦素的功能,从而导致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瘦素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瘦素能够通过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血管生成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相关细胞因子和JAK/STAT3、MAPK/ERK1/2、PI3K/AKT等信号通路激活肝星状细胞。中药单体成分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和阻断信号通路来防治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已越来越深入。通过对与瘦素相关的肝星状细胞激活通路和细胞因子进行概括总结,并对中药单体成分通过瘦素靶点抗肝纤维化作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